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旅行中体验更丰富的人生:大头马与罗新对谈旅行写作
面对日常的虚无,旅行是一种有效的对抗方式吗?作家们理想中的旅行是怎样的冒险?
5月24日,新锐作家大头马与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新,从非典型旅行文学新作《东游西荡》谈起,分享旅行为他们的文学创作和生活带来的思考。本次对谈由媒体人、作家张畅主持。
从虚构到非虚构
《东游西荡》是一本风格独特的旅行作品,大头马以在世界各地参与马拉松比赛为线索,书写自我对抗和解嘲。
在专注旅行写作之前,大头马曾深耕虚构写作,出版过多部小说集。谈起从“虚构”到“非虚构”的转向,大头马坦言:“我觉得自己写非虚构更像是一种回归,我开始写作特别早,其实从小到大写的作文都属于非虚构,因为写的都是自己经历的事情,大学之后写影评、杂文,就是表达自己所想。从2012年开始,大学毕业后成了‘社畜’,觉得生活挺苍白的,散文随笔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反而觉得虚构作品很自由,可以打开另外一个世界。写了几篇小说之后,又有了一种特别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
当时,国内“旅行写作”的概念尚未获得关注,大头马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框架”,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结合起来,于是开启了旅行写作的生涯,再次回到非虚构领域。对于大头马来说,两者的切换自然而然。
罗新教授将《东游西荡》与胡成的《榆林道》对比,认为这两部作品分别体现了旅行文学最典型的两个类别的特点,后者关注“我看见什么”,而前者把重点放在“我怎么样”,也就是外部世界在“我”的内心引起的种种感受。“这种写法在一般的旅行作品中是比较小众的。她写得让人很愿意看下去,大概跟她曾经是小说家有关,在文字上自我表达的能力很强,所以能如此自如。”
大头马的作品让罗新联想到美国作家彼得·马修森,马修森同样跨越了虚构与非虚构两个领域,他书写喜马拉雅山之旅的《雪豹》是旅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在罗新看来,大头马的“跨界”之举很有难度,这种创作经历也非常宝贵。
感动不止风景
大头马和罗新都有很丰富的旅行经验,在现场,两位作家也分享了旅途中那些直击灵魂的时刻。
在南极跑马拉松的极限经历给大头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是在一个极地的景象里面,开始还觉得景象很宏大或者很奇诡,你会被景象所吸引,但是到了最后,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热量在慢慢失去,那个时候支撑着你跑下去的动力,已经不是完成这个比赛了,就是你想活下去。我咬牙坚持着往营地跑,这个时候就看到太阳,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有自我感动,也臣服于大自然的伟大,你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但是太阳是永恒的,它一直在那。”极限运动带来的生命体验远远超出日常生活中可以想象的界限,这些是旅行带来的非凡魅力。
比起风景,罗新更关注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近年来,他与美国旅行作家保罗·萨洛佩科一起行走,足迹遍布中国。在旅程中偶遇的那些鲜活的人们,比如旅店老板娘、卡车司机、好客的村民、追随李白的怪人……这些有趣的人物带来的感动,丝毫不弱于壮美的风景。
大头马对此也深有共鸣,她在安徽刑警队和南京红山动物园采风的经历,使她有机会深入接触这些有趣的行业。“深入到这个群体里面去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些独特的经历也为大头马的创作打开新的面向。正如罗新所说:“旅行写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不仅记录自己的旅行,而且反思这种旅行。要写作就必须反思,这种反思里面当然就有价值,当然也可以看到自己没看过的景色。”
最理想的旅行是冒险
每当谈论起旅行的意义时,或许有人会说,旅行是为了对抗生活的虚无。但大头马却更多地把旅行理解为一种对新鲜事物的渴望。
“我是一个很厌恶日常生活的人,我很厌恶重复,或者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我就会觉得很无聊。所以我不断地需要新鲜的信息,让自己的生活好像有一点点不同。”
身体和灵魂的理想旅行也有不一样的形态。在罗新眼中,疯狂的冒险才是最理想的旅行,魅力同样在于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就像旅行写作里面那些最动人的旅行,非常艰难,别人都没去过,吃了千辛万苦,最后活着过来。比如在外边睡,还有动物在旁边,天上还下着雪。有挑战才有意思,一定要经历别人没经历的。”虽然如此,但理想的旅行并不容易做到,“我还是希望能够住个五星级酒店,能够晚上洗个热水澡,吃个好饭。”罗新笑言。
像这样的疯狂之旅,大头马经历过许多次。为了追求新鲜的体验,她四处飘荡,走过亚马逊丛林、布宜诺斯艾利斯、冰岛、土耳其和南极……尽管她时常自嘲“为什么要找这种罪受”,但她仍在计划着新的冒险。下半年,她将与两位好友一起开启为期100天的大航海之旅,重走“库克船长”的路线。全新的旅行计划包含着许许多多新鲜的挑战,比如风浪颠簸、晕船呕吐、无人海域的大鱼、太平洋小岛上的原始部落……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也都意味着更加精彩的生命体验,而她新的旅行作品也已经计划好了。
大头马随时准备出发,正如她在《东游西荡》自序中说的:“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云游四方。”她将会开启全新旅途,继续在行走中体验生活、反思自我。
文:南旭晨 图片: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