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周艺术人物|程寿康赴任佳士得,朱京生绘写“爱莲说”
佳士得香港2023春季拍卖会上周末开槌。澎湃新闻获悉,5月24日起,退休两年多的苏富比亚洲前执行主席正式出任佳士得亚洲区主席,为新东家拓展亚洲市场。
在地处烟台的鲁东大学博物馆,近现代艺术史研究者朱京生呈现了书画艺术展“爱莲说”并同时举办学术讲座;在北京,青年艺术家胡伟、袁中天举办了双个展“诱饵”和“无门一窗唯光”;爱尔兰艺术家日内瓦·费吉斯在北京画廊周期间开幕了个展;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雪杉出版新著出版;在上海,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等谈艺术与可持续性。《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香港|苏富比亚洲区前行政总裁程寿康
出任佳士得亚洲区主席
佳士得亚洲区主席程寿康(左)及佳士得亚太区总裁庞智锋(右)
5月22日,全球拍卖行龙头佳士得(Christie's)宣布任命程寿康(Kevin Ching)担任其亚洲区主席,自5月24日起正式生效。佳士得香港2023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24日至6月1日在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公告称,程寿康将常驻香港,并加入佳士得亚太区总裁庞智锋(Francis Belin)带领的区域领导团队。庞智锋表示:“现今亚洲市场势头持续强劲且具有全球影响力,在我们筹备在2024年将亚太区总部迁至The Henderson(位于香港中环美利道)之际委任程寿康,更彰显出佳士得推动区内业务的长远策略与承诺。”
2021年4月,程寿康宣布改任苏富比亚洲执行主席,年底落实退休计划。律师出身的程寿康先生在退休两年后,重返拍卖界。当年正是程寿康的一通电话,帮助上海富豪刘益谦以2.5亿港元拍得斗彩鸡缸杯,这宗拍卖交易可以说是中国拍卖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事件。
据介绍,程寿康于2006年至2021年担任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主要为其策划及拓展区内业务,重点开发中国内地市场。其任期内曾为芭芭拉·赫顿故藏“Hutton-Mdivani天然翡翠珠项链”创下世界拍卖纪录;于2022年以4700万美元拍出张大千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再次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
程寿康表示:“我对这个行业的热情始终如一,出任这个岗位可望为佳士得进一步培育和巩固与亚洲显赫藏家的关系。我与佳士得对拍卖市场未来的策略愿景不谋而合,并期待在此新任角色中扶植亚洲客户,丰富他们的全球收藏体验。”
山东烟台|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研究者朱京生
“爱莲说——轩父书画艺术展”呈现写莲画作
朱京生(中)在鲁东大学博物馆开幕式上捐赠画作
5月26日,“爱莲说——轩父书画艺术展”在地处烟台的鲁东大学博物馆开展,一批以“莲花”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在此集中展出。同时,朱京生向鲁东大学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
朱京生,1962年生于北京。署轩父、化一庐、碧云庐等。先后毕业于北京联大文法学院中文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史论硕士课程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现代美术研究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近现代艺术史研究,兼事创作。朱京生的近现代艺术史研究侧重考察与口述史,兼国画、书法、篆刻创作。著有《陈半丁》《<白石老人自述>索隐》《被颠倒的历史一一国立北平艺专三教授罢教与国画论战事件考察与研究》等。
朱京生作品
朱京生作品
展览现场
朱京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学术骨干之一。其为人之耿介,治学勤奋,从艺之执著。他长期从事中国书画印研究,且一直坚持书法、绘画、篆刻创作,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相参互用,近二十余年又师从衲子、常道等颇有隐逸之风的书画名家,使得他的水墨画花卉、山水大有进益。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为书法家刘显超。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所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王镛认为,朱京生的水墨画,秉承了中国文人写意画的传统,即他对林良、白阳、青藤、八大、石涛、金冬心诸家的文人写意画的笔墨精神的体悟,更出自他多年潜心于人格涵养、洁身自好、追慕高雅的性情。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毕研强在发言中认为,文人写意中,清通俊雅的美学追求正是当下应该追求的,展览对鲁东大学师生提高审美意趣有着直接的意义。
展览开幕前,朱京生应邀在鲁东大学艺术学院作题为“体系 道路 方法——二十世纪中国画的问题、反思与应对”的学术讲座。从“文化体系的变轨:西学冲击下的应对失据与中、西方文化体系主辅关系的倒挂”;“二十世纪中国画道路的变轨与进退失据”;“建立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自觉与自信”;“返本开新与礼失求诸野——新时期中国道路、中国方法的再发现”等四个维度出发,与鲁东大学的师生进行了交流。朱京生认为,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画发展所走过了一些弯路和认识误区,并提出建立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来,对中国画发展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鲁东大学艺术学院讲座现场
上海|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
“水系计划”发起人谈艺术与可持续性
不久前,《艺术新闻/中文版》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活动,以“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为题,邀请“水系计划”发起人、艺术家曹明浩与陈建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蓬皮杜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展开了对话与讨论, 讨论由《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
