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评展|艺术家的另一种书写:图画写游历,汉字记演变

小松,小羊,吴嘉菲
2018-08-08 12:18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安藤忠雄设计的上海明珠美术馆的“读书行路:《路易威登游记》艺术展”中艺术家以特有的艺术形式书写自己的游记”;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徐冰:思想与方法”从1970年代中后期插队时编写的油印刊物《烂漫山花》,到近些年的装置新作《凤凰》和电影《蜻蜓之眼》,涵盖了艺术家各个阶段的创作;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的“米尔•诺尔德:生命的色彩”将艺术家的各种立场都公之于世了。本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dfzbyspl@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评展”。

读书行路:《路易威登游记》艺术展

地点:明珠美术馆(上海)

展期:2018年6月24日-10月7日

票价:100元

点评:一张张小小的图画,承载着的是一场场私我的旅行,艺术家以特有的艺术形式书写自己的游记。美术馆以不同色彩分割不同艺术家的游历,但或许是展览场地的限制,观众会有迷失感,但如果想象成在陌生的城市漫无目的的行走,转角之处有意外的发现,这许是“旅行的意义”。

评星:四星

明珠美术馆因为安藤忠雄的设计一度成为文艺范的打卡之地,此次《读书行路:<路易威登游记>艺术展》为美术馆的第二个展览,单看展览名,“路易威登”“读书行路”,我想如果是冲着“路易威登”去的观众不免有点失望,因为之中所包含的品牌元素并不多,但如果是看艺术展,想必不会失望。一张张小小的图画,承载着的是一场场私我的旅行,到爱丁堡,到复活节岛,到66号公路,到巴黎、伦敦,到南非、越南,到北极……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书写自己的游记。

eBoy,《在和美旅馆悠的浴室脱衣》,38.1 x 26 cm,印刷,2016,©Louis Vuitton Malletier 和艺术家

如今知名品牌基金会的藏品承载的艺术展不在少数,而且均评价不俗。如果说此前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陌生风景: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以全景式、多维度展示基金会的收藏,此次“读书行路”的展切入口较小,几乎都是架上的、纸本的、尽管部分作品配有辅助视频,但精彩的还是艺术家最直接而纯粹的作品。

“读书行路”源自明代董其昌:“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这似乎一下拉近了各国艺术家和中国观众的距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了贯穿中西、融汇古今的观念,展览也包括了两位中国艺术家——刘小东和李昆武,刘小东笔下南非的动物,虽不如其人物生猛,但在素白纸面上趴着的狮子,透露出一种炎热天气下的百无聊赖。

谷口治郎,《植物标本岸》,26 x 36 cm,水彩画,2013,©Louis Vuitton Malletier 和艺术家

日本艺术家谷口治郎以漫画《孤独的美食家》著称,他此次去往的地方是威尼斯,尽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威尼斯伴有狂欢节式浓烈的色彩,但在谷口治郎的笔下,威尼斯优雅的气质笼罩上一股怀旧的气息,他的作品清淡、朴素、敏感、富有诗意,几乎没有染上尘世的气息;同样,来自日本的艺术家关名津子,她笔下的伦敦也褪去了大都市的色彩,清新、自由、想象力,展现了别样的伦敦,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eBoy以像素点表达的东京,都市里的人和物化为数字时代的形象,一切都是匆忙的,即使是泡澡的人。

参与此次展览的有16位艺术家,近300件作品,有一些名字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是陌生的,但他们笔下的风景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不同经历、年纪、背景的艺术家、游历不同的地方,呈现不同的表达,每个人、每件作品都是一次个体的对话,观众可以通过展板上的艺术家介绍和二维码的讯息了解艺术家和所描绘的城市,但更多还是通过一张张作品诉说,美术馆以不同色彩分割不同艺术家的游历,但更多的时候,观众是迷失的,这或许是展览场地的限制,但如果想象成在陌生的城市漫无目的的行走,转角之处有意外的发现,这许是“旅行的意义”。(小松/文)

徐冰:思想与方法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展期:2018年7月21日-10月18日

票价:100元

点评:展览叙述遵循了一种模块性的时间顺序,搭建出一个个小方块,观众由此绕圈历时性地阅读徐冰历年来的创作,对比拎出艺术家执着的几个线索。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对重复性表达的痴迷、对古典尤其对汉字意义的繁复琢磨、对动物及其文化内涵的考量以及对当下事件的关注。

评星:三星半

继年初武汉合美术馆的“徐冰”同名回顾大展,北京也迎来了观看了解艺术家徐冰三十余年来的持续创作的机会。这次回顾展的空间设计配合着副标题“思想与方法” 的气度,搭出上升的台阶,明白地指引着观众去仰望经典。不过作品的呈现却能够和观众亲密地互动。展览叙述遵循了一种模块性的时间顺序,搭建出一个个小方块,观众由此绕圈历时性地阅读徐冰历年来的创作,对比拎出艺术家执着的几个线索。我们能看到艺术家对重复性表达的痴迷、对古典尤其对汉字意义的繁复琢磨、对动物及其文化内涵的考量以及对当下事件的关注。

