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仿制与创新:Biosimilar汉利康已服务18万患者 | 科技时刻Moments
原创 张悦 上海科技 收录于合集#科技时刻Moments 5 个 #“创·在上海”加速科技成果“从1到10”的聚变 4 个 #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十强 2 个
上海科技在近期推出
「科技时刻Moments」系列
关注报道科技人在科技圈
探索与创新的“硬核时刻”。
2019年2月,汉利康作为复宏汉霖旗下首款产品,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上市注册申请批准,成为国内首个按照国家生物类似药法规标准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填补了国产生物类似药市场的空白。2021年,汉利康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十强称号。
产品上市4年时间,目前,汉利康已获批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原研利妥昔单抗未在中国获批的类风湿关节炎(RA)适应症,累计惠及超过18万患者。
「科技时刻 Moments」系列
复宏汉霖高级副总裁郭新军回忆道,在汉利康的研发过程中,遇到很多挑战,诸如是否采用大型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等环节历经了数次激烈讨论。但如何把中国的Biosimilar做好,打破患者只有国外原研药可用的困局、让好药惠及更多百姓,是他们一直以来共同的目标。
这些在新药研发中
持之以恒的坚守,
构成了复宏汉霖的
“科技时刻”。
Biosimilar,是什么?
Biosimilar,即生物类似药。
与许多人熟悉的化学仿制药不同,
生物类似药尽管看上去
与化学仿制药的逻辑相似,
都是基于已有药品进行“二创”,
但正如生物药与化学药的区别一样,
生物类似药的制作难度
与化学仿制药可以说是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说原研药是一辆从路面碾过的卡车,那么Biosimilar就像是在看不到碾痕的情况下,驾驶着另一辆卡车开出一模一样的痕迹。原研药的生产工艺完全保密,研发人员要通过“反向工程”来摸索工艺,并保证Biosimilar与原研药的疗效高度相似,没有临床意义的差别。
“近年来,随着用药可及性的增加,药物的质量也成为了国家关注的重点之一。”郭新军谈道,过往,面对“国产替代”,人们常常会觉得药效不如进口药。但在生物药这一赛道,随着药物研发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标准的逐渐完善,这一固有观念已逐渐被打破。
“比较两个人是否一样,可以有无数项指标,但比较两个人的某一项专业技能,却只有某些指标值得评测。对于Biosimilar来说也同样如此。”郭新军解释道,决定Biosimilar是否与原研药高度类似的关键指标,即为“关键质量属性”。郭新军透露道,复宏汉霖并非第一家开始开发利妥昔单抗Biosimilar的药企,在此之前,国内已有药企启动该管线的研发,复宏汉霖能够“弯道超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关键质量属性”的重视。
在汉利康的开发中,复宏汉霖为汉利康设置了20余项大的评估指标,20余项大指标下又有将近7、80项的细分指标,“这样做,让我们心里对我们产品的质量充满信心。”郭新军补充说道,“做药绝不能心存侥幸心理。”
严苛的质量控制,
离不开具体的工艺加持,
从开发初期克服重重困难
采购最先进的表达系统,
到敢为人先、改写规则,
国内首次使用大型一次性生物反应器,
汉利康的诞生
离不开复宏汉霖
对生产工艺孜孜不倦的追求。
此前,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尚未在国内获批用于商业化生产。“那个时候,要不要将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用于商业化生产,在公司成为了一个非常激烈的争论焦点。”据郭新军介绍,生物反应器是药品批量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不锈钢生物反应器每生产一批药品,都要将不锈钢反应罐进行清洗灭菌,才能生产下一批,就像小时候打针重复利用的玻璃针管,每次打针前需要先将注射器消毒,但一次性的生物反应器就不必如此繁琐。”
通过反复的沟通和验证,最终,国家在审评审批中允许了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的使用,复宏汉霖也成为了国内率先使用该设备的药厂。“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现在看来好像不是什么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在当时开发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确实做出了很大的突破。”郭新军谈道。
一次性反应技术能够大幅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减少液/固体废物污染,以精简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汉利康在技术上的大胆突破,与国家不断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机制改革创新同步共振。
Biosimilar,为什么?
