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六声学者计划 ︱“公众科学”如何助力中国环境

Lyssa Freese/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地球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博士生
2018-08-08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2018年6月,澎湃新闻的英文产品——第六声(Sixth Tone)与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第六声学者计划”,资助八位青年学者在中国八个省进行为期六周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的主题是“科技如何改变乡村”,其中包括四个具体议题:农村电商、大数据、农业无人机和荒漠化治理。本系列为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成果。

我们在甘肃省雅丹地质公园,眼前是大片被大风吹起的沙尘,与我们同行的研究人员正在几步开外、半没在沙土里的沙尘监测站上读取数据。过去两年中,我同中国各地的环保组织有了相当时间的接触,这一刻,我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这段时间来所经历的环境、文化和经济万象。

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已为大家熟知。工业排废对水源造成污染、汽车尾气排放让城市深受雾霾之苦、快速城市化导致国家部分地区遭受水灾、对耕地的过度开垦加速了荒漠化。不同的挑战意味着我们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过去的两年时间让我看到了中国的环保主义者为这个广大多样又脆弱的生态体系作出的无数努力。

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金钱投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时间、人力和技术,地方上的配置必须建设起来。环境保护组织很容易走上那些经济发展组织的老路:拥有金钱和技术的外来人员提供一种通用支援模式,却因为不能匹配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屡告失败。如果中国想要避免重蹈覆辙,那就必须在做未来环境保护和监测计划时考虑到地区区情和传统做法。

2018年6月12日,甘肃敦煌的一名当地工作人员读取治沙站的数据。Lyssa Freese 摄

环保组织“绿驼铃”创始人及主任赵中认为,这正是民间组织能够起到作用的领域——他们在当地居民和外来科学家中架构起了一座桥梁。“当然,在没有民间组织的情况下,这种工作也能完成,但可能性非常小。”全球环境研究所(GEI)项目经理彭奎说。他也同样认为,民间组织对本地经验和高级科学技术之间形成链接有着很大作用。

彭奎说,绝大多数环境保护工作都以两种方式完成。“第一种是科学家去到某个地方,告诉当地居民该怎么做,他们相信现代科学是能够找到解决方案的最好方式。但是当地老百姓却常常不愿意听取这些建议,因为觉得不可行,或是与传统做法相去甚远。”他说,“第二种方式是当地人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但是当他们解释这背后的逻辑时,外来的科学家在没有足够数据和证据的情况下不愿意相信他们,认为这些并不科学。”

民间组织此时就起到了作用,他们能够缩小当地人和科学家之间的鸿沟。一方拥有传统经验和对当地情形的了解,另一方则拥有必需的资金、设备和科学知识,两者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方式。甘肃植树造林的经验正是这样一个案例,当地老百姓对植被的经验与科学方式相结合,实现了环保目标。

2018年6月12日,甘肃民勤的当地妇女给治沙的植物浇水。Lyssa Freese 摄

要为双方架构桥梁,环保组织现在采取频率越来越高的一种做法是“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让当地居民科学参与环保检测和保护行动,比如采集数据。

随着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公众科学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做法,这可以是当地百姓用智能手机App监测或汇报野生动物踪迹、拍下水污染的照片,也可以是牧羊人关注草原荒漠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经验和做法被证明依然有着相当价值,是不可缺少的智慧。彭奎解释说,传统和科学“都是有用的,但是彼此之间存在着鸿沟。我们开始意识到,公众科学能够填补这条鸿沟。通过这样的方法,科学家能够完成他们的研究,当地居民也可以用上他们的传统经验。”

中国的非营利机构很重视传统和地区经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拥有一个“黑臭河”项目,他们同全国各地的小型地方性环保组织合作,从这些最熟悉当地情况的组织中获得非常具体的一线信息。如“绿驼铃”和“全球环境研究所”这样的环保组织则在保护耕地和抗荒漠化问题上同甘肃和内蒙古的牧羊人合作。“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沈苏南解释说:“我们必须依靠当地人去解决当地的问题。”

除了同地方团体合作之外,中国的环保组织也同科学家合作,确保采集的数据有用有效。科学家们不但能够提供必需的数据收集表格、手机应用和设备,还能协助数据分析和核实。“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项目协调员冯晨说,他们的组织与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合作审核数据,确保其达到科学标准。“磐石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也以相似的程序处理数据。与此同时,公众收集的数据也增加了数据的透明性,尤其是那些“有空白或是对公众不开放的数据”,冯晨说。

公众科学不仅仅只是让当地人参与到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还为城市和农村居民提供了学习自己身边环境和积极投身保护环境行动的机会。在中国面对的多种环境问题挑战面前,一刀切的做法绝不可行。我们必须在科学中纳入公众参与,尊重他们的传统和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环保意识,并且形成更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本文由李鸣燕编译自Sixth Tone: How ‘Citizen Science’ is Helping Save China’s Environment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