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穿针引线 编织护“未”网 守“卫”初成长

2023-06-01 17: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营山县法院以法律为针线,用心用情用爱编织护“未”网,呵护幼苗茁壮成长。

准 · 出针

聚焦审判关键点

判决是审判的终点,却只是法护童行的节点。营山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积极探索圆桌审判等新模式,健全合适成年人出庭制度,结合案件特征,实行犯罪记录封存、近亲属庭审会见、回访帮教等多途径帮教举措,取得良好效果。

“法官阿姨,我还有救吗?”

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庭审现场,被告人小陈声泪俱下。

17岁的小陈自幼丧父,母亲外出务工后音讯全无,小陈自小由年迈的祖母抚养,初中辍学后,长期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去年以来,小陈先后九次拉车门盗窃他人车内现金物品,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小陈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情绪消极,拒绝沟通,多次表示“没希望了”。

“你看他才17岁,就在一年里多次犯案。认罪快,处事态度却颇为消极。”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联系法律援助中心为小陈指派了辩护律师,对小陈的成长经历和犯罪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又联系到小陈的母亲进行庭审会见,并拟定了有针对性的法庭教育方案。

在被告知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在就业时可以免除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的义务时,小陈终于绷不住了。

“当时小陈肩膀颤动剧烈,但他眼里却有光了。”承办法官后来还收到看守所转交的一封短信,行间里小陈表达着感谢,字句里满是希望。

牢·走线

贯穿幼苗成长线

幼苗的关键小事,却是每个法院人的心头大事。营山法院严格规范运行机制,对涉未成年人的变更抚养权、追索抚养费等纠纷及涉未成年人执行案件,进行提速审理,全力保障胜诉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实现。对符合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及时展开司法救助,切实解决少年的实际困难。

看看时间,12点了,朱法官起身收拾好卷宗,关门,结束上午的工作。

走到法院大门口,看到一个衣裳褴褛的老人坐在大门旁边的地上,斜靠着围墙,旁边放着一副木头的简易拐杖,“咦,这个人有点眼熟”,定睛一看,发现正是今天上午的被告人陈某,涉嫌的罪名是滥伐林木罪。

考虑陈某的犯罪事实、情节,以及其经济状况,对其宣告了缓刑。

“你怎么还在这里没回去呢?”

他茫然地看着前方,沉默片刻后小声地说:“你先走吧,我一会儿就会走的。”

“你家人待会来接你吗?”

“哪来的钱呢?”被告人眼眶泛红,“不怕你笑话,我都是第一次来县城。我大女儿有精神类疾病,女婿又患了癌症。被我这么一整,不知道二女儿和小儿子还能上学不。”

庭审中,陈某曾表露过家庭贫穷,朱法官怎么也没想到竟是这么一个状况。

朱法官自掏腰包给陈某叫了车。

“孩子还能上学吗?”朱法官一直担心这个问题,随后深入走访了社区、学校,并号召全院干警捐了款。

“朱法官,树苗都活了。娃儿读书也有着落了!”陈某自发在采伐区域栽种树苗恢复生态后给朱法官打来电话。

密·针缝

拓宽司法保护面

法律之花要沿路盛开,更要在未成年人心里盛放。营山法院立足本职工作,不断延伸司法职能,深入开展走进校园畅讲法治坝坝课、进行庭审直播、组织庭审模拟,开展巡回审判,邀请庭审旁听等多形式普法活动,让法律种子牢牢根植于少年心中,开出灿烂的花。

“同学们,法是什么?”

“法是棒棒”、“法是枪”、“法是坐牢撒”...

会议室里几个皮肤黝黑的初中生挤眉弄眼,互相打趣。

很明显,他们对这个问题不是很关心,也不是很了解。他们甚至在左顾右盼,交头接耳。

这是一次特殊的普法课,校长在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结束后,拉着易法官,面色愁容拜托再给问题学生单独开一次“小会”,用法律条文、案例“敲打”一下。

易法官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围绕实践中高发的校园暴力、性侵害、网络犯罪等方面,用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做警醒,结合具体判例讲法条,列举具体情况提建议。

不知是听了故事被震慑,还是结合自身有感悟,大部分学生都安静下来,开始低头思考着什么,好几个学生还在纸上快速的写着什么。

“保护未成年人需要多方合力”,易法官随后对老师、部分学生家长作了分享交流,提出了如何从源头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实操方法。又结合学生情况组织了数次庭审进校园,组建未成年保护团队开展主题活动等。

“太感谢了,现在这些学生呀活力更多了,问题更少了。”

以“法”之名,穿针引线,编织保护网,是营山法院人护“幼”成长的“手工课”,也是营山法院人为群众办实事的“必修课”。以点串线,以线结面,织密保护网,是营山法院法润“童”心的进行式,更是营山法院法护“童”行的未来式。守卫初成长,种下法律之花,播种、除草、浇水......样样都少不了。

作者|黄杉杉

审核|梁松柏

原标题:《穿针引线 编织护“未”网 守“卫”初成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