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者|探索“海南戒毒模式”,所长陈旭因公殉职一年后还在被怀念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2023-05-24 14:30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党委书记、所长陈旭

孙官梅至今还是无法接受丈夫无声地告别。

2022年5月22日14时54分,海南省司法厅警衔晋升培训班上,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党委书记、所长陈旭,因突发脑溢血晕倒,送医后抢救无效溘然长逝,享年50岁。

猝然离世时,屋外大雨瓢泼,陈旭身着警服,晕倒前特别嘱托同事给其妻子打电话,“我知道你放心不下我跟儿子。”孙官梅说。

此后的告别仪式,20多名往期戒毒人员自发前来送别,即使毒瘾已戒断多年,他们还是习惯喊其“陈老师”,“没有陈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时隔近一年,司法部、海南省委于2023年5月16日在海南省人民大会堂以“现场+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举办陈旭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孙官梅在报告会上难掩悲伤,数次哽咽:除了家人,还有很多人都还在想念着你。

时至今日,陈旭的老母亲对儿子的离世仍不知情。“他极重孝道,只要不出差、不值班,就一定会抽空探望母亲,但也经常缺席家庭聚会。”孙官梅说,老人也因此有所埋怨,但他总是打感情牌:“您和爸都是监狱干部,我得努力,才不会砸了警察之家的招牌。”

这样的对话,再也不会有了。2022年10月1日,海南省委追授陈旭同志“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海南省委、省政府为其追记个人一等功。2023年3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印发决定,追授陈旭同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我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你”

意外发生的那天是周末,陈旭一如往常加班的样子对妻子说:官梅,我去上课了,你送儿子上学,等我下课,咱们再接他回家。

没想到,这一句话竟成永别。孙官梅记得,和以往给民警培训一样,尽管已经有了丰富的授课经验,他还是加班加点备课,撰写了2万余字的讲稿。

当时,他的身体就已经发出了警报。“反复感冒,血压居高不下。”孙官梅回忆,自己曾劝丈夫去医院看,但他却腾不出时间——周五值班,周六埋头备课到深夜,周日一早又继续完善课件,当天下午培训班开课没多久,就发生了意外。

作为海南戒毒模式创始团队领头人之一,陈旭经常撰写讲稿、制作课件,为各类民警培训班上党课、讲法治,传播最新理论研究成果,总结创新、推广推介海南戒毒模式。

在昏倒前,陈旭最后的嘱托是给妻子打电话。“我知道你放心不下我跟儿子。”孙官梅在报告会上悲泣:那天下着瓢泼大雨,你三次心脏骤停,我一直守在ICU门口,“晚上8点你再次心跳骤停抢救,这次没能挺过来,我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你。”

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医院一级警长何凤仪一直难忘当天的场景:“课刚没开始多久,他突然说头有点晕,交代前排的同事给他爱人打电话,我坐倒数第二排,等到我上讲台的时候,他状态已经很差了,回应了两句话后就答不上来了。”

“陈所长逝世是我最不愿意回忆的事情,一年过去了,有时候真的是想努力地忘掉,但还是忘不了。”何凤仪说,每一次讲课,陈旭都会有很多新的内容,这次主要是介绍有关教育矫治社会化的内容,是关于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如何延续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课题。

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副所长陈海燕认识陈旭已经17年了,“他从来都是站着讲课,只有那天坐着。我们只当他感冒不适,谁知……曾经一起共事的经历常常浮现眼前,‘那一幕,无人愿再回想’。”

官方资料显示,自1993年工作以来,陈旭深耕司法行政事业29年,先后荣立三等功5次、荣获嘉奖5次,曾被司法部、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等单位授予“全国监狱戒毒系统教育质量年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打破“戒断三年不足3%”说法

戒毒是世界难题。在海南司法行政系统,陈旭是公认的“业务通”。

2005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海南毒品犯罪问题多发高发,毒品治理进入集中攻坚期,戒毒救治工作任重道远。陈旭被委以重任,牵头组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探索标本兼治的戒毒救治方法。

他边实践边研究,经常通宵达旦工作到深夜。“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陈老师每次从办公室出来,两眼放光的样子:我研究了国内外戒毒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要培养戒毒人员的自信心,用自尊自爱的力量激发他们内在的戒毒动力。”陈海燕说,不到半年的时间,陈旭就编写出长达70多万字的《海南戒毒救助计划》教材,在讲台上日复一日地用生命引领生命,践行“以人为本、关怀救助”的理念。

此后,他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医疗戒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理矫治、职业技能培训、后续照管“五位一体”的戒毒康复救助体系,并率先在全国聘请社会第三方开展回访调查工作。

2012年,海口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受教解戒人员进行回访调查,结果显示出所三年以上戒断率为39.15%。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国际上流传“戒断三年不足3%”的说法。曾被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命名为“海南戒毒模式”。

十年之后的2022年,海南省委政法委、省禁毒办、省司法厅联合组织对1.4万名解戒人员进行回访调查,出所三年以上戒断率达到了90.17%,证明毒品是可以戒断的!

