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FIRST青年电影展 | 一个漂泊芭蕾舞者的生活与挣扎

2018-09-06 16: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小天鹅不列颠折翼而返,大东北容不下雨夜归人。异乡泊船孤独生根,缠绕在残忍温吞的故乡里。”(03:03)
对于剧情片的创作者来讲,电影是暧昧的,因为它要将现实素材模糊之后再聚焦,让观众在懵懂的黑暗中等待转折;电影又是清晰的,因为导演在一开始就认定了自己的表达,每一帧定格的背后都是熟悉的生活轮廓。

这是电影永恒的魅力,也是每一个创作者汲汲于生的动力。

作为FIRST青年电影展入围作品,《冬去春又来》与《旺扎的雨靴》都呈示出了影像扎根于现实土壤所迸发出的能量。

《冬去春又来》以一个中国女孩儿的流浪,折射出了当下无数海外华人缺失归属,茫茫然不知去往何处的境遇。

《旺扎的雨靴》则通过一个简单灵动的求雨故事,勾勒出了藏族小男孩旺扎纯真的世界图景。

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它们的出现是惊喜,也寄托着一份曙光与希望。今天不妨让我们走进它们的世界,感受它们如何通过平凡个体的生命经历,为观众带来内心深处的情感震颤。

《冬去春又来》:在平淡中咀嚼人生况味

中国/英国|2018|彩色|113分钟|剧情

导演|费聿竹

编剧|费聿竹 Roland Moore

摄影|Simon Shen

剪辑| Alexandra Strauss

美术|纪聿晨 左梦圆 Anna Papa

音效|李丹枫 音乐|Seth Tsui

剧情简介:

刘夏,出生在中国传统家庭的女孩,跟绝大多数中国孩子一样,二十年如一日地过着被安排好的生活。她怀揣着对芭蕾的梦想,只身在英国伦敦一家不起眼的芭蕾团打拼,面对即将到期的工作签证、舞团裁员、周遭人的聚散分离、海外华人边缘化的身份定义和摇摇欲坠的梦想,她原本就已支离破碎的生活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她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做一份打算。

漂泊并不是一个罕见的电影母题,大到国族的离散命运,小到个体的流浪生涯,都可以拍出一部荡气回肠又哀情无限的史诗。

但在《冬去春又来》中,导演从深情的宏大叙事中抽离出来,转向了更加柔和与自然的常态化书写,他将所有激烈的情感冲突糅合进日常的生活画面中,让整部影片表面看起来无波无澜,内里却传达出一代人的普遍共性:归属感的缺失,以及每一个个体的孤独。

这种日常化的叙事看似松散随意,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十分考验导演功力。如何让观众在平淡中咀嚼出人生况味,在细节中体现深刻洞见,成为影片的命门。

费聿竹对此有一套自己的策略,他将“克制”的概念融入到了人物塑造当中,也糅进了电影语言里。他有意去消解影片的戏剧性冲突,并不单纯为了“好看”而去讲一个故事,更多的是去营造一个完整的恬淡氛围,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去用心体验。

影片讲述一个芭蕾舞者的生活与挣扎,关于这一职业的选择,导演提到一次观看芭蕾独舞的深刻体验:“也许那一段舞蹈是优美的,然而给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她独自一人在舞台上,用自己弱小的身体与地心引力的对抗,这种对抗是孤独的,悲伤的,甚至是绝望的。 从那一刻开始,刘夏这个人物在我脑海里突然清晰起来。”

芭蕾是美好的、高雅的,但也是极其残酷的、甚至是反人类的。严苛的训练需要改变骨骼结构才能完成,对身体的摧残可想而知,而从心灵上讲,古典芭蕾并非作者的艺术化个人表达,更多的是要求舞者精准地完成规定动作,一板一眼容不得改变。因此,影片没有展示芭蕾舞的美好,更不是一个关于舞蹈梦想的故事,导演只是将芭蕾舞作为载体,通过它来展示人物的痛苦和困境。

费聿竹导演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个同样愿意与他一遍又一遍反复打磨人物的演员,张铭益。

作为《冬去春又来》的女主角刘夏的扮演者,张铭益此前一直在做舞台剧演出,这是她第一次参与电影拍摄。为演好一个芭蕾舞者,张铭益在拍摄前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舞蹈恢复和形体训练,最终凭借着灵动自然的表演,获得了第十二届FITRST青年电影展最佳演员提名。

