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突然明白“朋友对于自己如此重要”?

2023-05-30 1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个人的生命里,我以为是一半活在朋友中的。”

老舍曾如此形容友谊。

短短一句话,也道尽了本期《最后一班地铁》主人公小李和小熊间非比寻常的友谊。

他们是朋友,是知己,是依靠,是怀着情绪的疏导者,也是那个无数次回头都在的人。

25岁的小李,是一名舞蹈老师。相对于精致优雅的舞者气质,他是自然的,充满着可舒展的生命力。

与二更的再度重逢,让他温柔应允了邀约,瞬间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柔软。

殊不知,这份柔软的背后,却有一个不为所知的小世界。

忆起童年时光,小李便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留守儿童和遭受校园暴力的那段回忆。

留守时光对于小李来说,是压抑且沉默的。

他几乎没有体验过父母宠溺的童年时光,小时候的寄人篱下让他感觉像是一座围城。

无时无刻不向往外面自由随意的世界,自己也在这种留守中感到越来越挣扎。

现在回想起来仍会一脸心酸地说:“小时候亲戚会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对我很好,但其实并不是这样。吃饭时一旦下桌就不会再让我上桌吃饭了。”

上小学时,有异于男性雄壮、硬朗结实的外貌特征,使得他在校园里并不受宠,因此他的内心时刻渴望着被爱与鼓励的行为所抚平。

“毕业实习期间,连续三天从早上九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七点,整个人身体状态越来越差,甚至开始无故流鼻血。”

那段时间的他异常忙碌,可惜付出和获得依然不成正比,他最终选择了结束这份工作。

纵使历经过悲苦,当他重新说起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时,却始终带着爽朗的笑容。

无论世界如何,小李似乎都向着阳光野蛮生长,成为照亮世界的大人。

当真正进入他的世界,你才发现,小熊的出现对于他来说仿佛层层阴霾笼罩下投射出的那束微光。

高中时期,小李遇到了与自己同姓“李”的小熊,机缘巧合下发现两人连身份证上的地址也一样,所以两人逐渐变得越来越近。

他们记录着彼此成长过程里,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青春的那些秘密和感动。

小李在这颠簸的生活里,随着小熊的陪伴,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的友谊就在这些真实细腻的相处中逐步建立起来。

他们重视彼此的情绪,遇到问题后会互相疏解心情,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小事发生争吵,也会产生矛盾。

小熊总是大说大笑,一派小孩的天真。

虽然她也历经青春期的苦恼,却不觉惆怅,反而乐观开朗。

她做事情风风火火,当被小李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恼怒的她直接质疑小李, 哪怕小李解释道:“当时真的没有听清楚”,小熊也暗戳戳下定了决心“这辈子就当没这个朋友了”。

经历了一段相互躲避的冷战期,听闻小李和周围的同学云淡风轻地说:“我要去重庆了。”

她焦急地转头询问他:“怎么了?”得知他要去割肿瘤,才猛然意识到小李对于自己有多重要。

她失神一笑,带出了顿悟的味道。

这个时刻,是他们友谊的偏航时刻,而他们也在此刻细微之处用直觉去感知了对方的真诚,关系也随之变得更加持久。

所以日后再怎么发生大的事件冲撞,他们也没有再被冲散。

校园时期的他们,如同小鹿,亮晶晶的眼睛中闪耀着对梦想的热忱;又如同小豹,哪怕蓬头垢面,却一起在追梦的路上每一步都跳得热烈。

或许人生就是如此,有一百次失望的时刻,就有一百零一次被朋友打捞的瞬间。

小李大学时期谈恋爱频频遭受背叛,每每谈及这个话题,小熊会一直在旁边数落他。

但小熊遭遇伴侣敷衍冷落,甚至担负起对方债务的行为,在小李看来,倒是更令人叫苦连天,大声表示这个女人“恋爱脑”。

他们就这样各自处理着糟糕的感情史,却无一例外地,彼此进行着情感倾吐,陪伴着将那些伤悲和思恋从身体排挤出来,失恋的痛苦也随之从身体一点一点清空。

对于初入职场的他们来说,人生就像打怪升级,总是有数不完的沟沟坎坎要迈。

困境一多,焦虑也与日俱增,少了校园时期的嬉闹折腾,多了营营役役的奔波疲累。

小李本因对舞蹈的热爱选择了舞者这条道路,表面看起来光鲜,其实作息紊乱、工作超负荷,他被工作绑住得透不过气。

在小熊的建议下,小李搬到了杭州,开启了全新的可能,反而在这种有的放矢的满足里得到了欢喜。

除了工作之外,逛街、跳舞、喝酒、爬山……一切能让他们专注放松的事,也成了解压的出口。

“经历了几次失败之后,不再会做什么明确的规划。”

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畅想深刻的未来,反而是让一闪而过的热闹琐碎填充满日常。

从高中到现在,他们一起考试、一起顺利毕业、一起旅行,再到出来工作,人生中的每一次重要时刻,双方都不曾缺席。

他们构建起了一种治愈的关系,共享着作为家人的亲密,对彼此的处境有着深深理解。

如今25岁的他们仍然烂漫天真,走到哪都笑语盈盈,像阵清风,所行之处,身上的雾霾似乎也都被吹散了。

在这亲切自然的生活里,不难感受到,他们过得生活简单纯粹,也最普通,但两个人在一起就好,这种生活的轻盈感和安全感,在现实里显得弥足珍贵。

两人彼此相视一笑,说:“朋友就是自己选择的家人。”

气氛瞬间轻松明快起来,好似生命是从一点点小小的欢喜开始亮堂堂地绽放开。

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细碎对话里他们对彼此的洞察和灵光,无时无刻抚慰着对方,让彼此得以带着温暖不断前行。

END

撰稿&排版 |和木清子

导演 | 饶思怡

设计 | 大斐

全国首档聚焦都市人生活的新纪实系列短片,深入探访都市夜归族,看见人间寻常。

我们相信,每个热爱生活的普通人都在用力奔跑,勇敢拥抱这个世界;每个匆匆擦肩而过的陌生人,都有一段值得被记录的人生海海;我们也相信,这个时代需要有人记录它的真实,记录它的温度。

「最后一班地铁」,是每天通勤的你我会遇到的陌生人的故事,是每一个为梦想奔波的城市夜归人的故事,也是你和我的故事。

原标题:《有没有一个时刻,让你突然明白“朋友对于自己如此重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