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关于寄居蟹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下)
原创 九歌 海乐Nature
关于家庭饲养寄居蟹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看到这里的你,大概率已经在各种机缘巧合下拥有或者准备拥有一只(几只)可爱的寄居蟹了,他们中的每一个来到你的手中都大概率经历了漫长的辗转,并且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来陪伴你。
请收下这份 相 处 指 南 吧!
寄居蟹好养吗 ??
这绝对是大多数人会问的第一个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很难量化的问题。寄居蟹的适应性非常强,但也并不是没有上限的,一只状态稳定的寄居蟹在一个合适他的环境当中,那必然是非常好养的。
但是正如我们在上文中讲到的,一只来到你身边的寄居蟹常常刚刚经历完漫长的颠簸,很可能处在应激等比较不好的状态里,这种情况下蟹就会对环境非常敏感,轻微的刺激或者环境不适就可能裸奔(指寄居蟹离开贝壳的行为,没有壳对于寄居蟹而言是非常危险的),暴毙。
对于刚到家的蟹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它更好更快地度过适应期。
寄居蟹需要什么?
1
饲养容器
其实寄居蟹这样的节肢动物对于容器的要求是非常小的,从小盒子、脸盆、收纳箱到鱼缸、玻璃缸它们都能够在其中生活。在四川、广东这样湿度的南方地区,甚至也有人用仓鼠笼稳定饲养寄居蟹的先例,但这个方法拿到上海来说,就会让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很难把控,举这个例子只是想说相较于计较到底用什么养,更重要的是基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
诚然不同的饲养容器肯定是各有优劣,但其实它对于养蟹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给蟹提供一个有一定空间的稳定环境,并且让养蟹的你感到高兴。
有很多玩家会探讨不同大小的容器,应该养多少只蟹。这实际也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标准,蟹在空间上的密度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蟹的死亡率,但是那更多实际是与蟹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关系,跟食物和替换壳的富足程度,以及蟹之间发生冲突后或者蜕皮期间躲避的充分程度更为挂钩,所以根据每个人能够为它们付出的时间金钱并没有所谓的最优解。
为了让读者有更全面的视角,这里对不同的饲养容器做一个简单的讨论
· 小盒子/脸盆
最容易获得的两个容器,无门槛,有无垫材都可以,有的话更好一些,放一个淡水水盆,一个海水水盆,就可以直接直接就可以开始养了,定期投喂并且清除食物。
缺点是小盒子往往空间比较小,长期这样养,对于已经在应激状态的蟹容易导致其无法适应直接暴毙死亡。脸盆的话,能够容纳一些攀爬躲避物(沉木、枯树枝、废旧玩具...)都有助于缓解蟹新到家面对环境骤然改变的压力,但也存在容易有蟹出逃,不易保持湿度、观赏性差的问题。
图注:比较简陋一些的小盒子,但是满足了寄居蟹所最为需要的水源、螺壳和躲避
图注:某宝上的一些新手入门套餐,基本要素依然是这几样,增加了垫材和攀爬
· 整理箱
很多玩家会选择的方式,我也这样养过一年,当时布置完了之后,实际分给他们的心力非常少,但是死亡率确是非常低。
这种养法的优点是,收纳箱价格相对于鱼缸或者玻璃生态缸这样的玻璃缸便宜不少,大多数人基本都无压力。可以容纳比较厚的垫材,空间大了以后也可以养的下更多的蟹子。可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给蟹缸做很多布置,在蟹拥有了躲避攀爬的丰容的同时,更为美观整洁且便于搬动。冬季加温也比较方便,箱内湿度也容易保持。
缺点嘛,还是在整理箱养蟹的观赏性还是比玻璃缸这样的材质差上很多。
· 鱼缸
不管是空缸直接养或者是做些布置再养,鱼缸养蟹的观赏性都是很不错的。
鱼缸一种普遍在玩家中获得成功的方式是,把垫材铺的很厚(10cm以上),同时还能够在土面上做一些丰容,这是死亡率最低的养法,非常利于寄居蟹的适应,就算密度比较大也不会出现那种裸缸养蟹,蟹之间冲突不断引起死亡的问题,完全不影响观赏性,打理比较方便,加温保湿都很方便。
缺点是玻璃比较沉也比较脆,不太好搬运,同时这种方法需要给鱼缸加盖防止逃逸。鱼缸盖得话,可以用底滤板改造,或是烧烤架,或是任何合适的材料都可以啦
· 玻璃爬缸、生态缸