费聿竹与张铭益的反复沟通与努力在刘夏这个人物的身上得到了极好的回馈:一个漂泊在海外,面对摇摇欲坠的梦想而努力挣扎的中国女孩,到最后迫不得已归国,从事一份与梦想无关的工作,人生一点点黯淡——这样平凡而坎坷的故事,渗透进了无数人的影子。

和片中的刘夏一样,费聿竹也有七年在海外生活的经验,但原始的创作动机,却来自于他回国后看到身边众多同龄人的生存状态。私人的生命体验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积累和发现的过程,在电影创作中,他不愿对已知的事物做还原式的表达,也认为生活给予我们的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冬去春又来》是一个综合体,带着普遍性,每个看到的人都会在其中寻找自己相似的体验或心境。

在FIRST初审中,《冬去春又来》得到了这样一句充满诗意的评价:“小天鹅不列颠折翼而返,大东北容不下雨夜归人。异乡泊船孤独生根,缠绕在残忍温吞的故乡里。”它是近年来FIRST电影展中少见的极具文学气质的影片,也是FIRST的又一大惊喜。

《旺扎的雨靴》:只是等待一场雨的降临

中国|2018|彩色|91分钟|剧情

导演/编剧|拉华加

监制|万玛才旦

摄影|吕松野 剪辑|西多杰 滕丛丛

美术|旦增尼玛 音效|李琦岩 音乐|王钰

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一直渴望拥有一双雨靴,好不容易圆梦之后,天天期盼下雨,但雨水迟迟不至的故事。

在FIRST青年电影展的入围影片信息中,《旺扎的雨靴》导演阐述简短得让人乍看一愣。导演拉华加仅用一句话,囊括了影片所有试图表达的内容,他写道:“梦想竟然如此简单,只是等待一场雨的降临。”

乍一听起来,这仿佛是来自某本童话书扉页上的句子,轻盈而灵动,充满着孩童式天真烂漫的期待感。

而《旺扎的雨靴》,恰恰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以一个藏族男孩旺扎求雨盼雨的经历为线索,将孩童纯真的情感延伸到现实土壤中,运用举重若轻的手法将父子关系、现代与传统、人与自然、信仰与科学等严肃问题丝丝缠绕进了故事的藤蔓之中,让看似平凡的影像在主题上有了别有洞天的升华。

不管是作为本地人还是导演而言,拉华加对于现实的还原都可以说是极为细心的,他对于故乡的理解并不只是风物的深情描绘,还有对人与空间的慧心观察。他镜头下的小演员们,丝毫不见从前人们对藏族孩子羞涩、木讷的“刻板印象”,反而十足活泼与机灵。

物质的匮乏与单调并没有限制住孩子们奇妙的想象力,在旺扎的身上,观众能找到很多只有那个年龄的孩子才有的“鬼机灵”,他为了一双宝贵的雨靴而诚心祈求降雨,甚至还和小伙伴做“交易”,偷了桃木剑阻碍作法以达成自己的心愿。

藏民生活中的信仰空间一直是充满了敬畏与神秘的,但在拉华加的电影里,它变成了一种温柔的叙事载体,承载着孩子天真的欢乐与忧愁。

对观众而言,这种天真的情感是有痕迹的,它并不是如海浪般延绵不绝地涌过来,而更像是雨滴细致入微、缠缠绵绵地渗透进心里,在心口渐渐开出一朵花。

片名中的“雨靴”一词,在某种程度上,与片中反复强调的“雨”一样作为意象而存在,它指涉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景,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遥不可及又触手可得的“梦”。正如李安导演曾说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每个人心中同样也有一双渴求万分的“雨靴”。

对导演拉华加而言,这双”雨靴“便是电影。

1989年出生的拉华加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标准的“科班出身”,曾担任过电影《塔洛》、《清水里的刀子》等数部长片的执行导演。对电影的这份执着帮助他积淀下了宝贵的经验与资源,处女作《旺扎的雨靴》中很多主创人员都与他熟识,因此拍摄过程尽管坎坷,却也充满了默契与信任。

于拉华加而言,这部电影是一个闪动着灵光的起点,在这个起点的背后,彰显着他未来的影像期待,也展示着藏语电影更加多元多彩的可能。

无论是平淡自然的《冬去春又来》,还是灵动纯真的《旺扎的雨靴》,都让我们以虚构的方式体认人生,如润物细无声般改写着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情感结构。电影是私人的记忆,也是时代的刻痕,一帧又一帧的书写,是导演们献给这个世界的情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