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民日报刊文追记田家炳:病床上不断抚摸田家炳中小学分布图
7月10日,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荣誉主席田家炳先生在港安详辞世,享年99岁。
据其家人忆述,田老临终前眼睛已看不见。在病床上,他颤抖的手不断抚摸着一张地图,那是他付出几十年心血、在30多个省区市捐建田家炳中小学的分布图。
他白手起家兴办工业,捐资公益一掷万金,获香港特区大紫荆勋章。
他不把亿万家产留给儿孙,而是用来捐助大中小学300多所。
为了筹善款,他变卖了别墅,自己却租住在公寓楼里。为了兑现承诺,他向银行贷款,然后捐出。
他生活简朴,瓶装水要喝到一口不剩才扔掉,袜子破了补一补再穿……
斯人已逝,其人其德,仍留在人们心间。在香港,在内地,到处传颂着他散尽家财捐资办学的故事——
创业有成,情系“胞衣迹”
田家炳1919年11月生于广东大埔县,经历过战乱、灾荒、漂泊……1935年他刚念完初二,便因父亲病逝而辍学。18岁时他前往越南经商,推销家乡瓷土。日军占领广东后,运货渠道被切断,他失去产业,于是辗转到印尼谋生。二战结束后,他在印尼重新创业办橡胶厂,获得成功。
1958年他举家移居香港,在屯门填海兴办化工厂,逐渐成为香港“人造革大王”,之后又开发工业楼宇。到上世纪80年代,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
65岁时,他把企业交给子女打理,并规定每年捐出一定比例的利润用于公益,他自己则专注慈善事业,从此一发不可收。为了让他早年成立的田家炳基金会有稳定的财源,他立嘱捐出自己4栋大厦总共13万平方米物业的租金,全部用于公益。
据统计,他和他的基金会在全国累计捐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1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700余间,捐助医院29所,捐建桥梁及道路项目130个,其他民生项目200多宗……长长的名单背后,是他的无私奉献和付出的巨大心力。
“胞衣迹”是客家话“出生地”之意。闽粤交界的大埔县,是田家炳魂牵梦萦的地方。老家梅潭河上原来仅有简陋的粗木桥,洪水泛滥时曾多次发生行人坠落淹死的惨剧。1978年,田家炳捐助100万港元修建了湖寮大桥,连通县城老街与对岸的黎家坪,造福乡亲。
首宗捐资完成后,紧接着他不断捐助,一共在大埔县捐建几百项公益工程。1984年大埔县家炳第一中学启用,1994年12月3日,大埔县举办“田家炳39项工程剪彩奠基仪式”,这个客家山区县遍布以“家炳”命名的公益设施,带动了旅外乡亲关心桑梓的热忱,山区面貌大大改观。
田家炳曾说:什么是根?他无论在哪里打拼,东南亚也好,香港也好,心里都想着故乡,这是抹不掉的,这就是他心中的根。
他的捐助范围渐渐从大埔县扩至梅州市、广东省、内地各省区市以及港台地区。对于家乡概念的扩展,他曾这样解释:“我的地方观念虽然有,但并不强烈,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祖国的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同胞,只要当地能珍惜我的资助,我乐意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田家炳最愿意到内地经济较差、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捐款。“看到那么多的孩子能因此有书可读,我感觉是毕生最大的寄托!”
“施比受更有福”“留财与子孙,不如积德与后代”等古训,田家炳视为座右铭。从小,他就乐意为他人做事情,偶然看见捐资芳名录,就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名列其中。年少时父亲教导他,“将来如果事业有成,多做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事情,就是光宗耀祖。”这句话早已刻在田家炳的心中。
著名传记作家张永和曾应大埔乡亲之请多次前往采访,田家炳对他说:“我之所以捐资公益,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教悟: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钱财是身外物,一个人不必留太多钱财于自己,不如捐资公益。”
在全国范围,有80多个市县授予他荣誉市民。1993年9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把该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以彰其德。
田家炳出席河南新乡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揭牌及教学楼落成庆典,并与学生们合影(2002年摄)。一诺千金,卖别墅建学堂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基金会收入大不如前。2001年,为了兑现捐款承诺和顺利实施教育计划,80多岁的田家炳,决定卖掉自住的九龙塘别墅。
这套在金融风暴前市价达1亿多港元的别墅,此时急售只卖到5600万港元,悉数捐给教育事业。田家炳带着家属租住在一套公寓里,打开新家的窗户,可以看到那栋他们住了37年的别墅。
有人问他有没有心疼。田老在《我的幸福人生》一书中算了一笔账:“别墅价值五六千万,利息每月就达40万元,即每晚等于用去了1.33万元,实在太浪费了。如果卖掉捐作建校用途,我可以看到一幢幢壮观的教学大楼,听到万千学子琅琅悦耳的读书声,无论经济效益或精神享受都比自住好。”
平静的语调,朴素的道理,折射出田老宽广的心境和大爱!
