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电话中的你,温存手心的音波
本报记者
叶雨桥 中国语言文学系2022级本科生
赵婉晨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
乔子运 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覃夫杰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
陶怡君 基础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即便“短信”日益成为上一个时代的残影,但“电话”的存在却从未离我们远去。实时传输的音波,仍能承载着比收发相继的文字,更有温度的魅力。
也正因此,在这个即时通讯软件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仍能在操场角落、街边灯下、楼梯间转角等隐秘的空间里,捕捉温存手心的声音与关心,遇见电话之中的情谊与故事。
今天,我们希望为您讲述几个关于“电话”的故事。这些故事来自于和您一样的,《北大青年》的读者。
电话那头:不止的记挂
“小雪!你知道吗!你那天和我说你比赛得了第一名,我特别高兴呀,高兴得晚上睡不着觉!然后给你姐姐打电话,打着打着还是说到你,说,我们小雪真厉害,做什么都能做好!”
在南门取外卖的人潮中,萧雪忽然愣住了。
奶奶应该并不知道什么是“辩论赛”——萧雪十分清晰地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同奶奶提起“辩论赛”三个字时,老人家两眼直发愣。因而,前段时间闲聊时,她只是简简单单向奶奶提了一句辩论队的战果。
这只是一次非常随性的通话。习惯于没事儿时就打电话和奶奶说说话的萧雪,只是在赶路取外卖的时候又一次心血来潮拨通了奶奶的电话。就连电话的开头也只是最稀松平常的吃没吃饭、吃的什么。
然而,没想到一时兴起而拨出的电话,偶然地牵起远在家乡的奶奶,那澄澈又单纯的挂念——那个一躺下就会睡着、睡得香香的,偶尔还会小声打呼噜的奶奶,竟因为孙女在电话里一笔带过的比赛胜利而高兴得睡不着觉,甚至一连好几天都念念不忘,尽管可能并不能想象出这场胜利具体的模样。
因为奶奶只是知道,孙女愿意将这份喜悦分享给她。想到这次分享、想到孙女的喜悦,她就感到无比的开心。
因开始翻找外卖,她和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忙乱中挂断电话前,奶奶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还是那句“咱们小雪,做什么都能做好!”
“奶奶,现在只有你会这么夸我了。”萧雪鼻尖微酸,努力抑制住抽噎的冲动。
“我只觉得那一瞬间什么都静止了。做得稀烂的作业,一切迷茫的选择,说不清的所谓爱情与否,似乎都短暂而又长久地退出了我的心房。取而代之的,是那种确信自己被爱着的幸福感。”
有多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我也记不清了,只觉得已经太久没有感受过了。”再次触摸到这种被人毫无保留地引以为豪的感觉,这种提起某件事来嘴角就会自然带起笑容的感觉——这种久违的、令人安心的幸福。
和萧雪一样,平平淡淡的“闲聊”是很多人长时通话最主要的“内容物”,在俯拾即是的闲聊中,一切的话头都只是信手拈来,丝毫没有想要引起对方重视的意味。在时间的消磨中,情绪的价值本就是这样被悄然地滋养。
可是有的人,会记住你的每一句话,哪怕你只是在闲聊中随意提起过,哪怕连你也几乎不记得自己曾经说过。
有的人,只因为你是你,就会在意你、爱你,就会为你筑起坚固的堡垒。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萧雪终于从堆积如山的外卖中翻出了被密密实实掩埋了的那份午餐,她将外卖小心翼翼护在怀里,从一排排“人墙”中挣扎着脱出身来。
电话那头,奶奶还依旧坚定地说着:“嘿,咱们小雪就是厉害呀,做什么都能做好!”
电话这头:蜕变的青春
“在忙嘛?”凌沣的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声音,谨慎又低落。
在课程与讲座此起彼伏、ddl赶不过来的快节奏校园生活中,在事务交接、快递外卖等功能性通话之外,温存手心的长时通话似乎也日益成为一种奢求。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一周周却过得飞快”,凌沣苦笑道,“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落下别人很远。”
开学后,凌沣可以独立支配的时间严重压缩。“吃喝玩乐”比想象中少了不少,“比学赶超”的压力更加无形萦绕。在一次结果糟糕的考试过后,本就缺乏休息而又对大量ddl排队束手无策的凌沣,再无法阻拦疲累与焦躁冲破自己情绪的堤坝——
“不要总给我打电话了!我忙的很,哪有时间陪你们闲聊!这些课有pre,那些课有报告,还有一大堆的练习测验要准备,睡觉都快没时间了!”
