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东欧博览会回顾与展望:新十年,新机遇

澎湃新闻特约记者 鸣舟
2023-05-23 16:0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浙江 >
字号

5月20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东欧博览会)在浙江宁波落下帷幕。

匈牙利的贵腐酒、波兰的牛奶、塞尔维亚的果汁、斯洛文尼亚的滑雪设备、斯洛伐克的葡萄酒……琳琅满目的中东欧特色农产品和消费品,许多被消费者买断货,如此的市场热度让无数参展商始料未及,不少产品很快售空,参展商顿感“货带少了”。

据宁波商务局公布统计显示,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的到会专业采购商1.5万名,观展人数12.6万人次,中东欧商品采购订单105.31亿元,均创历年新高。

中东欧博览会已为欧洲客商打开通往中国市场的另一道大门,也充分体现出全球经贸疫后复苏的生机和盛景。

“我们对广阔的中国市场十分渴求。”匈牙利展商彼得.纳吉(Peter Nagy)称。

回顾:10年造就大平台

为期5天,27项重要活动,22万平方米贸易展览面积,5000多个商品类别……

中东欧博览会已成为庞大体量的盛会,从高大上的论坛、投资峰会和动辄上亿的投资协议,到展览现场的几十上百元的商品交易;从经济到科技,人文到艺术IP;从艺术家到科学家,中东欧博览会活动的丰富性体现了中国跟中东欧国家分享新机遇的诚意。

宁波国际会议中心矗立东钱湖畔,外形以江浙檐廊特色为主,河流从廊桥下蜿蜒流淌,动物可以自由穿越,植被可以延续生长,极富东方之美。

今年,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张开双臂,迎接12个中东欧国家,总共约350名外宾,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希腊和匈牙利等国的政府高官、驻华大使、总领事、投资者和商业领袖纷纷参会。

国内参展商也积极响应。据统计,第三届中东欧博览会也吸引国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0余家央企名企和商协会参会参展,其中甘肃、山东、河南、湖北等18个省市将由省领导带队参会。

但无论是谁,此行都有一个明确目标——“寻找对话和合作机会”。

中东欧博览会作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9家中东欧国家官方机构或商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据统计,今年中东欧博览会活动期间,共签约外资项目62个,总投资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17个,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高精尖行业领域。

“中东欧博览会是一个与中外各种类型企业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浙江省商务厅副厅长石琪琪介绍称。

伴随双方经贸交流的加速,对话机制也呼之欲出。

今年活动期间,中东欧博览会总共举办了7场国际机制性的对话活动,举行了8个“出海”战略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由此可见,中东欧博览会的平台价值和合作空间正在进一步扩大。

波黑外贸商会主席兹德拉夫科·马林科维奇告诉记者,波黑与中国和其他中东欧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经济绿色转型、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回顾往昔,中东欧博览会已走过非凡10年。

2013年11月,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在罗马尼亚发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纲要》,宣布2014年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投资经贸促进年”,从此开启了10年历程。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以2014年首届中东欧国家特色产品展作为起点,此后连续四届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再到今天中国其间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期间经历多次华丽蝶变。

10年时间,成绩斐然。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1%,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9.2%。浙江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十年来实现倍增,从2013年的71.02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216.33亿美元,增长205%。

作为中东欧博览会的承办城市——宁波,也因连续举办中东欧博览会,使其在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

2022年,宁波自中东欧进口额112亿元,同比增长47.5%;今年一季度进口4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占全国比重提升至8.7%,宁波成为中东欧商品进口中国的首选地;2022年,宁波对中东欧投资4.6亿美元,超过以往历年总和;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海运航线增至14条。

“宁波市的营商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闫超一称,从企业报名参展中东欧博览会以来,宁波政府机构作为东道主在每一个环节都给予了细致的帮助和支持。

他希望能以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为契机,加入宁波的中东欧贸易“朋友圈”。

当前宁波为进一步夯实在中东欧国家经贸交流当中的引领作用,正在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包括在对外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

今年,宁波提出打造针对中东欧合作的三大“首选之地”,力求举全市之力,正式开启中国和中东欧博览会双边交流合作的“黄金时代”。

新十年和“新机遇”

宁波国际会展中心9号馆西门,“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的巨型牌匾格外显眼,它代表了宁波以中东欧博览会为起点,持续深耕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的决心和意志。

“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馆是宁波打造‘永不落幕’的中东欧博览会、实现中东欧商品365天常年展示交易的创新举措。”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关定对媒体介绍称。

很显然,伴随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双方经贸的加深,仅通过为期几天的博览会,已无法实现将中东欧国家的商品全方面推向中国市场的要求,因此宁波当地政府决定开设常年馆解决“痛点”。

今年博览会期间,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馆二期开馆,总规模达到3.2万平方米,它的展销商品覆盖酒类、咖啡、食品、玫瑰、美妆日化、工艺品、厨房用品等中东欧国家近5000种,已成为国内覆盖最全、辐射最广的中东欧商品集散地,从而让博览会真正实现“永不落幕”。

最值得一提的是,常设馆正在全国11个省份21个城市设立了50个直销中心,结合“线上+线下”模式,用直播带货形式销售中东欧特色商品,让中东欧国家真切感受“中国市场的热度”。

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11周年。10余年来,双方的合作在经贸往来、农业合作、人文交流、互联互通多个领域全面展开。中东欧国家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片热土。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中东欧国家全行业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148%,中国企业赴中东欧国家投资意愿强烈,投资领域涉及汽车零部件、家电、医药、物流、能源、矿产等领域,但即使如此,双方未来仍有巨大的空间。

“由于乌克兰战争导致全球市场出现供应链中断、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以及输入性通胀等问题,往年的积极成果趋势有所放缓。然而,出口货物的数量并没有停滞,反而在略有增长,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事实。”波黑外贸商会主席兹德拉夫科·马林科维奇称。

他指出,从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来看,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相比之下,波黑和中国的经贸往来的特点“较为温和”。

“波黑产品对中国大市场的供应很少或不足,这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肯定可以得到改善。”兹德拉夫科·马林科维奇称。

很显然,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门户,中东欧国家不仅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优化对外经贸合作的关键方向,但如何持续深化双方的经贸合作和产业互补,这已成为摆在面前的课题,以及未来10年的新机遇。

“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契合度高,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成果显著且潜力无限。”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演讲时称,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级,经济全球化已步入深度调整与转型的新阶段。

作为中国全球化的高科技制造产业集团,TCL与中东欧各国合作渊源已久且内容广泛。经过多年深耕中东欧发展,李东生对于未来中国企业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中国企业应该输出先进工业能力,助力中东欧产业转型升级。比如中东欧地区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正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经过多年发展,在智能制造和工业4.0等工业能力方面已具备一定优势,中国制造企业可利用先进的工业能力对海外工厂进行赋能和升级,助力中东欧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

他以TCL举例称,TCL已累计投入近1亿美元对波兰工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该工厂年产能从2004年刚接手时的10万台跃升至超500万台,此举不仅满足TCL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同时也提升了波兰当地的工业能力。

他还认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应当加强科研合作,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研合作,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合作项目,但科技创新合作更多集中在研发阶段合作。”李东生称,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融通的科研合作机制,形成科技与产业融合的良好局面。

他还指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还应当加快能源转型,推动绿色发展。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在加快绿色发展方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李东生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已经迈入全球领先地位,近年来不断扩大在中东欧地区的投资布局。

李东生列举上述建议的理由很简单——“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的发展诉求和资源禀赋高度契合。”

    责任编辑:张沛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