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 | 什么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2023-06-03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所谓多重人格障碍,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身体中存在着不同人格。

《我的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

一书是关于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的主人公晴和12个分身共同现实生活的故事。

(日)晴 著,杨婉蘅 译

晴自幼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等心理疾病,为解决生活困境,诞生出多重人格分身来处理不同情景下的问题。

不同分身性格、爱好、特长各不相同,有喜欢摄影的洋祐、有喜欢二宫和也和时装的结衣;有性格冷静的理科男圭一、有喜欢植物、对味觉和痛觉较敏感的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晴能一直活下去”。

13个声音共同讲述了一个真实、充满关爱又极具启发性的故事。

“选择道路的人是我自己,然而一步一步替我走下去的是他们。他们为我打开了很多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经历了很多,那是一人份的人生,或者说某个场所某个固定的人的人生所经历不了的。

分身们都拼命地让我活下去。他们自然是非常善良的人。当然,也许“你死了我们也得死”才是他们努力让我活着的最大的理由吧。我要是死了,圭一就不能学习了,悟就见不到出租先生了,结衣也不能应援二宫和也了。但对我来说,他们口中的“你得为了我们活着”对我造成不了太大的压力。我想,那都是因为他们为了不让我负担太重而刻意为我着想的缘故。假如外人让我“为了我们活下去”的话,对我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既然是外人,那就是无法对我的人生负责的人。然而,我的分身们是一直陪伴我、对我人生负责的人,我身上发生的事也都会作用到他们身上。所以,我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世上,为生存而烦恼着痛苦着的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多。所以,我希望能成为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港湾。”

——晴

《黑天鹅》剧照

《我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序

文|[日]晴

大家好。我是晴的分身之一,我叫洋祐。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晴患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就是从前人们所说的多重人格障碍。晴被诊断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是在18岁的时候,现在,他的身体里面住着包括晴在内的13个分身。

上文中用“他”指代,是因为晴自己的性别认同为男性,尽管他出生时的性别被划分为女性。就是说,晴有着与自己的生理性别不同的性别自我认知,即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他是在16岁的时候将此公开的。

顺带说一句,晴在2018年春天,即21岁的时候,又被诊断为ADHD(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晴(23岁)

总之就是各种“Disorder(障碍)”,说多了大家一时也很难消化,我们这些分身就住在一个名叫晴的稍微有点复杂的人的身体里,也可以说我们在分享他的身体。

本书就是主人格晴和12个分身给大家讲一讲——上文用了“故事”这个词,也可以这样说——关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故事。从外表看来,晴就是晴,但是他的内心有些复杂。所以在这里还是要进行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洋祐(23岁)、圭一(25岁)

首先就是我,我叫洋祐,今年23岁,和晴同龄。爱好是摄影。我和下面将要介绍的分身圭一一起,作为晴对外沟通的窗口兼守护者。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圭一是一个很酷的理科男,今年25岁。十分擅长数学和物理,对编程也是手到擒来。他不擅长社交,但是特别认真、诚实还有些洁癖,会帮我们管理日程和财务。对我来说,他是能够一起协助晴生活的非常值得信赖的伙伴。

除了我(洋祐)和圭一以外的其他分身大多都不会变老,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现在的年纪。他们诞生的缘由会在后面的故事里讲给大家听。

6岁的春斗(右)、13岁的悟

我们当中最年少的是6岁的春斗。他特别喜欢算术和飞机还有虫子,还有一个看到道路清扫车会不由自主地去追的癖好。飞机他喜欢全日空的。春斗和年纪第二小的悟都对“出租什么也不做的人”推特账号非常依恋。

悟13岁,特别喜欢植物。他在院子里种香草,总是期盼着收获的日子。他还喜欢数学和物理,与同是理科出身的“出租先生”十分投契。据悟说,他“最喜欢和‘出租先生’可以毫无顾忌地谈论理科话题”。悟有点口吃,所以平时不太讲话。但是和“出租先生”就不会这样,最近他痴迷于解“出租先生”出的作业题。比悟依次年长的7个分身之间几乎都相差一岁。也有同龄的,不过大多数差一岁。

悠(14岁)