展厅入口

尤伦斯整体的空间挑高极高,虽然方块形的叙述模块基本用不到高度空间,但是在凸显个别大型作品时,这一空间为它们赋予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比如,拓印长城的《鬼打墙》不多见地以三面巨大拓片展陈出来(包括长城的台阶以及两遍的梁壁),这其中的工时与力气由巨大的体量直接展现,也将无意义的复工和文化意涵深厚的长城之间的张力由体积感呈现出来。

徐冰,《鬼打墙》(局部),1990年

因回顾展的缘故,我们有机会看到徐冰“天书”、“地书”、“方块字”之外的其他文字系列作品。尽管不少人将《天书》看作徐冰对以汉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消解与结构,但是本次展览中众多的“文字”作品却基本证实了徐冰对汉字变化的持久兴趣。同时,尽管有对徐冰汉字作品的符号学解读,但是艺术家的具体实践似乎很难归纳出明确的“思想和方法”。同时,有些直白甚至突兀的对汉字的解读与变体也值得考量,集中体现在《汉字的性格》和《鸟飞了》等作品中。

《汉字的性格》,手稿局部,2012年

徐冰近年的作品,除了对文化特殊性的持续关注,亦有了直接接入社会现实的作品。徐冰工作室的新作《蜻蜓之眼》便是极佳的例子,也着实属于预见性作品。在新闻媒体大肆曝光侵犯隐私的“水滴直播”事件之前,徐冰工作室便着手于这一实验性创作,通过网络搜集直播片段,进行重构与叙事。艺术家的敏感度可见一斑。(小羊/文)

米尔•诺尔德:生命的色彩

地点:苏格兰国家美术馆(爱丁堡)

展期:2018年7月14日 - 10月21日

票价:10英镑

点评:诺尔德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德国表现主义者、纳粹的支持者、“堕落的艺术家”和一位杰出的色彩学家。这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次展览就把这一切都公之于世了。本次展览并没有完全按照生平时间的顺序布展,而是多以主题的模式,把展览分成多个房间。

评星:四星

埃米尔•诺尔德是一位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国艺术家之一。诺尔德出生于一个虔诚的家庭,的父亲是德国弗里西人,母亲是石勒苏益格-戴恩人,他在德国和丹麦边境上的一片风平浪静的土地上长大。诺尔德家里唯一的书籍是一本《圣经》,并且已经流传了九代人,他对于色彩的理解也是从彩色的圣诗集中得来的。

米尔•诺尔德,《秋云》,1927

诺尔德对他所画的东西有强烈的感受,在他的每一次笔触中,他都认同他所画的主题,提升了他的色彩,简化了他的外形,这样我们观众也能感受到他对周围世界的情感反应。颜色对于米尔•诺尔德来说颇有意义。“黄色能描绘快乐,也能描绘痛苦。红色可能意味着火、血或玫瑰;蓝色可能意味着银、天空或暴风雨。”“每种颜色都有它自己的灵魂,”他写道,“让我感到愉快、恶心或刺激。”对于诺尔德来说,它是将人物或构图的本质表现出来的手段,在哲学上和精神上,以及色彩上,都可以运用颜料来表达。而在此次展览中,这个意义的深度是显而易见的。

埃米尔·诺尔德,《失乐园》,1921

1937年,诺尔德的1000多件作品被谴责为“堕落的艺术”,从德国博物馆中删除。他同毕加索、克利等艺术家被嘲笑为“原始”艺术的堕落的模仿者。而在被贴上“堕落艺术家”的标签之前,他是纳粹的一员,但“堕落艺术家”的标签在二战结束后挽救了他的声誉,围绕他对纳粹的承诺的范围和期限以及他们的目标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尽管展览目录中的文章广泛涉及到他传记的一面,但展览本身在他被禁止作为艺术家进行实践的同时,却通过水彩表达自己的生活。

米尔•诺尔德,《滑冰者》,1930-1940年代

展出的一些 “未涂装的画”(比如上图)描绘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风景,滑冰者从书页上冲下,恐龙环顾视野,火精灵欢跃,妖精腾跃。色彩闪烁,线条优美。每一个都是对手工的灵巧结合了神话和想象力的内在生活的一瞥。他既是一个邪恶的反犹主义者,又是一个革命性的创造人物。难怪我们要把他作为现代艺术史的一个脚注。总之,策展方提出了一个问题:“作品和传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或者应该以极其有针对性的方式分开”,而仔细的策划使这个问题得以继续。

然而,试图澄清诺尔德,以假装堕落艺术家来抵消他对希特勒的强烈支持,是不诚实和怯懦的行为。在纳粹的心目中,种族敌人不是非欧洲民族。诺尔德艺术中的恐惧和厌恶指向了被妖魔化的犹太漫画。美术馆强调,我们不会以任何方式宽恕或原谅艺术家的政治信仰和反犹观点。诺尔德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德国表现主义者、纳粹的支持者、“堕落的艺术家”和一位杰出的色彩学家。这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次展览就把这一切都公之于世了。(吴嘉菲/编译)

    责任编辑:黄松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