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文化】火上央视!《华阳国志》到底有多牛?

2023-05-25 14: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5月23日,广受好评的《典籍里的中国》官宣第三季书目,其中有两部与成都有关系的书籍。

一部是《华阳国志》,另一部则是《杜工部集》。

被誉为“中国方志之王”的《华阳国志》为何这么牛?凭什么能上《典籍里的中国》。

《华阳国志》

到底有多牛?

在《华阳国志》问世前,中原正史对于巴蜀地区的记录相对较少,尤其是有着“二十四史之首”之称的《史记》中,对于巴蜀的记载可谓是寥寥无几。在之后的史书里,对于巴蜀历史文化的记载,也颇有混乱和缺失之处。

信史的缺位,使得巴蜀长期以来被中原地区视作蛮荒之地。为扭转世人对巴蜀的偏见与误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自刘氏柞替而金德当阳,天下文明不及囊世,逮以多故……然逮在李氏,未相条贯,又其始末,或有不详。第璩往在蜀栉沐艰难,备谙诸事,更叙次,显挺年号,上以彰明德,下以志违乱,庶几万分有益国史之广识焉。”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常璩写《华阳国志》的目的就是:补正史之阙。

常璩像(蓬州闲士 摄于 崇州市街子古镇华阳国志馆,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华阳国志》全书共十二卷。

其中前四卷《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分别记述巴、汉中、蜀和南中各州郡的建置沿革、地域范围、风俗、山川、道路、物产、歌谣、当地大姓等内容。

《华阳国志》第五卷至第九卷,主要内容为叙述东汉初年至东晋初年,先后在蜀地建立的各个政权的历史,分别是:公孙述及刘焉刘璋父子割据政权(《公孙述刘二牧志》)、蜀汉政权(《刘先主志》《刘后主志》)、西晋政权(《大同志》)、成汉政权(《李雄特寿势志》)。

《华阳国志》最后三卷,均以叙述人物为主。其中第十卷《先贤士女总赞》是《华阳国志》中唯一没有以“志”定名的一卷,该卷采用了先赞后注的体例,是一种有注有赞的文体。《华阳国志》第十一卷《后贤志》是常璩为当代人所写的传记,写法一如总赞,总二十人,皆为益、梁两州的名贤。第十二卷是《序志》,主要表达常璩自己的思想及撰书的目的。

在《华阳国志》中,常璩着力记录下了巴蜀之地的人杰地灵。比如常璩通过研究,考证出黄帝的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来自蜀地,蜀地的彭祖还是殷商太史,这份考据,对西汉大儒扬雄提出的“(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的说法进行了质疑。

常璩的质疑在后世也得到了考古验证,随着三星堆和金沙等考古遗址的发现,大量具有极高冶炼技术、艺术造诣和精神诉求的青铜器、金器、石磐、玉璋等乐器礼器的出土,证明古蜀之地的确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

常璩画像(梅凯 作,四川省方志馆 藏)

此外,依然流传至今的“文翁石室(成都四中)”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有着划时代意义。这段往事,在班固的《汉书》中被评论为“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令人遗憾的是,与文翁几乎同时代的司马迁,竟然在《史记》中对其置若罔闻,未置一墨。对此,常璩在《华阳国志》中作了详细记载,最终让文翁化蜀的事迹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都江堰离堆公园内文翁塑像(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煮盐的“邛崃盐井”,也是四川在人类科技发展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常璩对此也多有记载,这些记载和存世的汉代制盐画像砖一起,擦去了四川科技发展的历史尘埃。在《华阳国志》中,常璩对巴地总结为“其民质直好义,士风敦厚,有先民之流”;对蜀地则评价为“蜀多文士、好文雅”,最后总结为“巴有将,蜀有相”。

成都是全世界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西汉时期,成都人在临邛地区(今邛崃市火井镇)就发现了天然气,并用于制盐(图片来源:邛崃市火井镇人民政府)

这份精准的评价,时至今日依然形象且适用,也正是因为《华阳国志》的客观、准确、完善、广泛,使得其成为研究远古到晋代西南历史文化的必备之书。之后无论是范晔著《后汉书》,裴松之注《三国志》,郦道元注《水经》,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只要涉及到西南史地,都不免会参考《华阳国志》的内容。

崇州市街子古镇华阳国志馆内展示的《华阳国志》(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正是因为《华阳国志》,常璩被称为千百年来中国地方志鼻祖,他在巴蜀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END

来源:成都方志

配图:方志四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