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揭晓,90后陈春成、杨知寒上榜

澎湃新闻记者 顾明
2023-05-21 11:0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5月20日晚,在屈原投江之地湖南汨罗市的诗歌交流中心,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现场揭晓了上榜的20部作品。韩少功、李修文、张新颖、东西等作家上榜,其中还有陈春成、杨知寒两位90后作家。

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现场

创刊于1980年的《芙蓉》文学杂志,曾被誉为中国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之一。“芙蓉文学双年榜”每两年举行一次,首届2022年启动,分为两大榜单: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的“芙蓉文学图书榜”和在《芙蓉》杂志范围内评选的“芙蓉杂志榜”。参选的作品均为2020-2021年出版和发表的作品。2022年8月,“芙蓉文学双年榜”收到了41位专家的116部作品推荐书单,经过近半年的初评、复评、终评,最终在汨罗揭榜。

第一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图书榜”榜单

非虚构:

卢一萍《扶贫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诗集:

张新颖《三行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小说集: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0年9月出版)

孙频《以鸟兽之名》(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

王威廉《野未来》(中信出版社,2021年7月出版)

南翔《伯爵猫》(作家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

长篇小说:

胡学文《有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

东西《回响》(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

陈继明《平安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桂冠作品:

韩少功《人生忽然》(湖南文艺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第一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杂志榜”榜单

散文:

傅菲《红嘴山鸦之死》(2020年第3期)

塞壬《缓缓归途》(2021年第5期)

诗歌:

刘羊《乡里人的说话方式(组诗)》(2021年第2期)

短篇小说:

林森《书空录》(2020年第5期)

杨知寒《出徒》(2020年第6期)

中篇小说:

鲍尔吉·原野《乌兰牧骑的孩子:铁木耳与海兰花》(2020年第6期)

范小青《我们服了魏红霞》(2021年第1期)

李宏伟《月球隐士》(2021年第2期)

胡性能《三把刀》(2021年第3期)

桂冠作品:

李修文《致母亲》(2020年第2期)

之所以选择汨罗作为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的合作城市,首先当然是因为屈原,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2300年前,苦闷的屈原自投汨罗江,开启了中国诗歌的源流。2300年后,汨罗江静静地流淌着,却也令人格外触动。获得杂志榜桂冠的李修文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他第二次来汨罗,依旧感动凄怆。他将这里称为“中国文学的源头”,认为国人的美育应该从屈原开始。出生于湖北荆门的他,自觉深受屈原以及荆楚艺术的影响,比如楚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将“故乡”带在身边,以家乡之名命名他们生活过的每一个地方;比如楚人视死如生,因而注重祭祀,喜欢围火夜祷。正如他在盛典上的发言中所说,他想起上榜作品《致母亲》的写作初衷,正是2020年春节期间,那是武汉疫情之初,困守武汉的他与母亲分居两地。一夜,他听到隔壁楼里的中年男子大喊妈妈,令他立刻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想起了白居易、史可法、黄仲则等众多古人写给母亲的诗。“我感到,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行走在古人们行走过的道路上。古人们经历过的灾难,不过是换了一种面目来到了我们的处境中。越是如此,古老的文章传统越是能够被今日所激活,我们仍然有可能像杜甫一样,像白居易一样,通过忠诚的目击与描述,既安顿自己、平息自己,也在探求着一种中国文章的可能。”

李修文

其次,上榜的作家里还有几位与汨罗这座城市的关系十分密切。获得图书奖桂冠的韩少功老师,16岁时来到了汨罗。这里是他当知青的地方,他在这里生活了十年。汨罗因此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的文学原乡。2000年左右,他在这里盖了房子,如今他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汨罗度过,躲避应酬,也更多地融入普通人的生活。“眼前这一片辽阔山水,当年抚慰了我的青春,滋养了我的心灵,磨砺了我的体肤与筋骨,让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社会与人性。文学贵在新变,但变中有恒也不值得奇怪。这就像我们无论跋涉多远和漂泊何方,梦中永有故乡。无论我们被命运折腾得如何苍老如何疲惫如何伤痕累累,归来仍是天真赤子和快乐少年。”

韩少功

上榜的作家南翔,来自深圳,但他的母亲就是汨罗人。来此之前,他还问母亲要不要陪他一起回自己的老家去看看,已经90多岁的母亲说她老了,走不动了,只能由他代为慰问一下家乡的亲人。

不同于其他文学奖项或榜单,“芙蓉文学双年榜”也有单篇的散文上榜,比如李修文的《致母亲》。李修文说这是他在写作生涯中一次特殊的经历,文章写完后,先是在《芙蓉》杂志的微信公号上发表,之后才在杂志上刊发。微信公号发出后,很快就在朋友圈刷屏了,那时他正在社区帮扶,有不少邻居看到了这篇文章,还指认出作者就是他,令他切实地感受到了文学作用于生活。他觉得,文学生活就是应该支持各种不同的文学作品,只要评选过程公正、公开,评委是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文学榜单就应该多种多样,而不要趋同。谈及散文写作,他觉得有时候散文作者就像是法庭上的被告,写作散文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辩解,不需要公正,是作者的一种偏执。他也不认同人们常评价优秀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为什么不可以是好文章,比如佩索阿。他觉得,评价的标准、规则,在今天如此分裂、如此碎片化的时代,也是遭遇了挑战。

韩少功老师认为,他的写作状态是,不为冲奖而写,对于获奖,他不强求自己,“《马桥词典》至今也没有获过奖”。他觉得,“好的文学状态就像谈恋爱,有感觉就谈,没有感觉就掰。”对于如今很多大学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程,他也持有怀疑态度,没有信心。他认为,写作不是技能,而是普遍的修养。

在上榜的作家中,还有两位90后作家,陈春成和杨知寒,颇受关注。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出版后,获得了不少的赞誉。此次上榜,上榜辞如此评价他的写作:“在颇具中国古典文人气息的叙述风格与精巧的叙事装置中,以历史、艺术、生活中的意象作为虚构的出发点,营造了一个天马行空的幻想意境。穿梭于过去、现实、未来,小说不仅是审美与创造,更成了摆脱现实生活的桎梏、宣示‘我思故我在’的方法与手段。”

首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现场,左二为陈春成,右二为南翔

凭借一篇《出徒》上榜的杨知寒则说:“明年我即将三十,还是妥妥的青年。”对于上榜,她既高兴又惊讶。“作者会在完成作品后,和作品渐疏渐远,起码于我如此,很少能再回到当时的心境。从这一点说,写作和青春是同步的,带着难被修正的部分,也带来后续的鼓励和希望。”

杨知寒

芙蓉花开,风雅自来。出席此次“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的还有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省版权局)局长卿立新,岳阳市委宣传部,湖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出版处,湖南省作家协会的领导,汨罗市的领导,以及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的相关负责人等。

领导、上榜作家、评委以及出席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