艺术家、“水系计划”发起人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起点是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陈建军在讨论中提到,目前人们能看到的都江堰,是一个变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都江堰,也是一个作为旅游景区的地方。而这绝不是历史中的,不是持续变化的、多元的都江堰。“都江堰是复数的,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流变,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由艺术家手抄的《分配图》(2022年)展现了人类与河流的合作关系,例如空间分配和管理方式,体现巧妙使用自然机制的技术是如何展开的。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从实地考察开始,长时间的实践考察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反复往返于都江堰所在的具体地质空间,潜入具体的社会网络。在沿都江堰水系而上的行走过程中,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广泛地与多方力量相互结合,例如当地的居民和相关学科的参与者。
水系避难所#1,2019-2020,COSMOPOLIS #2.0
曾经展出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水系避难所#2》便是以旧帐篷、羌人居住的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而完成的,同时展出的文献和视频,则来自于与科学家、地质学家一起收集、研究的实践。“黑帐篷会议”是曹明浩和陈建军所发起的一系列对话,“黑帐篷”是牧民使用牦牛毛编织的栖居空间,用于游牧迁徙。艺术家、理论家聚集在黑帐篷中集体思考和交流生态问题及应对方式。
北京|青年艺术家胡伟、袁中天
双个展:“诱饵”“无门一窗唯光”
近日,美凯龙艺术中心举办双个展,呈现了常驻北京的中国艺术家胡伟个展“诱饵”和常驻伦敦的中国艺术家袁中天个展“无门一窗唯光”。
“诱饵”是艺术家胡伟的首个机构个展,以3部影像、装置和雕塑的形式,对其近年创作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梳理,并首次呈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支持的最新三通道影像作品《地鸣 碎砾》(2023)。
胡伟,《地鸣 碎砾》(静帧),三通道高清影像装置,超16mm胶片转2K数字影像,彩色,有声,15分21秒,2023,由美凯龙艺术中心支持创作。
胡伟,1989年生于大连,工作生活于北京。他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16 年研究生毕业于 Dutch Art Institute (DAI)。胡伟使用影像、装置、 印刷图像、表演和绘画等多种媒介进行创作。“无门一窗唯光”是艺术家袁中天的首个国内机构个展,以4部影像作品、部分装置与图纸的形式对其近年创作进行阶段性回顾与梳理,并首次呈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全新委任创作的影像作品《无门一窗唯光》(2023)。
袁中天,《⽆门⼀窗唯光》(静帧),三通道⾼清影像,超8mm胶⽚转数字影像,彩⾊,有声,26分32秒,2023,由美凯龙艺术中⼼委任创作。
《无门一窗唯光》(2023)这部全新委任的三通道影像作品延续此前的创作脉络,围绕一位来自袁中天故乡、于2022年离世的朋友展开,提出了关于家园、缺席、创伤和理智的问题。袁中天(1988年生于武汉)毕业于伦敦建筑联盟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北京|爱尔兰艺术家日内瓦·费吉斯
亚洲首次美术馆个展“抓马派对”
日内瓦·费吉斯肖像,2021 © 日内瓦·费吉斯,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摄影:Doreen Kilfeather
5月26日至6月4日,第七届画廊周北京携手海内外40家参展机构在北京举办。作为本届画廊周北京主单元的一部分,⽊⽊美术馆(798馆)延续了爱尔兰艺术家⽇内瓦·费吉斯(Genieve Figgis)在亚洲的⾸次美术馆个展“抓⻢派对”。
作为艺术家的中期回顾展,此次展览全面呈现其职业生涯早期至今的40余幅画作,其中数件绘于2023年的新作是首次与公众见面。费吉斯的作品时常描绘穿着考究的主人公——声名显赫的皇室贵族成员或是上流社会人士,在宏伟华贵的宅邸或乡村田园的自然风光中宴饮、郊游,悠闲享乐。
费吉斯尤为钟爱18世纪的欧洲艺术和美学,譬如洛可可风格和英国“交谈画”(一种展现生活场景下人物间互动的群体肖像画)。艺术家用其极具代表性的流动笔触和明丽色彩重新想象和诠释弗拉戈纳尔、布歇、庚斯博罗、戈雅等古典艺术大师的画作,并借用流行音乐中的术语将该系列作品称为艺术史经典的“翻唱版本”。
《绿色浴室》,2023,布面丙烯 © 日内瓦·费吉斯,致谢艺术家与阿尔敏·莱希
日内瓦·费吉斯197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现于威克洛郡工作和生活。她于2012年获得爱尔兰都柏林国家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硕士学位。作为艺术家,费吉斯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虽然绘画一直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展开其职业生涯之前,她便早早组建家庭,成为了妻子和母亲。与家人生活在都柏林郊外的小镇上,费吉斯最初于社交媒体上被发现并迅速受到艺术界的关注,自此她的作品在国际上广泛展出。
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吴雪杉
《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出版
《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 吴雪杉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日前,吴雪杉的著作《大河颂:中国现代美术中的黄河》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选取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的20位艺术家的经典美术作品(摄影、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例如葛德石《内蒙古鄂尔多斯黄河的落日》(1924/1928);马达《作曲家冼星海》(1939) ;傅抱石《黄河清》(1960) ;石鲁《黄河之滨》(1959);吴冠中《黄河》(1997)等。
该书通过阐释黄河以及相关的主题美术创作,讨论这些作品得以产生的社会背景。作者对黄河题材的美术作品进行图像解析,分析艺术家们对于母亲河背后镌刻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表达。
吴雪杉,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2003-2015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近年尤致力于中国现代艺术史及视觉文化研究。发表《血肉做成的“长城”:1933年的新图像与新观念》《重写“黄河”》等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有《吴雪杉中国美术史研究文集》(2009)、《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2018)。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