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作品赏析 | 回眸上海百年间的高光记忆

2023-05-25 0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回眸——上海百年纪事》汪观清

65x65

2021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回眸——上海百年纪事人物画苑作品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通过展览我们不难发现,上海发展的点滴轨迹都被画师们“搬”到了一幅幅的画布上。这些作品完美诠释出了上海开埠至今这180年里,一个又一个史诗般的历史瞬间。

展览现场

画师们独辟蹊径,不落窠臼,以精妙的角度描述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髓。在展览即将落幕之际,快跟随小编的脚步,继续一起通过画师们的“镜头”来共同回忆百年前的申城有着怎么样的珍贵记忆吧!

01 魔都时尚流

▲《魔都时尚流》叶雄、申杰、吕亚蕾

209x69

2023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作品由叶雄、申杰、吕亚蕾三人合作而成。最早的选题原型取材于安福路,在这条长862米的街道上,近年来充满了时尚的气息。安福路于民国4~5年(1915~1916年)修筑,以法国海军将领命名,称为巨泼来斯路(Route Dupleix)。民国32年,以江西安福改名至今。这条短短的路,也就千步而已,如今却是上海文艺腔的代表之一。起因就是,当话剧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安福路也就跟着火了起来。常常一些穿着时尚的男男女女在安福路上兴致勃勃地漫步畅游,他们穿着各自心仪的服装,自信地在这条马路上行走着。一段时间集中这样的现象体现了上海作为世界大都市的气派,展现社会的包容度,反映现代时尚新思维的上海精神。

作品在怎么表达主题上进行了极为大胆地探索。三位画家本来都是擅长比较传统的画法,为了要表现安福路这个时尚新地标,他们推翻了自己的创作体系,另辟蹊径,引入了最多的现代绘画因素。构图上强调了的平面构成法,穿插、叠加、错位……,各种现代造型手法皆罗列到一张画面里去。人物之间即有呼应,又显示各自的独立性,在现实表现法的基础上做了强化、归类处理。人物的刻画上立足于线的表现方式,形式却更强调现代化地追求,把时代感圆满地搬到了画面上。对于色彩处理以主观意识为主导,大胆地把画面上的摄影人做了团块处理,即不失真实性,又极好地烘托出主题人物,使得画面更加合理,更具感染力。

作品画面整体呈现出一派熙熙攘攘的现代时尚感,生气蓬勃,眼花缭乱,展示出人物画苑作品的多样性和茁壮的艺术生命力。

叶雄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美协第四届连环画艺委会副主任

上海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原主任

上海民盟书画院执行院长

上海人物画苑画师

申杰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书画院画师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会员

杨浦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人物画苑画师

吕亚蕾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教师

上海人物画苑画师

02 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人民建》汪观清

175x95

2022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该作品由著名人物画家汪观清所画。作品取材于外滩一隅,主体是新中国第一任市长陈毅雕像,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一半。雕像刻画表达充分,有质感,撑起来整个画面。背景就是浦东陆家嘴的新地标建筑,一下子就能让观者感受到新时代气息。

作品绘画的笔法老到,右下角的众多人物的安排章法有度,构思巧妙,人物动作处理得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尤其是画面里面穿插的江鸥和鲜花,既打破平衡,又活跃了画面,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汪观清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

黄山画苑名誉院长

上海人物画苑顾问

03 印象·清末的外滩

▲《印象·清末的外滩》朱新龙

200x69

2023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看标题,人们脑中会浮现低矮的房子。其实,清末的外滩已经相当摩登了。画中教堂式海关已是第二代,现在的海关大楼也是在原址上盖的。三代重盖间隔只三四十年,可见,当时的拆迁风更甚。巴洛克曲线型尖顶的德国总会在其落成之日,会员们纷纷将大把的钱币抛向街上,以示祝贺。而远处是当时的法国领事馆。几十年后,这些都只留在上海的记忆中了。

此画构图中大胆采用中国画的取舍和散点透视手法,将当时代表性景象巧妙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中,既表现了建筑和江面上千帆云集繁忙景象和外国军舰来往自如的殖民地怪象,又表现西式马车黄包车和轿子共存,洋人修女和清人同框的人物形象。近景一角刻画了有人两眼空洞,游手好闲,整天无所事事,而人力车夫、码头工人为了温饱四处奔波,流淌血汗。

