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聊斋”不只讲鬼故事,古代冷知识又来了

2023-05-29 15: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薇薇安 博物馆丨看展览

理所当然,就一定对吗?从来都是,会不会也有意外?

在上一期古代冷知识的盘点中,为大家罗列了与我们日常认知反差巨大的有趣观点。其实,类似于这样的“误解”还存在很多。如果你的好奇心已经蠢蠢欲动,那么请往下看吧!

“聊斋”不只讲鬼故事

一提起“聊斋”两个字,你是不是就脑补出了很多恐怖画面:掏人心的画皮鬼、古寺里吸魂的女鬼、一言不合就长出尾巴的狐狸精……

由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为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少心理阴影。即使你没有看过原著,也会对里面的“魑魅魍魉”闻风丧胆。

清 佚名 《聊斋全图》 其一(局部)奥地利国家图书馆藏

用一支笔、二十多年的时间,蒲松龄将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灵异”世界,落实为一个个有血有肉形象和故事,让子虚乌有的鬼故事有了文字和语言的轮廓。鲁迅先生对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虽亦如当时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

正是蒲松龄对“神仙狐鬼精魅”的形象刻画得如此出神入化、深入人心的原因,让我们提到聊斋,就自然而然将它等同于一部鬼故事集。

其实,剥去“鬼”故事的噱头和外壳,蒲松龄真正想通过《聊斋志异》这部志怪小说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它是一部讲人性、讲人情的,关于“人”的小说。

《聊斋志异》由四百九十一个独立的小故事组合而成。其中不乏《画皮》中青面獠牙的恶鬼,来人间的目的就是作祟于人;也有像《聂小倩》《辛十四娘》《小翠》等篇中善良单纯的鬼狐,为脱离冥世之苦而来到阳间追求美好与幸福。当然,还有男性幻化的鬼怪,比如《贾儿》中缠上人间女子的男狐。

但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大量的篇幅是单纯讲“人”的,比如充满悬念色彩的《胭脂》。剧情由一名胭脂的女子对鄂秋隼的男子一见钟情展开,借由一桩“杀人案”讲述了一个扑朔迷离、回环曲折的断案故事。全篇没有一句关于鬼怪的奇谈怪论,完完全全完全是以现实的人为主角。

如果翻一翻原著,你会发现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乔女》《好快刀》《凤阳士人》……

八十年代电影版 越剧《胭脂》

在《聊斋志异》中,有比“鬼”更可怕的人,也有比人更善良的“鬼”。蒲松龄将自己对于时代的“孤愤”寄托于一个个亦真亦幻的故事、亦人亦鬼的角色,将人世冷暖、悲欢离合影射进虚无缥缈的幽冥世界,看似写鬼,实际讲人。

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讲:“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由此再回过头看《画皮》,除了感官上的恐怖,是不是还多了一丝意味深长的遐想?

1966年电影《画皮》

武则天不是第一位女皇帝

公元690年,时年67岁的武则天身穿帝王的兖冕服饰,在洛阳应天门登基。她沿着天子御道,坐在明堂的宝座上接受八方使节朝贺。一代女皇荣耀与辉煌的岁月至此开始。

武则天的传奇人生使她成为中国女皇第一人。通常,我们也说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然而,如果严格地按照时间排序,武则天还真排不上“第一”。因为在她之前,还有两位名不见经传的女皇帝。

第一位女皇诞生于北魏,史料中找不到她的名字,后人只道她姓元,称“元姑娘”。她的祖母胡氏本是一介平民,因引荐入宫而成为宣武帝的妃子。

当时的北魏政权奉行“子贵母死”制度,即,儿子立为太子,母亲就要处死。胡氏以“天子怎能没有儿子”为由,诞下皇子元诩,非但没有被处死,还晋封为贵嫔。

后元诩即位为孝明帝,胡氏将宣武帝皇后高氏赶出皇宫,自己则登上了皇太后的宝座。她将权力紧紧地握在手中,临朝听政,自称为“朕”,群臣上奏疏的奏章中也尊称她为“陛下”。

孝明帝不甘为傀儡曾试图夺权,却遭遇不测。《天象志》中记载:“郑俨等竦惧,遂说太后鸩帝”。据这一说法,策划毒杀他的可能正是他的生母胡氏。孝明帝驾崩后,胡氏马上立其妃子潘氏所生的女儿元氏为帝,并对外宣称为“皇子”。

一位尚在襁褓之中的女婴,就这样稀里糊涂当上了女皇。不过没多久谎言就被揭穿,这位仅仅当了一天时间的女皇从此下落不明。而她的祖母胡氏,最后也因谋权篡位而被追杀,沉河而死。

