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生活记忆⑧|动迁调解员陈子明:尽量让矛盾在家庭内部化解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梁嫣佳 特约记者 张洪斌 剪辑 张新燕 后期 张泽红 江勇
2020-10-18 12:16
来源:澎湃新闻
视界 >
字号
长期扎根在居民中,天天跟居民打交道,陈子明是张桥居民区的“小巷总理”。(02:14)
陈子明是虹镇老街的老居民,在地块开始动迁的时候,他已被调到靠近沙河泾一侧的张桥地区做居委会的书记,所以他上午要在现有的棚户区做好日常工作,下午回到虹镇老街已动迁地块做调解。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时不少虹镇老街的居民对于动迁是非常迫切的,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这个区域就不断有要动迁的消息传出,一直在生活在“临时”、“暂居”氛围中的他们也希望能更早地开始新生活。但难度还是有的,陈书记说虹镇老街最大的问题就是亲属共有产的问题。本来共有产的分配就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一幢房的性质以及牵涉到的人员的多寡,也会让情况变化。动迁涉及到的钱不是小数目,如何平衡其中的权益利弊?街道里的调解组选择迎难而上,越是复杂的情况,越是先去做好工作。“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就是说要把亲情放第一位,调解亲情放第一位。先情后理再法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毕竟上法院未必是好事。”这是陈书记的工作准则。

在广义的虹镇老街区域,地块动迁的时长有20余年,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常年工作在动迁调节一线的陈书记坦言,早期的政策中存在不少让人有机可乘的空子,包括动迁组的工作人员、“拆托”、动迁户本身,但随着各方面对老百姓权益保障的工作逐步到位,政策上更人性也更合理,“这个里面真正体会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所以老百姓看到了,看到确实是政府在这样做,所以会说带头签约、积极签约,包括通宵排队选房。”

陈子明是虹镇老街的老居民,也是现在张桥地区的“小巷总理”。 张洪斌 图

时间:2018年3月28日

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档案馆

澎湃新闻:您作为虹镇老街的居民以及地段的居委会主任,当时工作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陈子明:我是虹镇老街的居民,在天镇居委当了四年书记。当时虹镇老街动迁的时候,我已经调到张桥了,去了张桥当书记。所以党委书记叫我早上在张桥,下午到虹镇老街做调解。我自己居住那块还没开始。做动迁工作呢,比我想象的容易一些,也比我想象的难。说容易呢,实际感觉到虹镇老街的居民相当迫切要动迁,他们想动迁的愿望18年了,我们征询居民动迁意见18天就解决了。当时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是老百姓这么需要要解决这个动迁的问题。难在哪里呢?是共有产的问题,政府当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不管四兄弟、五兄弟,不一定分到多少套,那时候还没有足够的标准。

那为什么又这么快的动掉了呢?我们居委就搞了一个调解组,街道党工委指挥部要求先解决一批特别困难的人家,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去调解。我主要是分管调解,调解人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兄弟姊妹多的,有父亲和母亲因为离婚了,也有姐姐、姐夫离婚了,包括堂兄、堂妹都要调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个关键。因为动迁了,它不是小钱,十万、一百万、五十万都是小事情,关键怎么分。这个时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就是说要有亲情放第一位,调解亲情放第一位。情、理、法,什么叫情?亲情。理,什么理?我帮父母做得多了,二楼、三楼是我分的,是我造的,适当地照顾我,我家里穷,身体不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调解的。实在调解不成功,就是法,上法院,法院打官司,你不打官司解决不了。

