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城淀相依,共生共融
夏日阳光下,华北明珠白洋淀波光潋滟,苇荡起伏,飞鸟翔集。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白洋淀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提升至Ⅲ类,一幅“城淀相依、共生共融”的优美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雄安新区白洋淀。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摄
治污:
统筹全流域内外源进行系统性治理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143个淀泊星罗棋布,3700条沟壕纵横交错,具有蓄洪滞沥、生态涵养、生产生活和休闲游憩等多元功能,对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河北省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举全省之力推动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各项工作。”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宪伟介绍说,通过内外共治、标本兼治、治补并举,各地各部门协同作战,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白洋淀淀区水质提升至Ⅲ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六年来,白洋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淀中村、淀边村实施了生活污水、垃圾、厕所等一体化综合治理,处理后的中水通过管道排到淀外进行资源化利用,大幅减少入淀污染负荷,水质实现持续改善。”安新县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人员刘冬梅表示。
“2022年,河北省进一步深化白洋淀全流域污染治理,442家涉水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完成416.3公里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主要入淀河流沿线136个村庄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淀区完成第三期生态清淤工程,深入打好外源污染管控和内源污染治理组合拳。”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李若玲介绍说。
来自生态环境部通报的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白洋淀水质进一步改善,稳定保持Ⅲ类,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磷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7.0%、15.4%。淀区8个国控监测点位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白洋淀稳居全国良好湖泊行列。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制定了2023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方案,谋划实施11个重点治理项目。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着力消除农村生态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问题导向,健全国考断面包联制度,严格落实各项水质保障,强化调查研究,常态化督导检查,一季度,淀区水质继续保持Ⅲ类。
修复:
实施退耕还湿百淀连通等多项工程
府河是白洋淀的主要入淀河流之一。俯瞰府河河口湿地,这里犹如一面巨大的扇子。入淀河水从“扇面”最宽的地方汇入湿地,先后进入前置沉淀生态塘、水平潜流湿地、水生植物塘,净化后的河水最后进入白洋淀。
这片巨大的扇形湿地,历史上曾是白洋淀淀区湿地。近几十年来,随着湿地萎缩退化,村民在这片区域建起围堤围埝,开垦农田。
退耕还湿,退耕还淀,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作为白洋淀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建设面积达到4.23平方公里,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功能性人工湿地。
入淀河水经过近自然湿地过滤后,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河口湿地的建设,打造了一个生态屏障,形成白洋淀生态缓冲区,使湿地生态系统加快恢复。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生态环境局局长尹崧介绍说,“近年来,雄安新区高标准建设府河、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上游来水进行净化,处理规模分别达到25万吨/天和20万吨/天,湿地出水稳定达标,建立了入淀缓冲生态屏障,确保了白洋淀水质安全。”
持续开展生态清淤。2019年至今,河北省组织实施了四期生态清淤工程,共治理鱼塘567个,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拆除围堤围埝229公里,大幅削减了淀区内源污染,打通淀区水流通道,有效提升淀区水动力。
水系贯通了,水体流动了,可以提升水质自净功能。
尹崧介绍说,雄安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水系疏通工程,加快呈现百淀连通盛景。近年来,先后打通白沟引河至安新码头水系通道,盘活烧车淀水动力;开展藻苲淀水系疏通工程连通藻苲淀与主淀区水系通道,实施淀区枣林庄开卡除堼工程,打通枣林庄洪水下泄通道;实施府河、孝义河河道治理,白沟引河清淤疏浚,逐步打通入淀河流生态廊道。
此外,河北省还通过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补水,促进了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加快恢复。2022年,唐河首次恢复有水入淀,漕河实现全段通水,淀区正常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
改变:
再现“荷塘苇海、候鸟天堂”盛景
随着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来到白洋淀,在这里“安家落户”。2022年,河北省观测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在白洋淀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加强白洋淀生物多样性保护,营造优美和谐的鸟类栖息地,河北省在白洋淀及周边区域划定9个鸟类重要栖息地,实行分区管理和严格管控,建立鸟类栖息地智慧监测系统,持续24小时在线监测。
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观测到野生鸟类种类达252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6种,2022年以来新发现鸟类22种。已观测记录到的鸟类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5种,具有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三有”和其他级别保护鸟类196种。
白洋淀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野生鱼类恢复至4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中华鳑鲏广泛分布,鱼类生物多样性达到高级别水平;水生植物逐步恢复,“水下森林”初步显现。
雄安新区成立巡查保护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开展“爱淀、爱鸟、爱秀林”等系列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浓厚氛围,努力再现白洋淀独特的“荷塘苇海、候鸟天堂”盛景。
赵宪伟表示,下一步,河北省将进一步增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科学施策,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推进,统筹工业、农村、城镇、上下游、淀内外,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白洋淀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同时加强白洋淀生物多样性保护,逐步建立健全水生态评价机制,以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的新成效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提供有力支撑。
主办:中共河北雄安新区工作委员会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运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原标题:《城淀相依,共生共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