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强县老大昆山为何俯身向“小弟”学习:相城区有“拼劲”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陈珂
2018-08-09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8月6日至7日,全国百强县“领头羊”江苏昆山召开市委全会。会议的第一个议程便是,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率党政代表团赴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相城区考察学习。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这是8月2日,杜小刚不再兼任市长、周旭东履新昆山市代市长之后,昆山新的党政主官搭班子后的首次外出考察。

在市委全会会议期间,如此特殊的时间节点,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又是新党政主官“组合”后的首次带队外出考察,全国百强县龙头老大昆山对本次考察活动的重视,可谓非同寻常。

这其中,苏州工业园区堪称中国园区经济“第一高峰”,各地考察、学习、观摩者纷至沓来,并不稀奇。然而,经济总量仅为昆山体量1/5的相城“小弟”(2017年GDP为700亿元),为何能成为“大哥”昆山的学习对象?

要知道,昆山2017年GDP高达3500亿元。相比之下,相城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一直以来被称作“乡下之城”,由于地处苏州城区的北部,甚至被人戏称为“苏州的苏北”。

澎湃新闻记者从昆山官媒的公开报道中获悉,杜小刚表示,这次考察要向苏州工业园区学习一个“新”字,到相城则是要学习一个“拼”字。

对标找差,精准学习,在外界看来,昆山这次高规格考察活动,能够体现出昆山放低姿态、“重新出发”的意味。

尽管昆山已坐拥无数光环,正如本次昆山市委全会公报所说,要想走高质量发展的“昆山之路”,还得加固底板、补齐短板、树立样板,在解放思想中实现“全新一跃”。

作为硬币的另一面,昆山的俯身学习,从侧面也展现了苏州“经济洼地”相城板块近年来的后发崛起之势令人瞩目。

“昆山新党政主官”的第一课:外出学习

8月6日,周一,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率昆山市党政代表团赴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考察学习,时间为一整天。

此时,距昆山市政府主要领导调整仅过去一个工作日。8月2日(周四),曾先后在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的周旭东出任昆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而昆山市委书记杜小刚不再兼任市长一职。

因此,8月6日的外出考察学习算是昆山新党政主官“搭班子”后的首秀。

据公开报道,昆山市党政代表团在相城看了规划。在相城规划展览馆,相城区的历史和城市风貌变迁被形象还原,展示了未来相城规划建设的蓝图。

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向昆山客人介绍了相关情况。据其介绍,相城当前正加快实施16个“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苏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生态新空间”。

此后,昆山市党政代表团看了相城的创新产业。围绕苏州高铁北站打造的高铁新城,目前正在成为苏州北部的产业高地。

在位于高铁新城的新松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其独创的机器人增强现实技术,迅速吸引了来访者的眼球。

增强现实技术又叫AR控制技术,可降低机器人操作门槛,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新松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回忆,昆山客人在观摩时,说得最多的是,“这么好的项目(居然)让相城捷足先登了”。

昆山市党政代表团还现场考察了相城的环境治理工作。

因历史原因,相城区小型作坊曾星罗棋布。太平街道沈桥村就是其中一个“缩影”。沈桥村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该村曾有167个各类作坊,涉及家具、砖瓦、水泥等各行各业,环境污染严重。

2017年初,苏州市委主要领导曾对沈桥进行暗访,揭开沈桥“脏乱差”的伤疤。自那之后,沈桥率先开启了全面整治。一年前还是遍地散、乱、污的作坊,如今已实现“退工复耕”,土地全部复垦,15万平方米厂房全部拆除,复垦覆绿成效明显,重现江南水乡风光。

如今,大片绿意盎然的农田与曾经污水横流的小作坊形成鲜明反差。据现场人员透露,见到这一幕,杜小刚马上邀请沈桥村主要负责人,请他带着材料和工作经验“去昆山讲课”。

曾经,在江苏“263”(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等大整治行动中,相城区是环境整治压力最大的板块。但在当下,“脏乱差”正加速撤离相城,“环境美”成为相城的另外一个标签。

向“苏州的苏北”能学啥?

据《昆山日报》报道,在相城考察学习后,杜小刚表示,相城区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主动作为,高标准谋划和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他说,相城在科技创新、项目引进、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思路、方法和路径,值得昆山学习借鉴。

6日考察完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昆山在次日便召开了市委全会。昆山市委办公室相关负责人透露,这次考察调研是昆山市委全会的议程之一,“很早之前就敲定要去苏州工业园区和相城考察”,考察前几天才正式定下来具体行程点的安排。

多位与会的昆山干部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我们要结合市委全会报告,结合到园区和相城所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对标找差”。
GDP高达3500亿的昆山,向700亿的相城“找差”,外界听起来有些无法理解。然而,昆山有关人士表示,此行赴相城学习的主题精准而明确。

