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六声学者计划︱地方政府为什么热衷于旅游扶贫

廖越/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人类学博士生
2018-08-11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2018年6月,澎湃新闻的英文产品——第六声(Sixth Tone)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第六声学者计划”,资助八位青年学者在中国八个省进行为期六周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的主题是“科技如何改变乡村”,其中包括四个具体议题:农村电商、大数据、农业无人机和荒漠化治理。本系列为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成果。

山东压油沟村的入口,2018年6月21日。廖越 摄

2018年6月,我在山东省兰陵县调查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时候,县里的宣传部门非常热心地邀请我去参观当地正在开展的一个旅游扶贫项目。该项目在2016年被授予了 “国家级旅游扶贫开发示范项目” 的荣誉称号,是当地的一个明星工程。项目的核心区压油沟村是山东省确定的扶贫重点村之一,总人口76户、2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64人。压油沟村的旅游扶贫模式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由政府主导将压油沟村全村的土地进行征收,然后再承包给专业的公司(开元置业开发公司)进行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安置楼房对压油沟村全村76户村民全部进行搬迁安置。景区运行以后,公司每年要拿出固定收益作为贫困户的现金收入。此外,公司还有义务为每位村民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购买养老保险(500元/年),以及每月为60岁以上的村民发放60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

陪同我们一起游览的政府工作人员非常乐观地向我们说明压油沟景区的旅游扶贫如何造成一种政府、企业和村民三方共赢的局面:“通过旅游开发,公司得到景区的经营权和收益权;村民则被吸纳到景区从事环卫保洁、保安执勤和餐饮服务等工作,相比原来在山上种植板栗,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政府帮助贫困户脱了贫,同时还能够获得持续的税收收益。”不过,从他的乐观的表述中我还是感受到一丝隐忧:这种模式有效运行的关键在于景区的客流量能够达到预期,这样公司、村民和政府三方才能都从中获益。然而就目前而言,景区的客流量还不能使公司实现盈利。当然景区现在还在建设当中,未来客流量应该会有所增长。

山东压油沟村的古戏台,2018年6月21日。廖越 摄

在当下的中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无疑是政府部门的头等大事。为完成2020年全年脱贫的政治任务,各种类型的扶贫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众多扶贫手段中,旅游扶贫格外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在我调查的山东省兰陵县,当地16个乡镇之中就有15个发展乡村旅游。全县现有49个贫困村,其中通过发展旅游产业项目来实施精准扶贫的村庄就有13个。

地方政府如此热衷于搞旅游扶贫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当前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扶贫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根据中国社科院舆情实验室发布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指数报告》,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人次达到13.6亿,平均全国每人一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4000亿以上。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还将持续10年以上,2025年达到近30亿人次。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火爆,国家旅游局在制定旅游扶贫目标时,确定在“十三五”期间由旅游行业将承担全国扶贫任务的17%。

其次,相对其他扶贫方式,旅游扶贫具有门槛低、见效快、就业容纳能力强的特点。以压油沟村为例,当地除一些民居和板栗林以外,其他特色旅游景点完全由公司投资打造。压油沟村旅游扶贫项目自2016年启动建设,到现在景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景区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了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子女就地务工增加收入。压油沟村今年72岁的吴玉田,身体状况欠佳,老伴残疾。原来主要靠1.6亩山岭薄地种地瓜花生,年收入不足2000元。现在在景区打工每月工资800元,全年收入9600元,按照国家脱贫标准每人每年3372元,全家已经脱贫。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不搞景区开发,像我这么样的老头,到哪里打工也没人要。”

最后,除了旅游扶贫本身的优势,地方政府热衷于旅游扶贫还有政治层面的考量。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环保执法力度越来越大。2016年以后,中国成立中央环保督察组对地方进行环境保护督察,由此形成了常态化的督查体制。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当前这种“环保高压”的态势下,旅游扶贫对地方政府来是一种低政治风险、又容易获得上级部门资金支持的扶贫方式。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扶贫,兰陵县在2016年被列为省级旅游扶贫重点县,压油沟、北坞丘、张庄等13个村被列入全国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帮扶村,仅此一项该县便可获得上级旅游扶贫资金6500万元。

山东压油沟村的民宿,2018年6月21日。 澎湃新闻记者 傅旦妮 摄

尽管旅游扶贫有诸多优势,但各地一哄而上的旅游扶贫行动也带来诸多隐忧。首先是模式单一,缺乏有特色的旅游产品,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当前中国各地的旅游扶贫大都是依靠乡村田园风光以及餐饮购物项目吸引城市游客,并以此带动村落发展。以压油沟村为例,当地的“景区+农家+游购”模式即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在乡村旅游发展初期,这种模式对没有体验过乡村生活的城市游客来说尚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当各地都在打造类似的旅游产品的时候,这种模式便很难再有吸引力。

第二个普遍的问题是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外来的公司通常掌握着主导权,而原有的居民反而被边缘化了。从压油沟村村民的经历来看,看似他们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给予的许多福利,提高生活水平,许多人脱离了贫困。但同时他们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一方面,他们脱离了原来的居住地,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另一方面,村民也失去了对村落发展的主导权。

最后,旅游扶贫在前期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由此可能带来严重的债务问题。我调查的压油沟旅游扶贫项目,仅仅是一期工程的投入就达到了4.5亿,其中有3亿元是贷款。这对项目未来持续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旅游扶贫的确具有很多的优势,压油沟村的贫困人口的生活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旅游扶贫依然需要充分重视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才能真正长久地造福于贫困人口。

(本文编译自Sixth Tone:Tourism Trap: How Long Can China’s Rural Travel Boom Last?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