直接就是成品缸,不用额外准备盖子。透光性好,观赏效果好,能直接开门方便打理。可以有非常大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布置。
图注:我自己的这个缸,长宽高:90*45*45cm,涵盖了厚垫材的深埋蜕皮区、海水区、淡水区、贝壳取用区、攀爬区和食盆,这个缸的存在直接充当着家里一处鲜活的景观。
与我而言,这个蟹缸对我的意义更像是一个由我搭建但又自成一体的小世界,是孤单疲倦的生活之中穿插的一份慰藉吧。
但是价格普遍比较贵。沉,搬动起来非常麻烦。普遍不能铺厚垫材,保温性差一点需要保温膜的加持。
2
温湿度
总结个人与其它玩家的经验而言,寄居蟹比较合适的温度是25-32°C,湿度在70%-90%的这个区间。
温度低于25°C时,寄居蟹开始出现食欲减退和埋土保暖的行为(基于为寄居蟹提供垫材的基础上),温度越低,这种现象越严重,寄居蟹的活跃度越低,有很多南方地区(指冬季最低温度高于15度地区)的玩家就算冬天不加温,它的蟹也能熬过冬天,但是像上海来说的话,一段时间的环境温度低于15°C蟹就很难撑得住了。
图注:常用的越冬设备,价格都不贵
湿度改变的话,基本向垫材中(如椰土、珊瑚砂)加水,或是对饲养环境使用加湿器能够适用于所有环境。
不同饲养容器会影响加温设施的工作效率,根据环境,配合温控装置,合理使用爬宠加热灯、加热垫就行了。个人的实践经验是配合外卖包装拆下来的保温泡沫纸使用可以事倍功半。
3
食物
陆寄本身是一种消化能力极强也不挑食的机会主义者,因为捕食能力比较差,所以在自然环境下完全过得是有什么吃什么的生活。
饲养情况下,更多考虑我们本身便于提供的食物就可以。新鲜水果(基本都可以接受,包括柑橘类水果也可以)、鱼虾、蔬菜(胡萝卜、番薯藤、生菜。。。)、谷物(杂粮、米饭、玉米)、坚果类等。
4
饮水
寄居蟹同时需要海水与淡水,它们会通过海水吸收一些生长必须的元素和调节体内渗透压。它们对于盐度的适应性比较广(草莓寄居蟹除外),能接受比重在1.010-1.025之间的咸水。翻译成比较好理解的方式来讲,盐和水的比例大概就是1升水兑30克盐。
盐的话,专用海盐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实在没有条件,可以用食盐或者海水晶凑合一下,成本低廉但是缺少寄居蟹生长所需要的一些元素,不利于蟹甲壳硬化,长期使用对寄居蟹的健康会有影响。
5
垫材
终于讲到前面反复提的垫材,垫材在饲养中其实算不上必须,但是使用垫材可以很大程度降低蟹的死亡率,改善蟹的状态。当面对不稳定的温度,蟹可以自由选择待在土面上,或是钻下去躲避、取暖。
并且寄居蟹在蜕皮这样一个脆弱且漫长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被同类或者掠食者捕食,他们往往会把自己埋进垫材里(在自然环境下往往是土或者沙子之类的),在家庭饲养的环境下设置一个比较厚的滤材也可以大大降低寄居蟹蜕壳过程中的死亡率。
容易获得且使用最广泛的垫材有:椰土椰壳、沙子(珊瑚砂推荐使用3号、石英砂、各种沙都有人用)
其它垫材也可以选择,例如,水苔、腐殖土·、森林地表、发酵木屑等。
6
螺壳
寄居蟹发育成为幼蟹之后,会终其一生背着贝壳生活,但并不是一枚贝壳就可以使用一生。蟹会根据它自己的身量变化和审美不断更换合适的贝壳。
饲养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买一些与它现有的壳差不多大或者略大一些的,放在环境中,它们会非常自主自愿得去换。螺壳充足的情况下,通常蟹蜕皮前后会频繁地换壳,挑选一个更适合自己的。
螺壳对于寄居蟹而言,也是一种和食物一样的必须资源,在饲养密度大螺壳供不应求的环境下,寄居蟹之间也会爆发严重的竞争,甚至因为争抢螺壳导致死亡。
螺壳的选择上其实没有很多讲究,基本理论就是,是个寄居蟹钻得螺壳就行,大小合适就行。市面上既有纯天然的,也有在贝壳上画花的,还有3d打印的树脂壳。都很容易买到,价格差异很大,宗旨都一样,让蟹有壳背,让养蟹人感到愉悦。
7
蜕皮
所有节肢动物都无法绕过的一关。蟹坚硬得外壳是没有办法随着身体的发育而直接长大的,所以它们会用脱壳这种方法来克服这个问题,这在上一篇章中也有提到。
脱壳之前,蟹会先将硬壳中的碳酸钙吸收到体液中,当壳里长出一层柔软的皱折后,旧壳裂开脱落,身体再将皱折撑开成新壳,注入碳酸钙以使其硬化。
蜕皮征兆:可以观察到寄居蟹饮水量增加,不断挖土埋沙。它们开始花很长时间把自己埋在垫材之下,而且它们腹部的水袋装得满满的很难再将自己的整个身体缩入壳内。
水袋:是几乎包裹住陆寄居蟹整个腹部的储水器官。从外部一般不能直接看见。当水袋装满水,寄居蟹是无法完全缩进壳的。
整一个在家养环境下可以观察到的流程大概是:
1.蜕皮准备期:自水袋装满开始,正常的陆寄居蟹会反复埋土直到深埋垫材掩护自己进行蜕皮准备。期间需要7天到4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体型越大,准备期越长。
