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传承人|他用远古的猛犸象牙,延续牙雕千年之美

2023-06-03 16: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本期开始前,话不多说,先上图!

这光洁如玉的质地,堪与宝石媲美啊!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都是牙雕作品!

牙雕,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皇家工艺”。象牙光洁如玉,耐用而珍贵。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严格禁止进口象牙及其制品。这些牙雕作品的原料又是怎么回事呢?

象牙雕刻(仿古牙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中帮说,现在市场上流通的牙雕制品,原材料都来自于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冰封了千年,已经灭绝的物种——猛犸象。这些属于化石管理范围的猛犸象牙,为牙雕创作提供了合法的原料。

在全国四大牙雕产区中,南京牙雕以仿古和圆雕而出名。早在清末民初,南京江宁东山一带就有一些擅长雕刻的艺人去往上海,以加工、修旧象牙雕刻品为主。

1950年,在上海的一部分老手艺人回到南京,于1957年成立了南京市象牙雕刻社。1959年,南京市象牙雕刻社聘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文物复制和鉴定专家陈新民作指导,开始研究复制古代象牙雕刻,并取得成功。从此形成了以仿古作旧为主要特色的南京牙雕风格,以古装人物、古典器物和唐马的雕刻为主,风格古朴灵动,充满古典韵味。

2009年,象牙雕刻(仿古牙雕)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牙雕的制作十分讲究,一般分为下料、出坯、扦光、开相、磨光、做旧、配座等十几道工序。王中帮是少数掌握全部工艺的牙雕艺人。

王中帮高中毕业以后考进南京周岗工艺雕刻厂,从车工开料学起,一做就是8年。由于原材料的昂贵,开料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如何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寸象牙,这是开料师傅们的独家秘笈。8年的刻苦练习,让王中帮练就了一手绝活。

在熟练掌握了开料技术后,王中帮转向了雕刻车间,干起了锉工、雕刻工的活儿,慢慢练成了一个人独立完成从下料到出胚到细花、打磨、抛光的手艺。好的基本功,也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9年,联合国作出了禁止象牙原料及象牙制品在国际贸易中流通销售的决定,盛极一时的南京仿古牙雕因无牙可雕几近停产,大批老艺人纷纷转行家具雕刻。热爱牙雕的王中帮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用牛骨来代替象牙,度过了那段无牙雕刻的时光。

后来,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冰封了千年的灭绝物种——猛犸象,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为牙雕创作提供了合法的原料。

有了原料,沉寂一时的牙雕技艺重又焕发新生。王中帮的创作热情被点燃了,制作了《又是一年丰收时》《渔歌》《八千里路云和月》等作品,频频获奖。

作品《渔歌》

二十年磨一剑的王中帮在创作时,不仅探寻着象牙的独特之美,也更加注重对古代文化的考证和对细节的打磨。

2019年,王中帮被评为象牙雕刻(仿古牙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工作室,带徒弟,教学生,参加展览,他忙得不亦乐乎,每天享受着打磨物件的平静时光,他感到心满意足。

钻头飞速旋转

象牙的粉尘随风而起

就像牙雕艺术的起伏波澜

因为有王中帮这样的艺人的坚守

牙雕艺术必将发扬光大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传承人》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21:00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 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号:JSBCeducation)

编 辑|童 然 宋姝萱

原标题:《传承人|他用远古的猛犸象牙,延续牙雕千年之美》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