14岁的悠是所有分身里唯一一个性别不明的,或者说是中性的。悠喜欢读书和睡觉,性格老实,不过最近基本不出现。理由在后文中会提到。

比悠大一岁的是15岁的飒。他有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孤独症谱系障碍)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的倾向。请注意这并不是医生的诊断,只是我们自己的判断。不管怎样,他因此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他喜欢绳子类的东西,还喜欢活动身体,经常蹦跳以及下腰。

飒(15岁)

如果说悠是所有人中唯一的中性,下面跟大家介绍的结衣就是唯一的女性。她是一个特别喜欢组合岚的成员二宫和也的16岁女孩。正是对可爱的东西和时尚十分敏感的年纪。所以,如果我们一群男生去理发店搞个随意的发型总会把她气坏。尤其是圭一对时尚一窍不通,他们两个常常争吵,或者不如说是圭一总是被结衣数落。各位读者可能觉得结衣是个脾气很差的女孩子,其实除了圭一以外,她对人还是非常友善的。

结衣(16岁)

17岁的航介喜欢设计电路和制造机器人。我们的胳膊上有他焊接电路板时留下的烫伤的伤痕。

17岁的分身还有一位,就是付。他是一个喜欢在深夜徘徊的男孩子。一入夜,他做什么就无人知晓了。早上起来如果我们满身是泥,那大概就是付的杰作。

航介和付(17岁)

18岁的骏和航介一样喜爱机器人。他对声音极为敏感,为了与人顺利交流,他必须佩戴电子耳塞以屏蔽噪声,比起说话,他更擅长跟人笔谈。

骏(18岁)

19岁的圭吾,这个分身与悠差不多,都几乎不会出现。不过,如果出现什么奇怪的人来纠缠,或者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会负责逃跑或者保护我们。

圭吾(19岁)

还有一个人,是个叫灯真的男孩子。只有他的年龄不详。灯真喜欢画画,坚持“劳动本恶”的信条,是个自由不羁的人。

灯真(年龄不详)

上述这些就是我介绍的截至目前的12个分身。当然,一下子听到12个人的名字和性格对读者们来说可能一时间很难消化,大家只要记住“有好多好多人”这一点来阅读此书即可。

还有,刚才我用“截至目前”这个词是因为今后还可能出现其他的分身,或者有些分身会消失。没人说得准。尽管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但是正是这些人格一起努力,我们才能活着。今天也不例外。

同一“屋檐”下的十三重人生

只要活着,说不定就有好事发生

我的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人士的非日常的日常

作者:[日]晴

译者:杨婉蘅

ISBN:9787532791750

定价:42 元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内容简介: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所谓多重人格障碍,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身体中存在着不同人格。本书是关于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的主人公晴和12个分身共同现实生活的故事。

晴自幼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病症等心理疾病,为解决生活困境,诞生出多重人格分身来处理不同情景下的问题。不同分身性格、爱好、特长各不相同,有喜欢摄影的洋祐、有喜欢二宫和也和时装的结衣;有性格冷静的理科男圭一、有喜欢植物、对味觉和痛觉较敏感的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晴能一直活下去”。13个声音共同讲述了一个真实、充满关爱又极具启发性的故事。

选择道路的人是我自己,然而一步一步替我走下去的是他们。他们为我打开了很多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经历了很多,那是一人份的人生,或者说某个场所某个固定的人的人生所经历不了的。

分身们都拼命地让我活下去。他们自然是非常善良的人。当然,也许“你死了我们也得死”才是他们努力让我活着的最大的理由吧。我要是死了,圭一就不能学习了,悟就见不到出租先生了,结衣也不能应援二宫和也了。但对我来说,他们口中的“你得为了我们活着”对我造成不了太大的压力。我想,那都是因为他们为了不让我负担太重而刻意为我着想的缘故。假如外人让我“为了我们活下去”的话,对我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既然是外人,那就是无法对我的人生负责的人。然而,我的分身们是一直陪伴我、对我人生负责的人,我身上发生的事也都会作用到他们身上。所以,我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这世上,为生存而烦恼着痛苦着的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多。所以,我希望能成为让他们能够安心的港湾。——晴

作者简介:

晴(haru),1996年生。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电子通信系工学科毕业后,就读于函授制大学的心理学部。现就职于放学后日托服务公司,保育士。倾诉烦恼和牢骚的应用程序“cotonoha”的开发者。为考取社会福祉士就读于函授制大学社会福祉专业。现作为“能够见面的有多重人格的人”开展活动。

原标题:《我的身体里住不下13个人 | 什么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