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达成供应链协议,美商业团体提出异议
当地时间5月27日,“印太经济框架”(IPEF)部长级会议在底特律举行,共有14个国家的代表参会,在供应链领域达成一项协议,这仅是印太经济框架谈判的首个成果,贸易、清洁能源等其他领域议题还在交涉中。
据《日经亚洲》报道,拜登政府27日宣称,已与印太地区13个国家达成协议,加强芯片、关键矿物等基本材料的供应链,以减少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各方希望尽快起草一份概述该协议的文件,参与国签署文件后将正式生效。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就IPEF相关问题表示,无论是什么名义的区域合作框架,都应当保持开放包容,而不是歧视、排他、搞保护主义。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维护自身霸权,将经贸问题政治化,胁迫、诱拉一些国家限制对华出口,严重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供链的稳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供应链协议将深化美国与印太地区合作伙伴的经济合作,帮助美国公司在这些区域开展业务,并提高美国的全球竞争力。但是美国商业团体对这项供应链协议提出异议,美国商会、全国制造商协会等30多个团体27日向美国政府发出一封联名信,称供应链领域的谈判遗漏了一些可以帮助美国出口商的贸易优先事项,包括降低对其商品征收关税等贸易壁垒。信中称,“我们越来越担心,(美国)政府提案的内容和方向有可能无法取得有意义的战略和商业成果,而且还会危及美国在印太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贸易和经济利益。”雷蒙德对此回应称,这些是针对印太经济框架的误解。
美国主导的所谓多边经济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于2022年5月正式成立,初始成员国包括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方面称,“框架”将成为美加强同“印太”国家经济联系的重要平台,为地区提供中国以外的替代选项。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这个“框架”是为美国经济服务的,同时也是为推进美国地缘战略服务的,是扰乱地区合作的设计,是胁迫地区国家的工具。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