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晓超:要通过及时足量的政策措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信心变为现实

澎湃新闻记者 滕晗
2023-05-31 22:38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李晓超

5月31日,在澎湃新闻举办的“信心中国·2023消费升级高峰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李晓超指出,当前我国消费复苏出现积极势头,但后劲不足,不过,我国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对恢复和扩大消费要有足够的信心,要通过抓紧制定出台及时足量的政策措施,把信心变为现实。

消费出现积极势头,但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4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并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

“随着恢复和扩大消费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今年以来消费得到了较快的恢复。”李晓超表示,“1月到4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上年全年是下降0.2%,可以看到恢复的势头还是比较迅猛的。”

从月度动态看,全国社零总额增幅逐月攀升,1-2月份增长3.5%,3月份增长10.6%,4月份增长18.4%。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个增长速度是在上年基数逐月下降的基础上出现的。”李晓超指出,因此,为了避免在判断形势时产生问题,通常通过两年平均去看,“这样就会消除一些波动。”

“从两年平均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是逐月回落的,也就告诫我们,消费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李晓超说。

2023年5月27日,江苏常州,市民在南大街商圈“星光夜市”体验“夜经济”消费。 视觉中国 图

我国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既表现在总量上,也体现在结构上

李晓超表示,要看到恢复和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确实起了积极成效,但政策措施还有进一步加码的必要,“要加码首先要回答消费还有没有潜力的问题。只有把这这些问题回答清楚,我们才能进一步有加码的信心和决心,也可以实施针对性的措施。”

“巨大的消费潜力,既表现在总量上,也体现在结构上,我们对恢复和扩大消费要有足够的信心。”李晓超指出,从总量看,2021年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约是38.5%,“这一比重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实际上我们消费占GDP比重还是比较低的,还有很大的潜力。”另外,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也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

从结构看,在城乡结构方面,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低于城镇,2021年农村这一数值比城镇要低约50%,在地区结构方面,目前有23个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一些地区要更低一些,在商品和服务消费结构方面,目前我国商品消费比较高,服务消费比较低,体现在居民食品消费占人均消费支出比例较高、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较低等,因此服务消费潜力更大,另外,我国大宗商品和大宗服务消费与发达国家差距还比较大,比如每百人汽车保有量低于美国、日本、韩国等,此外还有服务领域的每千人病床数、互联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等,仍有差距,“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实际上这都是我们要扩大消费的点,怎么去补短板,找出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最近我在研究消费的时候,发现小众消费还是值得研究的。”李晓超特别指出,小众消费其特点是名目繁多,单位量小,数量庞大,作用很大,“尽管单位量小,但是种类多,汇集一起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从数据看,目前我国小众消费占比低于美国、日本、韩国,也说明我们这方面的潜力很大。

抓紧制定出台及时足量的政策措施,把信心变为现实

李晓超表示,我国消费实际上已有很大的提高改善,但是仍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对恢复和扩大消费,我们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找对方法、措施,就能够把巨大的潜力激发出来。

如何把恢复和扩大消费的信心变成现实?李晓超认为,要靠具体措施的实施落实,要抓紧制定出台及时足量的政策措施,“量要够,现在针对消费较为疲弱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政策措施,防止消费可能走向螺旋式疲弱的困境。”具体看,宏观经济政策还需要再加一些力度,给经济注入一些更大的空间,不仅是大众消费,小众消费也需要动力,需要把经济运行中的毛细血管激活。

同时,李晓超指出,针对国内外形势产生的重大冲击和情况,要实现消费的稳定恢复增长,需要有付出更大努力的思想准备。他还指出,目前价格水平并不是很高,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一些宽松政策可能是非常有好处的。

此外,李晓超还提到,还有一些法规制度可以再优化,比如休假制度,要严格执行,必要情况下可以考虑再增加一个长假,解决一部分阶层有能力想消费、但是没有消费时间的问题,还有可通过优化规范城市摆摊设点,能够较快地增加部分低收入群体收入乃至扩大消费等问题。

    责任编辑:孙扶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