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擦亮大连仲裁的金字招牌,推动建设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 ——专访大连国际仲裁院院长毕凤有
大连仲裁委员会成立于1996年,是《仲裁法》颁布实施后首批成立的仲裁机构之一。2021年3月,在辽宁省政府和省司法厅、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机构进行了体制机制改革,性质由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转变为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非营利法人,同时启用“大连国际仲裁院(Dalia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ourt, DIAC,以下简称‘大国仲’)”的中英文名称。改革后的大国仲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指导方针,以推动建设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为总目标,围绕提高仲裁公信力这一发展核心,牢牢抓实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在大连仲裁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跨越式的步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本刊编辑部记者对大国仲院长毕凤有先生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访谈问题:
Q1:改革成绩
毕院长您好,十分感谢您拨冗接受采访。2021年3月,大国仲正式完成体制机制改革。改革两年多来,贵院取得的成绩,业界有目共睹,可否请您为广大读者作一简要梳理?
毕凤有:感谢《商事仲裁与调解》一直以来对大国仲的关注与支持,也很荣幸能够代表我院接受本次采访。
作为东北区域首家进行体制机制改革的仲裁机构,我们的改革探索只是开了个头,需要持续深入,不断提升机构公信力。两年多来,我院注重创新、不断探索机构发展新路径,强调实干、认真把握市场运行新规律,机构整体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关注度也持续加强,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案件审理、制度建设、营商环境建设等方面:
一是案件受理标的额和审理质效均大幅提升。2021年,我院受理案件标的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重回东北仲裁机构领头羊位置,也成为东北区域首个跻身全国前十名的仲裁机构。2022年,我院延续了案件标的额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再次突破百亿,达到133.59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我院又首次实现了季度案件标的额破百亿。在各项业务指标大幅增长的同时,我院也加大了对案件审裁的管理与服务力度,着力为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仲裁服务。自2021年3月28日改革以来,大国仲审裁的所有案件中,没有被法院撤销或不予执行的案件。
二是仲裁公信力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强化公信力建设这一仲裁机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仲裁案件管理水平:制度方面,完善审限管理办法,严格流程节点控制,实现当年案件收结案的平衡;队伍方面,夯实业务基础,扩充仲裁队伍,加强对仲裁员和仲裁秘书的培训,在案件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确保案件质量和效率的“双高”;设施方面,优化智慧仲裁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仲裁”的优势与作用,提高仲裁案件申请、审理的便利度,让当事人在仲裁流程的各环节体会到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领域更加全面。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创新金融仲裁规则,优化案件审理流程,创造了金融纠纷24小时立审调解办结的新纪录;聚焦东北振兴,坚持法商融合,举办首届东北企业法治论坛,搭建区域企业法律事务交流平台,提升东北地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水平;聚焦基层治理,与各级法院、相关单位共同打造诉仲对接、调仲对接平台;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全国多所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育机制,创新培育方式,培养德法兼修的高层次应用型涉外法治人才。
Q2:公信力建设
刚才您提到了公信力建设情况,这也是广大读者和各界对仲裁最为关注的问题,可否请您就大国仲在公信力建设方面的新突破、新举措再同读者们深入地分享一下?
