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费孝通作品初版封面一览

2023-05-23 12: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费孝通作品初版图书封面

1935年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Social Change)原著W.F.Ogburn,内容包括社会遗产及人类的先天本质、社会进化、文化惰性及保守性、社会失调、文化及人性间的调适5编,共22章。由费孝通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同惠女士合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11月出版。

1939年 《Peasant Life in China》

“中国农民的生活”,即《江村经济》,原为费孝通在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博士论文,后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发表,被誉为“人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此为1939年初版封面。

1943 《禄村农田》

《禄村农田》是费孝通“魁阁”时期的学术代表作,作者将研究焦点由东南沿海转移到云南内地乡村,探寻在现代工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和社会结构所发生的变迁。1943年11月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丛刊乙集”的一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4年 《人文类型》

《人文类型》是学习社会学的入门书。原作初版于1938年,作者著名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思是费孝通初到伦敦时的老师。1944年4月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学刊甲集”第二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5年《Earthbound China 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unnan 》

《被土地束缚的中国:云南乡村经济考》,又译《云南三村》,1945年在美国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费孝通和他的助手张之毅在云南农村所作的调查报告。

1946年 《人性和机器:中国手工业的前途》

1945年冬,费孝通与袁方、张之毅、张荦群四人关于中国手工业有一次谈话,后由费孝通把讨论的结果写成文章,作为四人共同成果,以《人性和机器:中国手工业的前途》为名于1946年5月由生活书店出版。

1946年 《初访美国》

《初访美国》是费孝通1942至1944年在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时写的各种书札,当时连载在国内的报纸上。这些文字描述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作者对美国与欧洲的对比、对美国的各种政治制度安排和宗教信仰的思考。费孝通向以文字流畅优美著称,本书的文字也体现出了这一特色。1946年5月由生活书店印行,此为1947年1月再版封面。

1946年 《内地农村》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1940年至1942年间所写的有关云南农村的系列文章。1946年7月由生活书店出版发行。

1946年 《民主·宪法·人权》

《民主•宪法•人权》是介绍民主的普及之作,作者以唠家常、讲故事的方式介绍民主思想的内涵,谈论民主政治的基本认识。潘光旦先生称其称为“未经‘国定’的一册公民读本”。1946年8月由生活书店出版发行。

1947年 《重访英伦》

《重访英伦》写于1946年4月至1947年5月,记录了作者此期间在英国的“几万里的旅程,三个月的光阴”。1947年作为“大公报丛书”之二由大公报馆印行。

1947年 《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费孝通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自己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讲授有关家庭问题的讲义整理、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6章。是费孝通最为得意的著作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47年作为吴文藻主编的“社会学丛刊甲集”第四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1947年 《工党一年》

《工党一年》是英国记者J.E.D.Hall的作品。1945年7月,英国进行了二战后的第一次大选,本书即以当年议会辩论为主要内容,记述了工党执政第一年英国社会的重大改革。费孝通与他学生王康(笔名史靖)合译了这部作品,并于1947年9月由生活书店出版发行。

1947年 《美国人的性格》

本书是费孝通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读书和考察时的观感笔记,着重分析了美国人的性格及这种性格在推动美国走向繁荣富强道路上的作用。1947年12月由生活书店印行。

1948年 《乡土中国》

这是费孝通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根据其19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讲义整理写成,由14篇文章构成。1948年4月作为“观察丛书”第四种由上海观察社出版发行。

1948年 《乡土重建》

《乡土重建》是费孝通在对江村、禄村等乡村社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中国乡土社会的自身特点和内生机理,提出了发展乡土工业,实现乡土重建的思想。1948年8月作为“观察丛书”第九种由上海观察社出版发行。

1948年 《皇权与绅权》

1948年12月,费孝通与吴晗将他们组织的“中国社会结构”讨论班的文章编在一起,出版了《皇权与绅权》,此书以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知识分子的命运、政统与道统为纲,探讨了皇权、绅权、帮权、民权的演进及运作。这是当年初版封面。

1950年 《大学的改造》

本书主要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新形势,大学在管理体制、高考、教学、学制、精兵简政、教师转型、医疗互助、互助保险等各个方面进行的改造,从中可以看到政权更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大学适应新形势的各种举措,因此,本书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珍贵史料。此书于1950年5月由上海初版公司出版。

1950年 《我这一年》

《我这一年》非常写实地呈现了刚解放这一年费孝通的所看、所思和所想,文字相当真诚。1950年8月由三联书店出版。

1951年 《兄弟民族在贵州》

1951年11月三联出版社出版。费孝通作为建国初期贵州民族访问团团长,亲自调查并撰写了兄弟民族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此书即由调查报告及相关文章共7篇汇编而成。

1953年 《中国士绅》

1953年,由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作序、其夫人玛格丽特编辑的《中国士绅》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主要记录费孝通先生20世纪40年代学术成果的作品此后一直是英语世界有关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论域难以忽略的参考文献。

1956年 《话说呼伦贝尔草原》

这是1954年8月,费孝通去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大草原视察并做田野调查所得写成的文稿,由《新观察》独家发表。记述了草原上所特有的风光,描述了牧民们在组织起来以后的劳动热情和幸福生活;同时也指出了草原的发展前途和祖国工业建设的紧密关联。1956年8月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

1964年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是行为科学的创始人乔治·埃尔顿·梅岳的代表作,由费孝通翻译并于1964年1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8年 《费孝通选集》

1988年5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选集丛书”之一。

1988年 《费孝通学术精华录》

1988年6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名家自选学术精华丛书”第一辑第6种。

1988年 《费孝通外访杂写》

本书精选了费孝通访问世界各国短文札记30篇,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前后跨越40多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