手法上仅靠水墨的干湿浓淡,描绘中西结合的大千世界。远处江面的船只和岸边树木,仿佛受了江面氤氲水汽升腾使得淡墨更加湿润而虚实相间。近处的纪念碑则大胆采用单线的勾勒,用背景的反衬手法使画面更有节奏感。房屋的建筑采用疏密对比、浓淡对比、虚实对比的方法,使建筑有层次。行道树的画法采用各种夹叶混点,使其不呆板。人物的墨色处理,将浓淡拉开,使其互不干扰。整个画面既有整体架构,又有丰富变化。”

——朱新龙

朱新龙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上海书画院画师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原上海梅山书画院院长

上海人物画苑画师

04 上海滩记忆

▲《上海滩记忆》忻秉勇

200x69

2023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上海滩记忆》画的是民国时期的外滩,与另外两幅《印象——清末外滩》和《争流——上海马拉松》构成一套系列组画。民国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是畸形繁荣,二是殖民特征。我以黄浦江向西岸眺望的视角展开画面,近景是外国列强的军舰,黄浦江上繁忙的小舢板、渡轮、沙船与军舰形成大小、强弱的对比,把两个特征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背景用了汇丰银行大厦和海关大厦这两个外滩标志性建筑,点题了地域特征。在绘画形式上,借鉴了国画山水的表现手法,虚虚实实,松松紧紧,以墨为主,辅以淡赭,给人以老照片的感觉。”

——忻秉勇

忻秉勇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名师工作室导师

上海民盟书画院常务理事

上海人物画苑画师

05 莘园雅集图

▲《莘园雅集图》人物画苑集体画师

400x97

2022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莘园雅集图》是人物画苑画师们集体创作的一幅风格迥异的文人画。画面描绘的是人物画苑画师们聚会的场面。这幅《雅集图》刻画的是现实中的人物,一幅画把人物画苑的全部画师都画进去了,且都穿着汉服,造型却也不显怪异,他们的姿态自然,虽不能气宇轩昂,但都伟岸方正。各个人物的形象准确,惟妙惟肖,尤其是对各人眼神的刻画,极为传神。12位画师性格特性刻画得细致入微,突出了一派文雅的风度。其中以汪观清先生为例,他年纪较大,除了刻画其额头、颈部的皱纹外,略为上翘的下巴,可谓传神。

值得一提的用笔特点,是工与写的结合,是重与轻的结合。这两个特点带来了画风的独具一格。画面中人物用线描勾勒,线条清圆细劲,森森然如折铁纹。衣纹线描流畅,顿折有序,体现人物的个性。有的袖子处方折之笔,又显得多样化,这几种笔法的交替使用,解决了方笔与圆笔转折的那个结。画案上的绘画工具不分时代,新老杂陈;既有传统笔墨,也有电脑笔记本、高级照相机……,各人专心于书画,道具于人物合拍如琴瑟。背景的处理有雅致超俗的感觉。树与山石的轮廓线都是中锋为主的圆笔。不管是墨色的浓淡,线条的形态圆厚,敷以浓笔淡墨写意的皴法,这既增加了山石的质地感与气韵的厚实,也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几株散落的纤竹亭亭玉立,优雅舒展,平衡了十余人构成的画面,加上几块石头,勾线的干笔皴擦,十分自然厚实。不但让山石有了质量的厚重,也让前后出现了空间感。

关于人物画苑

人物画苑属于创作驱动型的团体,由朱新龙、朱新昌、叶雄、奚文渊、忻秉勇、桑麟康等画师为创作主体,著名画家汪观清、张培楚、韩硕、毛国伦、马小娟,以及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原主任沈尧伊为艺术顾问,给予艺术指导。

他们擅长以市井人物为特色的上海历史题材创作,这个群体的画师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对驾驭构图和人物造型具有独到的优势。画师长期从事国画创作,掌握了深邃的笔墨功夫。人物画苑的画师们聚拢在一起,优势互补,互相切磋,成功孵化出众多优秀作品。

原标题:《作品赏析 | 回眸上海百年间的高光记忆(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