年幼的女皇谥号为“魏殇帝”。虽然她的结局无从追溯,但一个“殇”字,似乎透露着她不幸早夭的命运。

唐 张萱《唐后行从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第二位女皇帝的记载,可见于《新唐书·卷三·本纪第三》:“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不久,失败身死。” 她的名字叫陈硕真,是唐代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曾率领上万义军建立农民政权,自号“文佳皇帝”,后因战斗失利被杀害。

虽然,这两位女皇在时间上都早于武则天称帝,但论其功绩和对后世的影响力,武则天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女皇。

在明清时期老公也指太监

关于“老公(lǎo gōng)”一词的意思,翻开字典你最可能看到的解释是:“丈夫的俗称”。但在古代,老公一词还可能用来指代别的意思,比如我们常说的“太监”。

清代太监老照片

明清时期,民间将宦官(也称“太监”)俗称“老公”。清人笔记《枣林杂俎》记载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大军进京后驱逐太监:“群呼打逐老公”。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八三回太监来贾府报告元妃生病的事,也用了相同的称谓:“门上的人进来回说:‘有两个内相在外,要见二位老爷。’贾赦道:‘请进来。’门上的人领了老公进来。”

以及清朝末期李伯元的长篇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提到:“他就立刻进京,又走了老公的门路。”

清 孙温 《红楼梦》其一 旅顺博物馆藏

那么你可能会问,在古代丈夫可不可以叫做老公呢?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元代杨显之杂剧《酷寒亭》第三折中就出现了以“老公”作为丈夫俗称的用法:“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

到了明清两代通俗小说则更为频繁,比如《水浒传》第五回:“那大王叫一声:‘做什么便打老公?’ 鲁智深喝道:‘教你认得老婆!’”;《西游记》第三五回:“这样个寳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

清 佚名 《燕寝怡情12帧清内府设色库绢本》其一(局部)

此外,在古代你还可以称老公为相公、夫君、郎、官人、良人、外子、老爷……以及耳熟能详的……“挨千刀”的!

馒头在古代作为祭品

曾经一句“巴比馒头是杭州特产”,让一家普普通通卖馒头的早餐店冲上微博热搜,一时之间,一元钱的白面馒头成为杭州打工人们的心头之爱。

不过,如果跟你说馒头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祭品,不知道欢快咀嚼的小嘴会不会顿时停下来?

新疆墓葬出土唐朝点心

关于馒头的起源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在清代小说《三国演义》中却有一段有趣的描写。

据说,诸葛亮率军南征孟获,路过泸水时水瘴气薰天,根据当地习俗,渡江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于是诸葛亮心生一计:“和面为剂,塑成人头,内以牛羊等肉代之,名曰‘蛮头’。”(将面粉捏成人头的模样儿并加入肉馅蒸熟,祭祀河神。)

这个说法和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记载的一致,而明人郎瑛的《七修类稿》也有相似描述:“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麵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诸葛亮发明的“蛮头”作为祭祀品,原有人头之意,后来民间仿造其做法将之变成一道面食,才改名为“馒头”。

清 佚名《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以馒头作为祭品这一风俗,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在我国陕西省韩城市的党家村,每户村民会在除夕都要举行“接神”仪式。

所谓“接神”,就是在庭院中央设一个小供桌,献上各种祭品,然后焚烧线香、鸣放鞭炮,全家老幼按辈分顺序依次叩拜。在那些祭品中,有一种“献爷馍”颇为引人注目,它类似上文提到的“蛮头”,是一种人头型的馒头祭品。

如果你觉得“蛮头”太过于血淋淋,那么以下这些馒头的别称就显得特别软萌,比如《名义考》中的“笼饼”、《汇苑详注》中的“玉柱”“灌浆”、《初学记》的“曼头”等。

想象一下,下次买巴比馒头的时候直接跟店员说:“来,给我一个玉柱”,可还行?

生活中许多被大众认为的理所当然或正确事情,都是从社会互动的经验建构而来。好奇心、求知欲,让我们打破固有观念,探索事物更多的可能性。

你还知道哪些“冷知识”?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一起分享。

参考资料:

郑红翠 浅谈《聊斋志异》故事类型与大团圆结局方式

周星《物与人:馒头作为祭品、礼品和艺术品》

李素玲 《“老公”词义演变探微》

邓晶晶《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老公"的演变》

孙健飞《馒头由来与猎头血祭——兼析诸葛亮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原标题:《冷知识又又又又来了,太!刺!激!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