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通人选择一线城市,还具有性价比吗?
2008年,我上高二,有一天班主任讲完课后,跟我们拉起了家常,话赶话地说:“唉,我女儿要在深圳买房,要一百多万,我到哪里能去给她弄这一百多万啊。”
说罢望着讲台下一脸茫然的我们,摇摇头叹了口气。
他当时发愁不像是装的,毕竟那时候既不流行补课,也不流行“炫房”。
2023年,一个40来岁住在橘子洲边上大平层的博主发视频调侃,长沙的房价控制的是真的好,不像早些年跟我同期在我们湖南“省会”——深圳买房的那些朋友,现在把房子卖了能买我的三套。
不知道我老师的女儿在深圳买的房子如今升值了几倍,说不定她也会刷到这条视频,应该也庆幸当年早早买下房的决定。
其实,无论是庆幸还是遗憾,都只是在佐证一点,大城市买房这件事最好的时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知名学者项飙曾说,“中国人像蜂鸟,振动翅膀悬在空中”。
在大城市漂泊的普通人,从未像现在这般渴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许只有这样,让他们在拼命振动的时候,才能获得一丝心安。
然而北上广深如今的房价,早已不是一个三线城市教师家庭咬咬牙就能负担得起的了。
投身大城市是为了收获更好的生活、更好的自己,但代价是诸如高昂的房价、摇不到的车牌这些显性成本,以及痛苦的通勤、缺失的情感归属、高压下的精神紧张等看不见的隐形成本。
任何一项商业投入,当ROI(投入产出比)逐渐失衡时,人们都会重新思考并作出选择。
一份2022年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明显,想去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和二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仍占大多数,但占比正在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当大城市不再是“更好人生”的必选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了我们的社会在进步。倘若几个一线城市一亿多人口洋洋得意,而其他十多亿人垂头丧气,那是很荒唐的。
这些年,一线城市的优势一味地被强调,让很多人忽视了与之对应的另一面,陷入到一种对大城市美好的极度幻想中。
让来到这里的人即便过得糟糕也不舍离开,让还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以为这里才是人生向上的爬梯。
前几天,一个朋友突然在群里说天津的房子快装修好了,8月份全家就要搬去天津定居了。
我很是惊讶,记得头两年,这个朋友的孩子大概还在上幼儿园,每当大家饶有兴致地聊北京积分落户的政策和外地户口孩子上学的问题时,她都是那个坚定的留京主义者,计划等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再转学。
其实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当年拼尽全力从小城市来到北京,好不容易在这里有了稳定的工作,有了栖身之所,谁都想要享受大城市各种优质的资源。
只是没想到短短两年,就做出了新的选择。
“不想太累了,有些事情迟早得解决。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大环境不好,工作不太顺利,另一方面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没有户口的那种漂泊感越来越重。”
追求确定性,本来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
在大城市私企里工作的人,一旦过了35岁,也意味着过了赚钱的黄金期,职场的议价能力大幅下降。
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没什么负担,看到的都是大城市里的机遇与自身的无限可能,可以在这里大展拳脚,看尽灯红酒绿;
人到中年,经受了世事磨练,尝到了生活辛酸,孩子教育、老人赡养、自身规划,哪一项都是砝码,动摇着天平的平衡。
朋友说,卖掉了北京五环外的两居室,也只是刚刚够上天津上三区的一个优质学区且能兼顾舒适居住的两居而已,但孩子却能上一所重点小学,走路十分钟就能到大悦城,生活品质明显比在北京五环外好了很多。
从大城市后退一步,想要过上优质的生活所需付出的成本,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唾手可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硬件差距也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躺平没那么容易。年轻的时候固执地认为,宁要一线城市的草,不要其他城市的苗,如今想起来未免也有些太教条、太偏执。
但人性追求确定性的另一面,是恐慌与贪婪。
我的老家是一座中部的三线城市,那里四季分明,可以冬赏白雪,春待花开,夏听蝉鸣,秋数落叶,生活节奏不紧不慢。
我表姐是我们市里的一所重点初中的老师,表姐夫是当地的一个公务员,过年的时候表姐说在考虑辞掉编制去我们省会,这样就能带孩子去大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
“父母可以在任何事情上躺平,但唯独‘子女教育’这件事上躺不平。”
我听完不禁一愣,更愿意相信她只是一时厌烦了这一眼望到头的体制内工作。不然的话,谁会人到中年说这样的傻话。
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国家迅速地几近完成了城市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又因为城市间的流动更加方便自由,往大城市走,从县城到市区,从市区到省会,从省会到一线,从北京到海淀……哪怕不为自己,也要为了下一代铺路,成为了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普遍共识。
有不少跟我表姐一样的人,兴许是在网络上看到了太多这样的言论,迷信这个排序,追求去大城市进阶,没完没了,永不知足。说不定折腾了一大圈,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为了有个稳定的工作,还要再考回当地的编制。
用父母的编制去换一个孩子的编制,还要搭上夫妻分离,且结果充满不确定性,想想都觉得这番操作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是普通人对大城市的一种幻想,放弃自己在小城市的优势,本来可以在小城市生活得岁月静好,却要以别人的标准为标准,让自己活得很辛苦、很卑微。
戴锦华教授说过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要问问自己要什么,在规划生活时,想想依据的是内心的渴求,还是这个社会制定的一种主流价值和目标,不要被欲望和世俗绑架。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人口都在下降。这可能预示着城市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点,一线城市给人带来的收益与损失相当。
再好的城市都不可能无限扩张,总会在某个规模点产生令人无法继续忍受的痛苦。
人口饱和,也意味着想要出人头地就更难了。所以年轻人做选择要趁早,无论是考公、还是婚恋都一个时间成本,犹豫不决,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如果自己有能力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家里又有条件和资源帮助在大城市立足,那就安心地在大城市里生活;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但自身能力尚可,那就趁着年轻在大城市拼一把,心无旁骛地为在小城市的生活攒下物质基础;
但倘若每月的收入除去房租吃饭等开销所剩无几,家庭条件有限给不了多少助力,年龄的增长失业风险越来越大,仅仅是不舍大城市的繁华与自由,现阶段的硬撑,也很难获得下个阶段的幸福。
很多在一线城市拼搏过的人,总是容易鄙视中小城市,觉得配不上自己,似乎活不下去。
其实大可不必,中小城市的人,也一样买房买车,上班下班,结婚生子,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还有一套房的人,在北京无法出人头地,退回家就能有一个幸福的生活,何乐而不为。
不要过度迷信城市排序,幸福才是人生本该追求的意义。
留在大城市,如今已不是更好人生的标准答案。
- THE END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