在爸妈打来的一次电话里,这是凌沣为这一次的闲聊宣出的“结束语”。
自那之后,凌沣爸妈在通话前都小心翼翼发消息问是否方便,他们通话频次从每周一次骤减到每两周一次,甚至一个月才打一次电话。
“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耳机中循环地传来陈奕迅的歌曲。
“现在想想,自己真是个自私的幼稚鬼”,凌沣后悔道。
一天,凌沣正在为近期的面试做准备,手机突然弹出母亲打来的电话。
“我当时愣了一下,毕竟上周末才和爸妈通过电话,况且……”
“在忙嘛?”
在母亲传来的这个短促而试探的开头之后,紧跟着的,是凌沣姥爷前两天突然不住咯血、住院初步检查结果可能是癌症的消息。
电话这头,脑袋嗡的一声。
“暑假开学前还和姥爷住过一段时间,我们一块儿给院子里的作物浇水。”
可是一旦回到校园,凌沣便仿佛去到了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沟通时间与精力的局促面前,通信科技的发展无论怎样节节开花,都更像是苍白的孤芳自赏。
“了解基本情况后,我想安慰母亲,也尝试和病床上的姥爷逗逗闷子,可每一个举动仿佛都裹上了一层无形的无力感。于是聊到最后,实际上我才是被妈妈安慰的那个。”
“妈妈也是姥爷的女儿啊,谁又来安慰她呢?”
姥爷住院后,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照顾起居,一连几天没洗个澡也没睡个好觉。凌沣恍然感到,直到二十岁的那些日子里,自己总是“没心没肺”地活着。把一切世间烦扰统统推开,仿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现在,电话这头的自己是那样地远离困难、远离遭遇,自己却是那样的无所适从——想要做些什么,却又帮不上什么。
“大人们何尝没有大人们的事。他们只是故作坚强来承担岁月的重担;大人们只是在忍,大人们也会疼。”
想到自己之前对父母的关心不屑一顾,在繁琐的事务中选择推开父母,而现在却要分散父母的精力来安慰自己,凌沣的眼神和语气中满是自责与追悔。
好在凌沣的老爷送医诊断及时,虽然历经坎坷,但最后还是顺利出院。
直到这时,凌沣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自那之后,我与父母通话次数逐渐多了起来”。
从发现父母的无奈与不易开始,二十岁那年的凌沣完成了思想的蜕变,逐渐肩负起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尽管还在读书的凌沣很难为父母直接负担什么,但至少可以通过电话的联系,让亲情的温度随时传递,让陪伴的支撑一直与整个家庭同在。
“不再自我拉扯,而是珍惜共同的陪伴与支持”,这是凌沣对蜕变的总结。
电话背后:探察的隐忧
小黄对床的那位室友是一位实打实的大忙人:整日地钉在电脑桌前,双手不住地敲击着键盘;蓝牙耳机永远是标配,里面不时响起老板急促的电话。
与室友相比,小黄的生活只是两点一线的规定动作,往返于实验室和宿舍。只是每到晚上9点多,他白大褂口袋上会亮起闹钟的界面,振动的声音提醒小黄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出实验室,静静等待10分钟。
“我今天去公园溜达的时候看到你之前的高中同学了,感觉都变样啦!”黑白夹杂的灰发出现在了手机屏幕中,是小黄的爷爷。
“可不是呢,爷爷你以前还见过他,现在也在北方读大学呢!爷爷,你也是,头发又白了。”“是吗?我没怎么感觉到哇!”