2009年8月,居民们围观动迁弄堂里的纠纷。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有几家人家,因为是姐姐岁数都大了,哥哥都生癌,特别在棚户区,这个地方的人生活环境不好,容易生毛病。再说生活条件不好,又不知道保养,所以说造成生大病的人很多的。看在兄弟姊妹的情上,大家让一点,你生癌了,人家也要送,我说:“你就送个10万给他又怎么呢?送个5万给他怎么呢?”送了以后,大家亲情有了,彼此让让以后,这家人家就迁掉了。迁掉的时候,我就讲了一句,“兄弟姊妹碰到不容易,这一次谈好弄好,外面去吃饭,增加点感情,不要老是为钱,以前他不舒服,你不舒服”。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我们这代人里面兄弟姊妹太多,父母有偏心,通过这一次动迁,政府给你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兄弟姊妹应该多走访多来往。

那要有人上诉的,我跟居民说什么?上诉的人都是傻瓜,钱都给律师拿去了,律师一拿十几万、二十几万,兄弟姊妹却两万、三万都不肯让。通过我们教育宣传以后,有的人家能够谈得成功,谈不成的人家就存在了这个事情。怎么解决?关键一点就是靠我们去做工作,就是多谈亲情。

还有就是困难户的问题,特别我们是虹镇老街吃低保的。动迁以后,他们生活条件提高了。不是单单分到彩虹湾的房子,郊区还有一套房子,多下来还有50万、100万,他就不要吃低保了。心情一好,对小孩各个方面,身体也好了,也愿意就业了,本来不肯去干活,就是赖着吃低保。通过调解,解决了他们家庭的后顾之忧,对社会和谐是起了很大的作用。

2009年7月,虹镇老街动迁区域。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包括一个是残疾人的问题。我们这儿曾有一位,原本就是动迁到虹镇老街来的,结果又遇到了动迁,为了这个事情指挥部开会了,本来一家人只允许一套彩虹湾的房子,他是符合条件的,因为父母都是瞎子,唯一的弟弟是当兵的,被炮一震,脑子震坏了,有点精神分裂症。还有个女儿,是脑子正常的。按政策本身给他三室一厅,现在他女儿申请彩虹湾再拿一室一厅,这不符合政策的。那么现在怎么办?就开评议监督小组会议,大家认为他这个情况确实特殊,我们这个政策也不是死板板的,也是人性化的。评议监督小组人员都是居民组成的,把这个道理一摊,根据他们的情况,评议监督小组领导、人员全部通过。这个事情就是公告7天,这期间没一个居民来反映这个情况,这家人也就多分了一套。这样的情况,在之前是没有的,但通过这一次的调解,大家明白了现在的政策是公开、公平、公正的。

澎湃新闻:实际上我们也听说过有不公平、暗箱操作的情况,您记得当时是怎么样的情况和何时发生的变化呢?

陈子明:老政的问题在什么地方?老政一方面是按人头的,被人家钻了空子。比如我一个本地小伙子,娶了一个外来媳,乡下人,有三个孩子,就一拖三。一个人一下子变五个人了,五个人就是三十万一个人,变150万。再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听说过09年左右一家人家兄弟两个到了动迁组得到的反馈是要么只能拿房子,要么只能拿钱,不能分开。这就是刁难,刁难这家人。为什么?钱不比房子值钱,当时动迁组的人员少给你一套房,他自己也能获利更多。缺房的就去找拆托,拆托跟他说:“我多给你一套房子,你要给我钱,要给我30万、40万、50万”。所以说有的时候,有的人家里房子大、人很多的,给个30万、40万,你给我房子了,也划算的。这就造成了每个月28号老百姓排队拿钱站一排,旁边一排都是牛津包堆着,“我帮你问题解决了,你再给钱”,所以老百姓的钱都被他拿去了。也就是说,老政对于老实人是吃亏的。

2009年8月,俯瞰虹镇老街。周边是建设中的新楼盘。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当时有三个拆托,其中一个说:“陈书记,你多少?”当时我只有3万多块钱,他说:“今天这家人家做了,我给你6万。”这个情况是一家人无证经营,只要居委出张证明,跟经办人说好,出张证明,居委敲个章,就是十万。当时我不肯敲的,上面压你,陈子明你对动迁不支持嘛,人家说开一张有什么关系?领导打电话你不开?新政以后,现在没这个事情了。

