- +1
我与北京“小三线”的情缘
我与北京“小三线”的情缘
李晓宇
一、 相遇
该文发表于《当代北京研究》杂志2015年第2期
2012年,我怀揣憧憬面见了我的导师——耿向东老师。经过半年的专业课训练后,一次课间休息时,耿老师突然询问我:“你的毕业论文想做什么方向啊?”我尴尬的笑了笑:“还没有什么想法。”耿老师很亲切的对我说:“你可以关注一下‘小三线’。”“小三线?是‘县城’的‘县’么?”我追问道。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孤陋寡闻,但这确实是我第一次听到“小三线”这个历史名词。经过导师的耐心解释,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午后,我就这样不经意间遇到了我硕士三年的研究对象:北京“小三线”建设。作为女生,我更感兴趣的是社会史,对这个突如其来的题目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无感。后来,导师介绍道:这是上海大学徐有威老师的一个全国社科项目,目前在寻找北京地区的研究者,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尝试着做一做。或许是好奇心的驱使,在导师的鼓励下,我抱着开放的心态决定先了解一下这段我居然连听都没听过的历史。结果,这一了解就是三年。在了解到过程中,我也深深的被那段历史所吸引。
二、 相知
在初步了解了三线建设后,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了这么多年历史,居然对这个概念如此陌生。过去由于保密性质以及与“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步等敏感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人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世纪之交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三线建设研究作为前驱也得到关注,至此各地区才陆续开始出现对本地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被称为“地方部队”。学术研究尚且如此,在我们的初、高中甚至大学教材里更是鲜有提到。因此,“三线建设”这一领域长期以来鲜为人知。或许是它的保密性,或许是它填补了我已经构建起来的历史知识结构的空白,在逐步的了解过程中,我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烈。它自带的神秘感也一步步引导着我去探知历史上这段曾被“尘封”的岁月。
在我向导师表达了我想以“北京‘小三线’建设”为硕士论文选题后,上海大学的徐有威老师不辞辛苦,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北京对我进行指导。在此之前,徐老师已经对“三线建设”做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各个地区的“小三线”研究。这次北京之行,也是特意为我之后的研究做方向上的指引。它向我介绍了各地的“小三线”建设情况以及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有机会在回忆文章中,再次向他表达感谢。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硕士论文在写作和构思上其实难度不大,最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是对材料的搜集。在我做北京“小三线”之前,学界少有人涉猎,因此相关的文献极少。这既给我的研究造成了困难,但同时也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这片学术空白领域进行第一次耕耘,更需要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史料。
在耿老师和徐老师的指导下,从研一下半学期开始,我便成为北京市档案馆的常客。依稀记得档案馆是早上9点开门,下午5点关门,档案不能自行取阅,需要提前查好要借阅的档案,手填档案卷号提交给工作人员,一次还不能借阅太多,总之各种手续又要花掉一些时间,因此每天能够翻看的档案数量十分有限。不仅如此,档案还不允许拍照、复印,馆内只提供白纸和铅笔供读者摘抄,抄了大概一个月后,才知道可以带电脑进入档案馆敲字录入。尽管也没有高效多少,但比起手抄来说还是要快不少。
回想起泡档案馆那些时光,最记忆犹新的就是三环上的300快公交车,这趟车从学校直达档案馆,路上会路过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央视大裤衩。去档案馆最频繁的是暑假期间,每天迎着七八点钟的太阳,飞驰在三环上,晚上再迎着落日回到学校。为了能提高摘录档案的效率,我会早上多吃点儿,中午就在馆内泡个泡面或者啃面包解决。虽然档案馆门口就有很多小餐馆,但是只要人离开档案馆,所有的档案就得被收走,等再进来的时候还得重新填表登记借阅。现在想起来感觉很苦,但当时沉浸其中时还是挺乐在其中的。也是在那时懂得了老师说的历史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辛劳,习惯做“冷板凳”的深意。
除了在档案馆整理原始资料外,在导师和徐老师的帮助下,我还亲自跑到了当时的兵工厂实地考察。这个厂是北京“小三线”建设的重点工厂之一——955厂,现在已经由军工转民用了。因为当初建厂时的保密要求,该厂选址在房山的山坡上。一早坐车,中间换乘了不知道多少次,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找到厂子。负责人对我很热情,在厂子的餐厅简单吃了口饭后,我便随着他开始参观。厂子里几乎没什么平地,车间都分布在山坡上,分散、隐蔽,据说当时就是为了防止空袭,才这样建设的。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不时浮现出档案里的内容,真的和当时党中央对选址和建设的要求无甚差别。参观后,我又请求翻看一下厂里的档案。工作人员很热情,一走进厂档案室,看到排列整整齐齐的档案,顿感如获至宝。只可惜当天到的太晚,没有翻阅多少天就黑了,只能先行返回,再待时机。没想到,之后没多久厂档案室进行封闭管理,不再对外开放了。
三、 再相逢
我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新版的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关于“三线建设”内容的补充。尽管只是以辅栏的形式作为对正文的补充,但它体现了学术研究对中学教材编写的影响。在授课中,我也很自豪的向学生介绍了当前关于“三线建设”,特别是北京“小三线”建设研究的现状。毕业多年,再次看到“三线建设”时,当年做论文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一样历历在目。这时恰逢徐有威老师联系我写一写当年做研究的情况,就像冥冥之中的默契和老天的安排。尽管时隔多年,但想起来那段码字、调研、采访、整理档案的学校时光,依然感到充实和幸福。
四、 感悟
历史工作者需要具备很多优秀的品质,比如坚韧、严谨,有时候还需要浪漫、富有想象力。虽然我并没有坚持在学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但我依然享受不断思考、不断接受新知、探究未知的过程。“小三线”建设的研究在徐有威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它依然是片学术宝地,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和研究。
作者简介:李晓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供职于人大附中,现任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历史组教研组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