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万物皆可直播,如何保护“被入镜”路人的隐私?
海报设计 郁斐
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似乎都能被直播。从美食旅游到游戏竞技,从学习娱乐到交通出行,无处不在的直播内容让人目不暇接。然而,最近的一个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网约车司机在营运过程中的直播。
有媒体报道,当打开某网络视频平台,在搜索框输入“网约车”后,关联结果第二条就弹出了“网约车直播”这一词条。 “一会儿出去跑晚高峰,白天我是真没活” “你没活啊,我这里活儿还可以” “还是你的分高” …… 这些网约车司机来自上海、北京、杭州、福州等多个城市,在直播间分享路况、营运经验,或是随意闲聊。
对司机个人来说,在枯燥的日常营运途中进行直播,不失为一种丰富社交、排遣寂寞的方式,甚至还可能从直播平台获得额外的打赏。然而,这背后依然隐藏有风险。
当网约车接入直播,乘客隐私面临风险
大众较为关注的是驾驶安全问题。开车本身就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而与观众互动或观看直播会分散网约车司机的注意力。无论司机如何强调他们在直播时固定机位拍摄,有乘客时不聊天,空车时统一回复,实际观察却显示,部分司机载客时仍会时不时看向屏幕,与网友互动也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涉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更会威胁乘客的安全。
与此同时,网约车乘客的隐私权也面临被侵犯的威胁。即使司机在直播过程中已注意避免拍摄乘客的正脸,但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通话或聊天时提及的个人话题,也可能被司机直播出去。并且,随着人脸识别技术逐渐普及,乘客的脸部信息若是被直播出去,也有可能触发人肉搜索、恶意剪辑、网络暴力、AI换脸等恶劣行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在此情况下,司机的直播行为可能涉嫌侵犯乘客肖像权和隐私权,但乘客想要维权,却并非易事。
“如果发现司机存在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我们一般会采取封号处理的方式。”某知名出行平台工作人员表示。然而在实际案例中,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乘客的投诉通常难以得到妥善处理。该名工作人员称,如果乘客无法提供司机的直播账号,平台仅凭车内录音不足以处罚当事司机。“平台会先进行核实,最好司机在抖音上注册的手机号码,也是在平台注册的接单号码。如果是拿其它一些小号注册的,确实不能保证能查询到。”
当万物皆可直播,隐私保护面临新问题
类似网约车直播的争议,在其他数字生活场景中也时有出现。尽管数字技术和工具的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和分享。但是,在万物皆可直播的数字时代,至少以下几类场景中衍生的个人隐私保护新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数字足迹和个人信息: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获取和共享。过去,个人信息主要存在于纸质档案和实际互动中。现在,个人信息大部分以数字形式存在,如个人资料、社交媒体帖子、在线购物记录等。这些数字足迹使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被追踪和分析,对个人隐私构成了潜在威胁。
社交媒体和共享经济:社交媒体平台和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分享和连接的机会,但同时也暴露了更多的个人信息。通过社交媒体,人们分享生活瞬间、个人观点和情感状态,这些信息可能被广泛传播,超出原本的意图和预期。在共享经济模式中,人们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以完成交易,例如预订住宿、打车和外卖服务等。这些平台的数据收集和共享方式对个人隐私也形成了一定挑战。
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扩大了隐私风险。这些设备能够收集、记录和传输大量个人数据,如地理位置、健康指标、行为习惯等。如果这些数据被滥用或未经授权访问,个人隐私亦将受到侵犯。
摄像技术和人脸识别:摄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脸识别算法的提升,使得人们的面部特征成为识别和跟踪的对象。从安防摄像头到智能手机的解锁功能,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但这其中也潜藏着个人身份和信息被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当场景不断演变,隐私保护方式亦需与时俱进
随着数字生活场景的不断演变,隐私保护方式也需相应调整。
政府相关部门固然需要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隐私保护法律和政策,以平衡技术发展和个人权益之间的关系。但在当下信息高度互联的环境中,个人和数字平台也亟需转变思路,调整行动,从而更完善地保护个人隐私。落实到更为具体的数字生活末端场景,个人和平台或可这样做。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平台可以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隐私设置,使用户能够选择对不同类型信息进行不同的公开程度设置。例如,用户可以选择将个人信息和帖子设置为仅对好友可见,而不是对所有人公开。
智能家居设备: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个人生活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变得更加普遍。在这种情况下,隐私保护可以通过确保设备默认设置为最低数据收集级别来进行调整。同时,用户应有权选择是否共享数据,以及与第三方分享的程度。
健康跟踪应用:健康跟踪应用,如健身追踪器或健康记录应用等,可以帮助用户追踪身体活动和健康状况。为了保护用户个人隐私,这些应用需要贯彻匿名化和数据最小化原则。用户可以选择仅共享匿名化的数据,或者只分享特定类型的健康数据。
在线购物:在在线购物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不可避免。隐私保护方式可以通过加密支付信息、提供匿名购物选项以及限制第三方广告追踪来进行调整。同时,用户应有权选择是否接收个性化广告和推荐。
回到网约车直播这一场景,数字平台采取这些措施将能更好地保护乘客个人隐私。
首先,平台应明确规定在直播过程中,司机和乘客不能擅自收集、录制或传播对方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对相关数据收集和审核,平台需加以严格监督和限制,防止侵犯乘客隐私行为的发生。
其次,平台应当提供更灵活的隐私设置选项,允许乘客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直播或隐藏个人身份信息。同时,平台应提供明确的隐私政策和使用条款,并向用户清晰地披露信息,保障用户知情权。换言之,通过维护用户的选择权和控制权,采用匿名化和数据最小化原则,将能有效减少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维护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