1988年 《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精)》

《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全面阐释了发展少数民族服务的文艺工作、看了民族歌舞、关于民族识别问题的意见、中国民族学当前的任务等内容。1988年10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此为精装版封面。

1988年 《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平)》

这是上述著作的平装本。民族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1988年 《花篮瑶社会组织》

本书是1935年费孝通与王同惠女士共同赴广西大瑶山进行田野调查的成果。是费孝通第一次系统的实地社区研究,其研究目的也是将吴文藻所提出的“在中国运用社区研究方法”的理念付诸实践,为社区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提供范式。1988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8年 《乡镇经济比较模式》

《乡镇经济比较模式》1988年11月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费孝通、罗涵先合著。通过对苏南、温州、晋江、耿车等模式的剖析,总结与概括各地富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1989年 《杂写戊集》

“杂写集”系列的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收录了1986年7月至1987年12月所写的文章29篇。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

1989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在此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

1990年 《云南三村》

这是1945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Earthbound China 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unnan》一书的中文首版。1990年11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年 《旧燕归来》

1991年4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新旧各类文章29篇。书名出自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作者所写的同名文章,作为燕京学派最杰出的学生之一,文中作者把在北大创立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所,视为“旧燕归来”。

1992年 《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

本书汇集了费孝通十余年中所写的近六十篇考察随记,大致按时间线索排列,不仅呈现了晚年费孝通“从实求知”的所思所想;某种意义上也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黄金时期的历史进程。1992年8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3年 《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

费孝通在书中用了各种文体写下了学生时代所遇到的老师、同学和他们给作者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另外,在书中作者也间接的介绍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对自己的要求等。1983年8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 《人的研究在中国》

1993年10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出自费孝通在“东亚社会研究”讨论会上的一次发言,原载于《读书》1990年第10期。也是费先生与曾经的同窗Edmund Leech的对话,就人类学者能否将自己的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以及对于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微型社区调研能否体现中国国情作出了回应,也体现出他对社会人类学的学科理解,以及对中国人类学研究方法和使命的思考。

1994年 《芳草天涯:费孝通外访杂文选集》

本书由费孝通在英、美、澳诸国留学及访问期间所写的杂文选编而成,语言简单平实,不仅仅写了他在异国的见闻,也表达了他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观点。江苏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

1995年 《言以助味:费孝通杂文选集》

1995年6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作者在各地访问期间所品尝美食的经历的文章汇编而成,让读者了解一位学术大家生活中的一面。

1996年 《爱我家乡》

1996年,费孝通学术活动60周年庆典之际,为纪念江村调查六十周年,将自己自《江村经济》出版后在家乡追踪调查有关论文编辑成册,命名为《爱我家乡》,奉献于家乡乡亲们。群言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1996年 《费孝通学术文化随笔》

这是一本短文、序、演讲稿、访谈各类“杂”文合及,其中夹杂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学术观点及研究方法。字里行间可品读出其求同存异、学以致用的治学态度以及谦逊的品格,更有以社会学“平天下”的大志向,一显传统士大夫之精神。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1996年 《费孝通选集》

“华人著名人类学家丛书”之一,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

1997年 《行行重行行:续集》

1997年4月群言出版社出版,《行行重行行》续编,收录文章18篇。

1997年 《走出江村》

人民日报出版社“名人名家书系”,1997年6月出版。

1998年 《往事重重》

这是作者忆旧以及反省自身历史之作。1998年3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书趣文丛”之一。

1998年 《从实求知录》

《从实求知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是作者近几年发表的学术反思文章的结集。按作者自己说“书里边记录了我从实际中得到知识的经过。我这些年来所得到的知识很少,也不见得都正确,但是我确实是从实际生活当中得到的。这本书就是讲我这一个人求知的经过,从中也可以看出我的思想在六十年里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的过程。”

1998年 《甘肃土人的婚姻》

此书由费孝通与王同惠于1934 年合译,原著者是比利时许让神父,1998年12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土族家庭婚姻的历史,同时亦感受到本书翻译者对土族的关爱之情和研究土族历史的新的时空观。

1999年 《费孝通文集(十四卷本)》

收录了作者从1924年到1999年间的各类文章共450多万字,除了大量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著作外,还有作者早年所写的政论时评和近几十年来的散文随笔。从这些文集中可以看到,作为一名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所在社会的细致入微的观察研究和严肃思考,极具收藏价值。这部文集后增补至16卷,时间收录至2003年。费老亲自审定了全部文稿,并在文集的前10卷出版时撰写《文集前言》。1999年10月群言出版社出版。

2000年 《费孝通人物随笔》

2000年4月群言出版社出版,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如何通过“人人可以看到的事”,表达自己对厚重的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感受作者对亲友、师长一往情深的思念;可以领会一个社会学家眼里观察到的,对域外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的描述。同时,读者也能从中欣赏到费孝通别具一格的写作风采,一览“匠心别见,趣味盎然”的优美的费氏散文随笔的韵致。

2001年 《师承·补课·治学》

本书汇编了晚年费孝通对自己一生从学历程的回顾与反思的文章,其中既有长篇的思想自述;也有对影响终身的五位老师——吴文藻、潘光旦、派克、史禄国、马林诺夫斯基——的追忆与重读,他名之曰“补课”;更有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学科和理论层面的不断思考。2001年10月三联书店出版。

2002年 《费孝通译文集(上下册)》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先生的五部译著,这五部书均为西方现代社会学、人类学的经典着作,曾在西方学术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费孝通的译本亦曾影响了一代致力於社会学、人类学的中国学子。2002年10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

2004年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这是费孝通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2004年1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原标题:《费孝通作品初版封面一览》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