总结一下,那就是“拼劲”。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也透露,昆山到相城就是“学习一个拼劲”,“不甘落后,敢于争先”。在顾海东看来,目前相城干部的拼搏精神,的确令人振奋不已。

据其介绍,原来相城以村级经济为主,散、乱、污企业遍地,如今这些产业层次低、高污染、高耗能的小作坊企业,正在被大量的关停、整改、提升。腾挪出来的土地和空间,正在吸纳优质的科技产业。

作为苏州“后发地区”的相城,其产业转型目前已经走在苏州各兄弟市区的前头,“我们有些好的项目已经不亚于昆山”,顾海东认为,这与相城干部不惧困难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昆山市经信委主任万继民对澎湃新闻说,他感觉到,这几年相城的势头很猛,今年还去了北京、上海甚至美国招商,“无论是引进项目的落地速度还是产业层次,都值得学习”。

而在昆山市科技局局长陆陈军看来,相城的“拼劲”可以从沈桥村的环境整治可以看出来,“这个工作不好做,但他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沈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刚开始说要解除他们与租户的租赁合同并要拆除他们的作坊,作坊老板们很有想法,甚至还曾经拉了微信群“准备闹事”。

“于是我们专门腾出了小会议室,让老板们把诉求写在纸上,然后我们针对他们的诉求,逐条归纳和分析。”沈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挨个仔细做工作,沟通效果非常好。

那一阵,村干部都一心扑在上面,加班加点成为常态。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沈桥村就完成了散、乱、污企业的拆迁工作,并完成了土地复耕。

“现在相城有好多个像沈桥村这样的例子。”苏州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表示。

“洼地崛起”的相城启示

据相城区委办人士透露,不光昆山,苏州工业园区也将于8月10日到相城考察。

而就在昆山客人走后的8月7日,相城区党政代表团已先行去了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园区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在外界看来,作为苏州产业高地的昆山和苏州工业园区,与产业基础最薄弱地区之一的相城,频频互动,体现出相城打造“苏州新门户”的潜力,亦可见相城后发崛起之雄心。

相城虽历史悠久,因两千多年前,春秋名士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其他,欲筑城于斯”而得名,但又非常“年轻”。2001年,苏州行政区划调整,原吴县市被一分为二,新组建的相城区是其中之一。

相城建区时,坐拥大片水网农田,产业基础薄弱。公开数据显示,2001年,相城地区生产总值仅55亿元,而当时苏州全市GDP已达1760亿。

直到近两年,相城的产业层次还是偏低,高端人才缺乏。据顾海东介绍,2016年,相城区内产业领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仅8000多人。同比之下,苏州工业园区是8万多人。

2017年底,相城对发展战略和定位进行果断调整:全区将以研发产业为主,配套高端制造业,助力苏州“北部新门户”的崛起。

“制造业所占空间是片状,而研发产业是点状,产出不可比拟。”顾海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相城高端研发产业目前集聚高铁新城,其亩均税收已达350万,并有望进一步提升。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一直以来,苏州以强大的县域经济为支撑,苏州中心城区的经济首位度并不高。

因此,苏州往往被诟病为“大而不强”,主城区板块在苏州大市经济板块中的“存在感”并不高。甚至有论调称,苏州为了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战略“放弃”了主城区产业发展。

而在顾海东看来,真正的高端经济正是城市产业经济,城区可不能仅仅满足于搞房地产,靠卖地维持生计。

“北京的中关村,上海的张江高科技园区都在城里,所以不能说‘城里就不能有产业’。”顾海东认为,城区配套好,交通又便利,应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房地产只是一锤子买卖,没有后劲的。”顾海东认为,真正有后劲的是研发和人才,因此他主政相城后便决定,要将最好的地段留给研发产业,留给高端人才。

于是,在今年新发布的相城阳澄生态新区“一主五副”格局中,阳澄国际研发社区赫然位于黄金地段。未来,这里将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经济。

而依托京沪高铁、沿海高铁通苏嘉段”黄金十字“交汇点的高铁苏州北站,相城的城区经济,同时又是时速350公里、东西南北无限延伸的枢纽经济。

从位于相城的苏州北站乘坐高铁,向北到北京最快只需4小时,向南到杭州30分钟,向西到南京50分钟,向东到上海虹桥只需20分钟,相城与上海的同城效应与日俱增。

因此,相城或许不会满足于成为“苏州新门户”。

今年6月在沪上推介,相城得以和上海虹桥成功牵线。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大虹桥世界级商务中心,而从苏州北站坐高铁到上海虹桥仅需20分钟,顾海东说,相城凭借优越的交通区位、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生态环境、低廉的创新成本,将会有更多机会深度融入上海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更加便捷地承接上海中高端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与上海协同发展、错位发展”。

    责任编辑:李克诚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