毕凤有:众所周知,公信力是仲裁的根基。仲裁是服务于当事人、服务于社会的,没有良好的当事人和社会信赖基础,仲裁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日常工作中,常常会有当事人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对方是国有企业,会不会有特殊待遇”“我方不是本地企业,会不会有地方保护”“会不会有内部人插手案件”等等,归根结底还是对机构的独立性和裁决的公正性存在疑虑。想赢得市场主体信任,必须要做到公正,需要有完善的制度设计与保障,从制度上消除当事人的顾虑。改革后大国仲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很好的制度保障模式,也是我们公信力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核心就是立足“公益性非营利法人”定位,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分离、有效制衡、权责对等的治理模式。
理事会作为大国仲的决策机构,履行重大问题独立决策权。大国仲按照理事会的决策独立运行,与其他行政机关亦无隶属关系;同时,我院还创新设立了监事会,对理事会决策、机构运行进行监督。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更大程度地避免监管不到位、“专业机构不专业”等问题,有利于稳定当事人对于仲裁公正独立的预期。我个人认为,这个创新实践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并应长期坚持的。
改革以来,管理层一直反复强调和狠抓落实的就是仲裁公信力的建设,一句话概括就是——对内抓管理,对外树形象。
公信力建设的着力点,是狠抓案件质量、效率,以及提高仲裁服务水平。2022年,我院凝聚多方智慧结晶、回应多方诉求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仲裁案件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三个意见”已先后出台。以此为抓手,逐条逐项提出具体对应的解决方案,跟进落实反馈。
在提升案件质效方面,我院开展“调研+评查+考核”活动,三剑发力。定期组织全体办案秘书就我院审理的特定领域纠纷开展专项调研工作,联合业内权威专家对热点、难点及若干核心问题逐一研究探讨,最终形成特定类型案件裁判指引,为我院此类案件专业化审理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务基础。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工作,强化责任意识,落实整改责任,依法依规推进仲裁程序,促使案件质量监管工作实现常态化和规范化,做到以评促整改、以改促规范。举办各种形式的业务考核,内容涵盖日常工作规范等多个方面,培养办案队伍好学、善学的端正学风,提升秘书法律理论研究水平和业务技能水平,强化机构工作人员服务仲裁庭和当事人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深刻意识到仲裁员是仲裁的核心要素,对仲裁案件的进程和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满足仲裁当事人高品质仲裁服务的需求,打造权威性更高、专业性更强、覆盖领域更广的专业队伍,2022年,我院开展了仲裁员增聘工作。此次增聘特别关注和重点吸纳了仲裁领域的顶尖人才,目的是为了向当事人提供与国内乃至国际主流仲裁机构一致的仲裁体验,“让不同区域的当事人,在大连就可以选择国内外顶尖的仲裁员审理案件,可以享受到具有国际水准的仲裁服务”。这符合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趋势和潮流,在排除区域干预因素的同时,案件的审理质量也会随之提升。
Q3:迎接挑战
毕院长,大国仲在宣传仲裁、市场拓展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和困难,您和大国仲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毕凤有: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商业主体成为仲裁的主要服务对象。当前我们探索的是如何发挥仲裁的优势,协助市场主体提高法律风险预判能力和应对能力,增强企业“走出去投资、拉回来仲裁”的法律意识和谈判底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当下很多企业和商协会对仲裁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沟通交流以及扩大机构宣传力度,让更多市场主体了解仲裁,相信仲裁,最后放心地选择仲裁。
比如,裁判文书公开对于企业而言,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誉信用,影响企业参与商业合作和交易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商业模式、机密等涉及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泄露。而不公开审理、保密性强的商事仲裁则正是这一问题的破解良药,需要我们结合市场痛点进行深入宣传与解读。
再如,在提到仲裁一裁终局时,我们往往会将它作为仲裁效率的优势进行宣传。但很多企业则对此表示担心,认为一裁终局制度会使得他们在裁决生效后失去救济途径,可能给企业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针对当事人的上述顾虑,我们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一是严格谨慎指定首席仲裁员。我院精心选择德能双优的近百位仲裁员组成“核心仲裁员库”,并结合涉案交易特点、地域中立性、专业熟悉程度、与当事人之间有无利害关系、是否有充足的办案时间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首席,真正做到让办案效果经得起检验。二是严格执行仲裁裁决内部核阅制度。对仲裁庭做出的裁决书初稿,办案秘书对文书格式、数字计算、法条等仔细进行初审校对,部门负责人对案件的程序和法律适用进行全面核阅,分管副院长对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复核,把握类案裁判规则,严把案件质量关。三是实行专家咨询制度。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下设多个专业咨询小组,每个专业咨询小组成员均是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办案经验、公正廉洁中立的专业人士。当遇到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可启动专家咨询制度并形成意见供仲裁庭参考。通过制度上的多重保障,我们相信,大国仲能够通过高质量的仲裁服务、独立公正的裁决赢得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依赖与选择。
Q4:人才培养
仲裁秘书作为仲裁程序的操作员和协调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强化办案队伍建设,提升秘书专业水平上,大国仲有何具体举措?当前国家十分重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这方面大国仲又有哪些具体安排?