时任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黄玉山回忆起一件往事:2004年,田老为了让城大取得有时间限制的配对性捐款,答应在学年内捐赠500万港元,但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田老毅然向银行借贷,然后捐赠给城大。
田氏广场是田家炳旗下的核心物业,原来出租,租金全数拨给公益用途。2005年,因基金会捐助学校的项目众多,一时兑现困难,他心里很不安。为了尽快实现承诺并扩大教育捐资,田家炳干脆把田氏广场出售,获善款近3亿港元,全部用作基金会善款。
做这些,田老是感到快慰的。他曾写道:“我1995年开始重点关注教育项目以来,获得社会人士精神上的支持,使我的身体因心理上长期感到快乐而更加健康,也把我的人生价值观提到更高的层次,更盼上天能让我多活几年,为社会、为民族多做些好事。”
用自己的名字作学校名,他是考虑再三的。一方面,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一起来做好事;另一方面,冠名是为激励自己和团队。在一段视频中他认真地说:“如果学校的教育做不好,把‘田家炳’三个字写上去,不但不会给我带来荣耀,反而会丑化我,家长就会讲,千万不要送儿女到那个学校读书。”
所以,他不断要求基金会的同仁和所有接受捐赠的教育机构,一定要把学校办好,不要辜负社会的期望。
精诚奉献,无愧“百校之父”
捐资兴教,田家炳绝不是一捐了之,而是深度参与。他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希望在教育。”
他常说:“钱到人到,更要心到。”大江南北的许多学校,都曾迎来这位身材瘦削、面容和蔼的老人。田老尤其重视师范教育,捐建的每所师范学院项目竣工时,他总要参加,对学生讲话,与老师座谈。
黄玉山现任香港公开大学校长,他回忆,田老对校舍的设计及设施非常上心,当他发现图纸上教室在3楼,厕所却在楼下,就要求建筑师改图;食堂位置不合理,他也要求改图纸,以方便学生。黄玉山认为,田老支持中国教育的广度、深度,其灌注心血的力度,以及他在捐献背后的深刻教育理念和执着,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田老主张下,田家炳基金会引入现代管理机制。2009年他把名下全部物业转赠给基金会,话事权交给多数由社会人士组成的董事会,自己退任为荣誉主席,成立由各大学校长或其代表组成的咨议会,基金会运作更开放、多元。
这样做,是为了换取社会人士共同无私地关注基金会。田老坚定地说:“我一向将基金会看作是社会所共有,家族人不会私人占有利益。”
全国100多所田家炳中学,被称为“田校”。也因此,田家炳被誉为“百校之父”。全国“田校”足球比赛、校长论坛、骨干班主任培训、德育研讨会……丰富的活动,创下“以课会友”的佳话。
这些全部由内地教育部门管理的“田校”,都把德育看作重中之重。今年5月,四川广元市田家炳实验中学举行了德育主题课竞赛活动。黑龙江七台河市田家炳高中以“感恩”为主题开展多种活动,包括每名学生给自己的父母、老师写一封信……
为办好“受人尊敬的学校”,田家炳基金会发起“共创成长路”计划,每年组织各地“田校”的校长、老师,免费到香港培训。考入72所指定高校的田中考生,每人会得到5000元奖学金。
各地“田校”的办学成果俯拾皆是。例如景德镇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获“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等称号,茂名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获“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华文化传承基地”等称号……
简朴生活,诠释“幸福人生”
田家炳大笔向外捐资,平日却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
生活中,他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平时上班乘坐地铁,再步行一段路,对此他说:“安全嘛,我很享受!”他的一只电子手表款式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他住酒店自带肥皂,因为“开了酒店的肥皂,用不完丢弃很浪费。”
张永和向记者回忆:“在大埔县委招待所,我与田老住在一起,服务员把他穿破了洞的袜子当垃圾收走,田老要回说,别丢掉,我补补还能穿!他请我们吃饭,吃完一盘再上一盘,最后剩一点,大家分吃,吃得精光,一点也不能浪费。”