2016年,街道书记到居委会来走访的时候说:“陈书记,明年2017年用党支部专项基金。”我就提出来说:“我就是奖早点搬场的居民20个,就是你在前20个搬场的,我就奖450块一只的电饭煲。”这个党工委第一个考虑,所以说这个就批了。当时我在群众当中宣传,党员大会上宣传,就是说只要这个事情做实,只要经办人一个拆房单给你,你就到我这里来领一个券,450块一只电饭煲给你。

所以说老百姓现在骂娘少了,特别动迁的时候骂娘少了,有什么事情可以谈。就像我现在张桥有什么事情,找我,我跟你谈。至少不像以前乱来的,经办人真的是发财,内外勾结,这批拆托都是说穿了社会上的地痞流氓。

老百姓现在对政府所说的事情,是比较拥护的,因为你信用在。现在老实人不会吃亏,该给你的还是给你,不会少你一分钱。政府在这个方面也做了相当的工作,有困难的,根据具体情况都可以给解决。就像现在低保再给你增加两万,残疾人增加两万,80岁老人再增加一万。政府想尽一切办法,能帮老百姓的,能帮弱势群体的尽量帮。

2009年8月,虹镇老街上玩耍的孩子。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澎湃新闻:您现在负责的张桥地区动迁情况是怎么样的?

陈子明:张桥这个地方7天就达到标准来之不易,为啥说它来之不易呢?我们先说说它这个地区动迁的优势,也是起点,就像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内蒙赤峰考察棚户区时讲到的,“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这也是张桥最典型的情况,旁边是高楼大厦高档社区,但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一下雨,肯定全部发大水。我来了以后,所有的窨井、下水道全部换掉,老百姓的水管全部换掉,所以我在张桥能站得住脚,帮他们做事情,包括泾东路,沿着河边10号线这一路,柏油马路全部是我铺的,否则走路也不能走。我们张桥的居民2013年有32个,14年38个,15年40个都是当年生大病的。为啥?这里抽水马桶全部到阴沟,阴沟里一下雨、一翻,太阳一晒,这环境会好吗?都是抽水马桶里面翻出的东西。有的人家因为违章建筑翻得太多,一年四季见不到阳光。所以说这一次张桥本来是说老政,一下子翻新,老百姓想不通,连我都想不通,包括指挥部都说这个张桥的事情。我就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到网上一翻,杨浦区乘二,我们乘三。

去年171地块,他们是全货币58万,我们116万,这不是考虑到张桥穷吗?老百姓前面想不通到想得通,开好圆桌会议一个礼拜,前面老百姓没反映的,一点反映没有。一个礼拜以后,开始有110了,同事说今天有三个110,我说什么事情?打架。我说好了,政策认可了,因为他们家里开始分配了。分配不均,就要打架了。成功的里面有很多问题存在,也是我前面说的,共有产问题。怎么解决?因为当时老百姓很穷,第一天签约的情况,有35%是拿全货币,他不懂。看到这么多钱,他瞎弄,拿下来以后家里搞不定,搞不定就吵架打架。我们政策好就好在,可以反悔,你不行马上翻,拿房子。所以说在张桥这个地方,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拿钱不行翻过来,只要你翻过来,再分配重新分房,再选房。所以这个政策相当优惠。

2009年1月,虹镇老街上下棋的居民。 澎湃新闻记者 许海峰 图

长期扎根在居民中,天天跟居民打交道,陈子明是张桥居民区的“小巷总理”。他总说:“放心,只要我能做的,我肯定做,不会和老百姓闹。以前人家动迁地块走也走不进去,我们现在进去十分干净,老百姓可以平平安安、高高兴兴上班、下班,没关系的。”他知道,只有帮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才能一起把生活越过越好。

    责任编辑:高剑平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