爷爷忽然沉默了一小会儿,似乎在思考应当说些什么,又说:“哎,我今天去公园溜达的时候,看到你之前的高中同学了……”
通话结束后,小黄轻轻叹了一口气,心上好像有什么东西悬而未落。
“爷爷好像,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尽管小黄曾多次向爷爷解释,大学的时间表并不固定,不是一定要9点多才能打电话,但爷爷的电话还是只在同一个区间来的——每天晚上9点以后。
这是在高中校门口接小黄下晚自习的时间。对于这个时间,爷爷却很是记得。
高中时因为学业,爷爷在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子,来照顾小黄。上了大学,武汉和北京相隔几十公里,爷爷和小黄之间的思念只能通过上手机屏幕的影像和听筒中的声音来传达。
和爷爷打电话聊天的内容都很单一琐碎:吃饭吃的好吗、睡觉保暖吗……每天的电话不过几分钟——稍微看看对方,也就结束了。
“爷爷和我聊天的内容重复性颇高,有时候一通电话里会重复同一件事很多次”,尽管如此,小黄还是坚持每天和爷爷通话——
“沟通更多是想看一下对方的状况,看到他还平安地在电话那头对我说笑,就已经很高兴了。至于内容,都已经不重要。”
爷爷也从来不说再见,都是说完了直接挂电话,但小黄每次都坚持喊一句“阿公再见”。
“这个暑假要是能稍早一点回家就好了”,小黄心想。
电话两端:联结的时光
电话拨通前,林小奕正在五四操场的环形跑道上慢慢绕着圈子。
“您已经跑了三公里,用时……”电子提示音暂时切断了手机中外放的音乐。掏出口袋里的手机,她翻出一星期前的通话记录——“爸爸”。注视着屏幕上的两个字,犹豫片刻,她抬起手指,按下了呼出键。
“很多时候,爸爸都叫我再‘想一想’,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理解到他的那个意思了,所以不敢轻易地去回答。”
林小奕的爸爸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哲学家”——与林小奕的电话里总是充盈着道不尽的人生哲理辩题。从新闻热点或身边琐事引出议题、发凡举例,再以点带面、启迪生活,爸爸在电话一端侃侃而谈、汪洋恣肆,俨然一堂体系严密、条理清晰的“哲学课”——也正因打电话能连贯完整地表达他的思想,他选择了进行通话而非信息交流。
上周的通话中,林小奕结束了生活情况的“汇报”后,爸爸便开启了这星期的宏大话题。林小奕记得,爸爸总是强调:“人必须经常地、多多地思考生活里深藏各种细节背后的本质。”
每到这时,林小奕则会在电话另一头静静地聆听,不时地作出简单的回应,直到爸爸意犹未尽地结束,直到通话陷入将终的沉默。爸爸似乎希望林小奕能够与自己进行一种“对等”的交流,但她觉得自己的能力尚未能满足他的期待。
“是爸爸先提出定期通话的约定,如果没有定期这根‘弦’在,可能有时候忙起来我就忘记给爸爸打电话了。”
保持固定频率通话的约定诞生于林小奕第一次离乡千里、飞往北京的时刻。
高中时,她可以经常回家,面对面说话是父女二人最常用的交流方式。上大学后,繁重的学业与工作将她编织进更加广阔、复杂的社交网络,也将她与爸爸的聊天时间逐渐压缩,甚至滑向了记忆深处的角落。
于是,这个“自上而下”的约定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每周末,她会特地留出一段时间给爸爸打电话。
爸爸传授的人生道理,林小奕并不会全然接受。时代格局的变迁、生活环境的改善,让父辈从自身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已经不完全适用于下一代。代际的裂隙不断延展,促使着年轻人踏出新的路径。
尽管如此,林小奕依旧坚守着这个约定。
“有时候时间太长,拿手机的手举累了,就会换一只手继续举着。”比起耳机,她还是更习惯于举着手机打电话,“发光的砖头”的真切触感令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坐在家中沙发上举着座机话筒煲长长的电话粥的情形中。
“爸爸塑造了我的一部分。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他的影响。”林小奕拖着行李箱走出家门、准备飞往北京时,爸爸只是淡淡地目送她离开,在后来也并无太多嘘寒问暖,但开学后久久未收到林小奕回音的爸爸终于在某天发去了一句微信问候:“最近在做什么?”
或许一通通电话承载的,并不只有人生经验的承续,而更是一种平淡却恒常的羁绊。正是习惯了对方的存在,因而彼此联结的时光愈加不可或缺。
调查问卷背后的数据碎片
2023年3月30日,我们向所有读者发布了调查问卷《你的上一通电话是打给谁的?》。在问卷统计和后续联络的过程中,除了上述几位读者朋友讲述的故事,我们还在170份回收问卷中,收集到不少的数据碎片。
在这个通信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电话”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怎样的存在与未来?