“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个人花费多,浪费物品,心里都会很不安。”田家炳说。一直到晚年,他都恪守“勤俭诚朴,己立立人,以德服人”的原则。他常说:“每个人都做一点小好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好事,这个社会就会变好。如果每个人做一点小坏事,最后就会变成一件大坏事,整个社会就会变坏。”
“我的慈善事业一直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这才算是真正幸福的家庭。”田老在一本书中写道。他的子女回忆,父亲生前一向重视孝道,重视家庭教育。每逢祭祖的日子,田家炳泪流满面,向祖先及父母遗像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及儿女成长的情况。在家里他要求子女讲客家话,常常把“宁卖祖宗田,莫卖祖宗言”挂在口边。其家教严格,几个子女,自小没有零用钱,弟弟穿哥哥的旧衣,玩具也很少,但在教育费上他从不计较,儿女长大就送他们出国留学。
田老对家人最后的叮嘱,是他弥留之际费力写出的两行字:“每逢礼拜六晚,全家回住家作全家聚会,以表亲情为盼。”
追思无尽,传承先生之德
“惊悉田家炳先生仙逝,草木共泣,天地同悲,萍乡市田家炳中学全体师生不胜哀恸!”
田家炳老人7月10日去世后,设在香港的田家炳基金会,唁电如雪片般飞至,千言万语表达着一个心声:“田老,感谢您,愿您一路走好!”
7月11日,逾5000人齐聚梅州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深切缅怀田老。不少人冒雨从其他县区及潮汕赶来。
7月22日,田家炳基金会在港举行追思会,社会各界约1800人参加。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来了,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来了。王志民向田家炳的家属转达了中央领导的慰问,赞赏田老一生爱国爱港、热心公益、兴学重教、悲悯天下的突出贡献和高洁品格。
香港文化中心的座位全部坐满,许多人只能站在场外,通过直播观看场内的追思会。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忆述,当年田老造访北师大时,被艺术系简陋的设备、雨迹斑驳的墙面触动了,随即慷慨捐助兴建一幢新的艺术大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田家炳的长子田庆先追忆了父亲生前贡献公益和教育事业、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事迹。他的孙女田晓岚代表家人致意时说,爷爷一生致力慈善工作,博施济众,仁爱为怀,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香港田家炳中学教师古运疆在追思会上表达了对田家炳的缅怀和敬意。他表示,田家炳尤其重视道德教育。作为“田校”的教师,他将秉承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继续传扬善心、弘扬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
湖南省浏阳市田中学生孙晓说,田家炳中学是一个有梦想的地方,让像她这样的农村孩子实现求学梦。她即将毕业,将在今后的人生中传承田家炳精神,成就自己、回报社会。
各地“田校”,缅怀之情如潮水一样涌动。一名曾就读于上海市田家炳中学的毕业生写道:7月10日傍晚,母校操场上烛光点点,2000名师生手持蜡烛肃立,追思刚刚故去的田老先生。
在江苏,田老共捐助18所学校,几乎各校都建了教学楼。“田家炳”三个字在许许多多江苏学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张凯说:“田爷爷就像一直伴随我们身边的一位长辈,每当路过‘田楼’,都会看到他的名字。现在,他走了,但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田家炳留下的,不仅是矗立在神州大地的一座座校舍。“田校”师生们表示:“赓续先生遗志,以‘立德树人,报效祖国’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句名言,也可说是田家炳一生的写照。
狮子山下,追思无尽。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原标题为《 洒向桑梓都是爱——追记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