2.蜕皮进行时:经过准备期,它们会在某一时刻开始蜕皮,蜕皮的过程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在此期间,它不能被任何蟹和人打扰,侵扰必死。
3.外壳回收:蜕皮结束后,它们的表皮会逐步硬化并且上色,此时它们会慢慢吃掉蜕下来的皮,最佳的情况是它把皮吃干净。
老mo一只埋土蜕皮的寄居蟹在进行外壳回收
4.出关:蜕皮回收过程一般为7天。此后,它们表皮完全硬化,并且皮也吃完了,就会自己爬出来。此过程称作:自然出关
·垫材或环境不适宜的时候寄居蟹可能会采取在地面上蜕皮。但是没有遮蔽的地面环境对于蟹而言非常不稳定,容易被各种变化所侵扰。在寄居蟹正式蜕皮前后打扰,蟹有很大可能会因为惊吓而裸奔致之死亡。
8
攀爬躲避物
可以增加空间利用率,有效防止蟹之间发生冲突之后无处可躲的问题,可以增加整个环境的美观度,显著提高寄居蟹的活跃程度。沉木,石头,或者是麻绳、网格板、只要能起到攀爬和躲避作用的其实都可以。没有的话也不会对寄居蟹的生存造成太大影响,有的话更好。
9
光源
寄居蟹对于光的需求其实比较低,也没有什么影响,生活在完全无节律光的环境中的可能也不是很大,是否加个鱼缸灯或者小台灯其实都是为了饲养人能更快乐得观赏他们啦。
寄居蟹讨厌的事?
惊吓!
环境的骤变和频繁地把玩上手都会导致寄居蟹应激乃至死亡!
会死!会死的!
人类在寄居蟹的视角上算得上是庞然巨物,你温柔的爱抚和把玩,对它来说可能跟上个强制跳楼机没什么两样。通常来说,对于一只状态稳定的蟹,偶尔拿一下,搬动一下,或者是类似于我会定期把它们都从缸的角角落落挖出来做个数量盘点这样子的检查,都不太会吓死蟹。但对于,新蟹到家或者刚刚经历了巨大的环境变化又或者是本身生体条件跟生活状况都不是特别理想得蟹,它们很可能是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惊吓的。
这是我的一只寄居蟹,看到我走过就缩回角落里观察我,寄居蟹大多都是腼腆害羞的,谨慎让它们在自然界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但是对于饲养环境适应的好的蟹,也会随着时间渐渐不害怕人在身边走来走去,但是要要求它们能够展现出多强的互动性依然是不太现实的。
虽然寄居蟹有坚硬的贝壳作为保护,缩在壳子里的时候跟个石头一样,但它毕竟是个生物,需要轻拿轻放,不耐摔。
另外就是寄居蟹的壳子对它们而言很重要,如果出现它们离开壳子裸奔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蟹的状态出现问题或者环境极为不友好(过干,过热)的表现。所以,千万不要为了好奇去主动把寄居蟹拽出壳子,会死。
总体而言,寄居蟹对于环境得适应性还是非常强的,无论是简单的小环境还是“精装修大别墅”,它们都有很大概率能够适应下来,并且生存非常久。当然,更科学更贴近于满足寄居蟹需求的环境,肯定能让蟹拥有更好的状态和更活跃的表现。
对于这样一种非常小众的宠物,我们更愿意跟大家分享如何能够更科学的养蟹,养好蟹,树立一个更客观去对待这种生命的观念,但是每个人能够并且愿意在这样一件事上付出的精力和条件就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看待养寄居蟹这件事情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或许仅仅是从猎奇开始的,或许是想要一个小小的陪伴,或许寄托了谁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或许是更享受这种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一个独立运行的小世界感觉,其实也都没有优劣高下之分。
我们能做的事情其实很少,希望这篇文章能在养寄居蟹这件小事上帮到你一点点,祝你拥有美好的一天,当然最好是美好的每一天 ✨
撰文 编辑|九歌
科学审核 | 李晨虹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moyuerol 、九歌
部分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致谢:
感谢moyuerol无偿分享的很多细致总结的资料与图片,并且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为我解答了许多的不确定,提供了很多一手的经验。
并且感谢热心出镜的蟹子们对我长期的包容和陪伴,有几只已经陪伴了我一年半有余。很孤单的时候看到它们来来去去认真散步的样子,也会忽然想真诚得笑一下~
Hello nature
向大自然问好!
微信号|HaileNature
原标题:《《关于寄居蟹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下 饲养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