1
微信时代下,已有三成受访者“很少”使用电话通话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7%的受访者“总是”使用电话的通话功能,约有18%的受访者“经常”使用电话的通话功能;约有43%的受访者“有时”使用电话的通话功能。然而,也有约32%的受访者表示“很少”使用电话的通话功能,并有不到1%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使用电话的通话功能。
2
超六成受访者的功能性通话更多
调查数据显示:日常生活中功能性通话(如叫外卖、找人、通知等)多于非功能性通话(如聊天、讨论等)的同学占比更大,占到了约63%。其中,功能性通话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卖、快递、订桶装水等。看来,十秒钟都不到的通话,或许暗藏着一个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人那“望穿秋水”的渴盼……
另,不少受访者将包括诈骗电话在内的骚扰电话也列入了“功能性通话”的范畴,这让我们不得不再次追加提示:
请各位读者积极学习反诈骗知识,关注最近的AI诈骗套路,通过更加直接深度的形式而非“简单问两句”的方式,以核实对方身份。
3
逾九成受访者较少与朋友通话,更多通过文字聊天与朋友交流
调查数据显示:91%以上的受访者更多通过文字聊天与朋友进行交流;更多通过打电话方式与朋友交流的受访者不足1%。其余约8%的受访者选择“二者参半”。
有受访者提出:好朋友倾诉一些不方便和其他人说的情绪吧…很感谢她一直愿意听我碎碎念还会耐心地开导我!电话真的是不可代替的通讯方式,听到她的声音就愉快很多!
也有受访者表示:随着年龄增长,朋友越来越多,可以打电话聊很久很久的天的好友却越来越少了。小学刚毕业时,热乎劲儿还没过去,总和小伙伴们说“以后一定经常联系”,可是上了初中后大部分曾经的“好朋友”却逐渐再无来往,少部分还有来往的,也只是“活在朋友圈里”,时不时点个赞、评论一句——然而初中,高中,即便大学也是一样。于是终不免庆幸,自己还拥有三五个可以在电话中畅谈的朋友,哪怕只有几个人,也很好。
4
和父母沟通时,多使用电话与多使用微信的受访者比例相近
调查数据显示:和父母的联络中,“电话更多”“微信/QQ信息更多”和“二者参半”三个选项大致各占三分之一。
5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大多没有对象
调查数据显示:在和恋人的联系中,使用文字聊天的场景明显多于使用语音通话的场景。
此外,有6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有恋人/伴侣。面对这种有人有对象因而可以回答问题,但还有更多人没有对象因而只能“孤寡孤寡”而不能回答问题的现象,统计员不禁当场吟诗一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其中,在“稻花香”里,有读者表示:
——因为暂时异地一个月,问问他科研生活天气之类的近况,跟他讲讲我干了啥,都是细碎家常。
——因为我回家的路很黑,我的胆子比较小,所以没办法送我回家的时候就会跟我通电话陪我。
6
妈妈是冠军!
词频分析显示:家人仍然是通话的主要对象,其中,“妈妈”拿下了词频数量的冠军。
虽然我们未能收集到许多读者和妈妈通话的故事,但数据分析的结论依然展现出“妈妈”在人们心中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妈妈永远是电话那头最忠实、最坚定的聊天对象——或许所有人的妈妈都有这种时刻:表面上一副很嫌弃自家孩子的模样,背过身去却会偷偷地笑起来。
从书信到电报,再到现在的一个个白色绿色的聊天气泡,变化的是文字的载体,不变的是字斟句酌、精心编辑的心意。而在电话中,当我们要将自己声音的每一丝动摇,都直接暴露给那头的人时,我们内心所常常感到的不安与紧张,同样也是这种心意的体现。
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并不曾因文字通信载体的发展而放弃实时语音通话。或许,人类总是想要寻求与建立更加直接、更加真实的“亲密关系”。只要能够直触毫无保留、毫无修饰的的语调与气息,在最为亲密的人看来,无论是心绪波动还是嘴瓢无措,也都是一种亲密的可爱与专属。
电话,正因回应了深深植根于我们内心最真实、最柔软的期待,才让我们在人间世相互交织的生命线相互缠绕、愈发紧密,迸发出足以照亮暗夜的光亮与能量。
不如抽点时间,打个电话吧。
(文中出现人名均为化名。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
指导|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
编辑|何佳倍
排版|张琪瑶
原标题:《电话中的你,温存手心的音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