2020年7月,国内首个自主研发曲妥珠单抗——汉曲优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和转移性胃癌的治疗,覆盖原研所有适应症。同年的8月,汉曲优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成为国内首个中欧双报双批的生物类似药,其开发过程前瞻性地按照中国、欧盟和美国的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进行。
作为全球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金标准药物,曲妥珠单抗长期以来在抗HER2治疗方面具有不可撼动的基石地位。然而,2010年,曲妥珠单抗在国内的价格为一针25000元,用药可及性处于较低水平,很多患者只能望药兴叹。在首个国产曲妥珠单抗汉曲优上市前,2019年,国内用药可及性达到约12.4%,2020年,汉曲优150mg上市,售价1688元,同年,罗氏将原研药价格降到9980元,药品可及性飙升至49.6%。其中当然不乏中国10年来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国民经济状况的改善,但2019年至2020年的数据飙升,亦可见价格对于药品可及性的影响之大。
在业界,创新药“十年十亿美金”的故事已深入人心,药物的定价当然需要考虑研发成本,但当卖方市场形成事实垄断,天价药的主动降价自然无从谈起。而Biosimilar的推出,能让市场进入一个良性竞争的循环——当有更多竞争对手入局,打破“赢者通吃”局面,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有了更多的选择。
事实上,Biosimilar,不仅在中国持续演进与发展,也是欧美在内的全球生物医药行业的共同趋势,郭新军说道,在汹涌澎湃的生物医药行业变革浪潮之中,在Biosimilar这一赛道上,中国正逐渐与国外拉近距离。
让中国药更适合中国百姓的使用习惯
“原先在中国上市的曲妥珠单抗是440mg。”郭新军谈道,“但440mg的剂量对于中国的临床一线来说使用非常不方便。”
对于平均体重更小的中国百姓来说,按60千克体重计算,往往一次只需要360mg的量。在高昂的售价面前来说,丢弃剩下的80mg药品实在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更多患者会选择冷藏加入防腐剂的余液,以待下次使用。
考虑到这一临床应用问题,复宏汉霖在设计曲妥珠单抗的剂量规格时,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双规格剂量:150mg、60mg。病人单次使用,可以直接即配即用,无需余液保存,避免了后续存放导致的种种问题。郭新军向记者表示,通过长期与一线医疗机构、医生的合作与沟通,复宏汉霖在设计药物的过程中,更多地从到临床真实需求出发,从而在研制过程中更加贴近国情,实现本土化。
持续加码发展再升级
随着汉利康、汉曲优等高品质产品的上市,复宏汉霖在市场上快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但谈到产品上市后的挑战郭新军直言道,产能问题也曾困扰公司许久。此前,复宏汉霖在上海的生产基地位于徐汇区,所有品种的商业化生产和临床在研产品的生产都在这一基地进行,随着5个产品的陆续上市,复宏汉霖很快遇到了产能瓶颈。
为进一步完善中长期产能规划,复宏汉霖于2019年启动建设松江基地(一),2022年公司总商业化产能达到24000升。2022年4月,松江基地(一)通过GMP符合性检查,成为公司第二个获得GMP认证的生产基地。2022年6月,基地通过欧盟QP认证。
同时,公司已启动建设松江基地(二),该基地扎根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部科技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全面投入运营后可满足逾20款产品同时生产,据悉该生产基地已列入2022年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计划表科技产业类的清单之中,并获得相应资助支持。
2020年,汉利康获得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之后连续2年都获得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财政资金扶持;同时还有技术骨干享受到了成果转化人才引进政策落户,复宏汉霖管理层表示,通过政策引导以及财政资金补贴,企业更加有动力,也有更多资金可以投入到产品研发之中。
从弥补用药可及性的不足,
到追求药品更高的品质和疗效,
面向未来,中国的“做药人”
正扬帆起航。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原标题:《仿制与创新:Biosimilar汉利康已服务18万患者 | 科技时刻Moments》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