毕凤有:仲裁秘书的专业化水平和精神面貌是反映仲裁机构服务水准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非常注重秘书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仲裁秘书的专业化建设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改革之初,我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具有法学(法律)硕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增设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一准入门槛,因为我们培养仲裁秘书的目标是使其快速成长为既精通仲裁业务、又擅长案件管理和业务拓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大国仲按照市场化模式和岗位需要管理仲裁秘书,建立了符合仲裁行业特点的秘书队伍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和以品德、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机制。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提升秘书专业化水平,我们确立每周五为仲裁秘书培训日,常年伴随内部学习讨论、业务培训和考核等,全面提升仲裁秘书业务水平及管理仲裁案件综合能力。
2022年,我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国际仲裁)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同年,我院积极与各大高校联络并建立合作关系,先后与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院将以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仲裁机构的优势,与高校一道积极探索和织牢涉外仲裁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网络,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涉外法治人才培育样板,为高校学生搭建了解商事仲裁的平台,提供接触仲裁实践的渠道,共同探索联合培养高层次涉外仲裁后备人才的新机制,培养一批法学功底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仲裁法律制度的高层次应用型涉外仲裁人才。我们也期待更多优秀的青年仲裁人尽快成长为新时代中国仲裁事业的中流砥柱,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国际仲裁优选地注入强劲力量。
Q5:未来展望
自改革以来,大国仲就以推动建设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为目标,未来在打造东北亚仲裁新高地上,大国仲都有哪些规划?
毕凤有:从改革前的艰难探索,到改革真正落地实施,大连市委、市政府只有一个远大坚定的目标——擦亮大连仲裁的金字招牌,把大连建设成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大国仲也正坚定不移地向此目标迈进,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初步推动确立区域仲裁中心的地位,以实际行动提高公信力、打造精品、赢得口碑、树立品牌,助力营造一流法治环境,奋力开创大连仲裁事业新篇章。
一是助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我院将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新的起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的职责使命,奋力把新思想、新目标落实到仲裁便民、仲裁为民工作中去,加快自身公信力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仲裁的独特优势,抓住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重大历史契机,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二是打造多元化解纠纷平台。仲裁作为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核心,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与化解方面,应承担起更重要的社会发展治理责任。我院将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一步健全“仲裁+调解”双轨运行机制,畅通纠纷解决渠道。致力于提升纠纷化解的专业化、精准化水平,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效、便捷、经济、友好的纠纷解决途径,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三是立足区位优势,拓展服务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大连时明确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发挥区位和先发优势,突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带动作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我国仲裁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的趋势,紧跟仲裁行业发展新业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仲裁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国家战略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能力。立足大连,深耕东北,面向全国,布局东北亚周边国家和地区,探索和开辟东北亚仲裁新路径。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我和大国仲的同仁们有坚定的梦想——打造东北亚国际仲裁优选地,帮助国内外更多当事人化解纠纷,营造公平、公正、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仲裁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只要努力践行独立、公正、创新,我们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而且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实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甲流高发,如何应对
- 今年纪检监察工作聚焦八个方面
- 牛市早报|12月CPI将公布
- 我国发现一起猴痘病毒Ib亚分支聚集性疫情
- 猴痘概念异动拉升,兰卫医学、达安基因涨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