“这一模式的探索目的在于提高戒断率,从而服务社会。”现任海南省琼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二级高级警长胡敏是被陈旭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引入教研团队,是为了打造海南戒毒模式中的心理矫治工作模块,“戒毒首先要从戒瘾开始,戒瘾就不可避免地要从心理上去考量。”

在她看来,这一戒毒救助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真正把戒毒人员当人看,“我们相信毒是可以戒的,人是可以改好的,是从人性上肯定戒毒人员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一切都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和前提来做的探索。”

在工作中,胡敏十分感佩陈旭的智慧,觉得他是学者型专家,“我觉得,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把国际、国内,包括香港澳门的所有戒毒资料、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做了很多思考,站位很高。”

她说,陈旭把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他所热爱的工作上,传播具有人文关怀的戒毒文化和理念。

从2005年至今,陈旭先后开办19期戒毒班,组织参加志愿宣讲141场,帮助逾千名戒毒人员戒除毒瘾,为两千多名解戒人员照亮回归之路。

“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

“海南戒毒模式”实际效果如何?在戒毒人员们看来,陈旭更像一位带领他们学习的班主任,他们习惯喊他“陈老师”。白天,他亲自登台,讲解仁义孝悌;夜晚,他走进宿舍,引导人生方向。

陈海燕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在开展“同舟共济”心理团队辅导课上:站在“小舟”上,寓意同心协力脱离“苦海”。当小舟越来越小,陈旭主动当起了基座,戒毒学员有的抱住他的臂膀、有的踩着他的脚背,有的搂住他的腰。看到落单的小覃,陈旭说:“来,骑到我肩膀上!”在小舟最高处,小覃泪流满面。

六年后回访时,小覃携着妻儿出现。他说:“我被陈老师扛起的那一刻,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便决心再也不碰那个东西了。”

除了老师,陈旭还有一个称呼叫:“沙漠王子”,“陈老师就好像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了我们新生的希望。”

阿雄(化名)是海南戒毒救助中心第三期学员。十五岁那年,他不小心沾染上了毒品。“上瘾后我才知道毒品的危害,我曾尝试过各种戒毒方法,可经过十一年的挣扎,都没有脱离毒品的魔爪,同学朋友离我远去,家人对我绝望放弃,我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了,很无助。”万念俱灰时,阿雄被送到了戒毒救助中心。

“刚开始感觉陈老师很严肃,不敢靠近他,熟悉之后感觉他像亲人。”阿雄坦言。陈旭的戒毒理念让他彻底有了觉知。“他告诉我们,毒品是可以戒断的,告诉我们坚持就是胜利,不要再走回老路,也不要有心理压力。”

阿雄一直记得陈旭的教导,他觉得自己被看成一个真正的人,“别人对吸毒的人都会低看,有的还觉得我们不是人,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尊重。”

阿雄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陈老师对待我们就跟朋友一样,很多事都会考虑我们的感受。”他举例说,比如做一些心理活动,什么时间做,做多久都会征求我们的意见。有时候,干警对我们说话大声了一点,也会被他批评,“这里好像一个全封闭的学校,陈老师让我们坚定了信念,相信毒瘾是可以戒掉的。”

如今,阿雄已经回归正常的生活,成了一名货车司机,“我出去后开始学技术、找工作,陈老师说要学会养活自己,不用靠别人,更不用去偷去抢,他始终灌输这种观念给我们。”

在陈旭的影响下,许多像阿雄一样的解戒人员陆续告别毒品回归家庭,有的当了爸爸,有的自主创业,有的开始备考学习,重新找到生活的归处。

“生命的逝去并不是真正的死亡,遗忘才是”

对弱势群体的全身心关怀,让陈旭对家人留下了诸多亏欠。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之初,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自1月28日开始启动全封闭管理。

在下达要连续封闭执勤命令时,陈旭说:“同志们,大家已经执勤28天了,我们是警察,是妻子,是丈夫,是孩子,更是孩子的父母!今天原本是回家团圆的日子,可是……”一向雷厉风行的他哽咽了。

尽管上有年迈母亲重病卧床、下有年幼儿子无人照顾,陈旭仍主动请战,先后3次进驻监管区,连续封闭执勤。

封闭管理期间,陈旭与一线民警同吃同住、同管理同工作,积极指导相关部门启动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远程探访、电教教学系统等,确保场所隔离不隔爱、封闭不封情、停课不停学。

当时,陈旭已连续两批参加封闭执勤了,身体出现过敏、痛风、血压升高等不适症状。“我和大家一起坚守。”陈海燕隔着屏幕听到这句话时,深切感受到他的不忍以及对民警的关爱。

鉴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2020年5月,陈旭被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疫情防控优秀共产党员”。

“我总觉得你一直在我身边没有离开,你跟我约好的西部之旅没去,还说好了退休后要陪我环游全国。”同为戒毒民警的妻子,孙官梅对丈夫的猝然离世难以接受,一直数着日子过,“今天是你离开我的第338天,我不愿意去整理,也不愿意去回想,我觉得只要我不去想,你就还在。”

陈旭离开后的第三个月,外派到儋州工作的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彭博,才从忙碌中得以短暂抽离,“当时得知陈旭所长晕倒送医的消息,以为只是因为太累,想着回去之后再看望。没想到,再次见到时,却是在告别仪式上。”

对他来说,陈旭是他的引路人,“正是他的身体力行,化解了我当初入警的迷茫,也坚定了我入警时的信念,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戒毒工作的意义。”

有天夜里,想念和不舍情绪翻涌,彭博忍不住给陈旭发了一条微信:“想您了!所长”。点击发送后,和陈旭相处的一幕幕再次浮现眼前,他开始莫名期待着回应。

几分钟后,微信有了回响!他打开一看,是陈旭妻子发来的讯息:“彭博,我是嫂子,陈旭没有离开,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时至如今,孙官梅仍保留着丈夫的手机,“从来不关机不静音,只要开着就如同你在的时候一样。”当她看到丈夫生前的同事发来的问候,瞬间泪目。

她深知,除了家人,还有很多人还在想他,也都还没有忘记。“我开始懂得,生命的逝去并不是真正的死亡,遗忘才是。”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