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访新中国第一个蚕种场,风光时年制种40万张,如今3万张
在德清东升蚕种有限公司,一位工人正在将消毒清洗好的蚕种铺开凉干。
享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湖州,历史上种桑养蚕,纺丝织绸,源远流长,是江南最古老的蚕区之一。作为江南蚕桑文化的发祥地,蚕茧制种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为神秘的一环。随着养蚕这个古老产业的衰废,蚕种场也早已风光不再。在德清东升蚕种有限公司,一位工人正在将消毒清洗好的蚕种铺开凉干。
蚕种场位于浙江省德清士林镇水北村,水北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蚕种场原名叫德清蚕种场,因地处水北村,又俗种水北蚕种场。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原蚕制种基地,也是新中国第一个蚕桑试验场。蚕种场毗邻京杭大运河,也许当年正是为了对外交通运输的便利。如今,大运河依然每天繁忙,但蚕种场却早已风光不再。水北经证实先民利用蚕丝已有4700多年历史。
工人正将蚕布上的蚕种刮洗下来,这是蚕种生产最关键的工序。
蚕种场大部分建筑都是半个多世纪前建造的,斑驳的墙壁,昏暗的房间,现在这里多数房屋要么出租,要么废弃,只保留了“保证蚕种”优良品质这个工序。
蚕种场的负责人金思耕。
金思耕19岁从农校毕业后,就进了蚕种场当技术工人。那个年代,蚕桑业发达,蚕种场是香馍馍,这算得上一份相当令人羡慕的工作。后来,金思耕和几个人合伙接手了蚕种场。随着养蚕的减少,江南地区的蚕种场陆续在关闭,金思耕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坚持到退休。
1950年,解放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原有的蚕种生产模式远远满足不了蚕农的饲养需要。当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到水北勘察,次年春天,在水北大队郭家埭、王家埭两处试育原蚕获得成功。当年就建立省农业厅直属蚕种场--德清蚕种场。由农民养原种制种形式在全省首创,在新中国也是首创,当时年制种量一下子扩大到7万张。德清蚕种场,因此被称之为新中国第一蚕种试验场。当年的蚕种保护室如今依然在使用。
工人正在一个个手工削茧。最快的一天要削一万只茧子。
尽管蚕业日渐式微,但制种却一直没有停过。每年4月至7月,也是蚕种场最繁忙的时候。制种过程从收茧开始到消茧、产卵、浴种、消毒等十几道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关。
破茧以后,过一段时间就会孵化出白色的蛾子。把蛾子放在一起,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卵会产在一块特制的蚕布上。蚕的一生十分神奇,分卵、亦 蛹 蚕蛾,是完全变态性动物。
浴种是蚕种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道环节。制种师傅们凌晨4点就要起床准备,将一块块粘满蚕种的蚕布提前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再人工洗刷下来。制种手艺,一般都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来干,平均年龄都要六七十岁。
在浴种室内,工人们用独特的工具将蚕布上的卵人工刮洗下来。借助水流冲刷,全部汇集到一个专用网兜里。
制种师傅正在配比药水。蚕种洗下来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消毒药水的配制十分讲究,消毒时间的控制也要十分精准,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会影响到蚕种的质量。
浴种现场。
依靠农民,原蚕饲育区,所产种茧,蚕种场就地收购、制种。这一新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江南蚕桑和丝绸的大发展。到1959年时,原蚕饲育区不断扩大,蚕种场技术职工达到100多人,年制种达40万张。而如今蚕种场职工仅剩下5、6个人。
两名老人正在对蚕种进行清洗。
蚕种制种周期十分漫长,一般从蚕茧收起来,开始制种,一直到次年发种,差不多持续一年时间。传统的蚕种育种工艺,全程都由经验丰富的蚕农手工操作,经历80多道工序,才保证了蚕种的高孵化率、孵化的整齐度以及蚕茧的高质量。
浴种集中在一二天的时间完成。用特殊的木刷将布上的蚕种轻轻刮落,蚕种便顺着水流全部落入一个特制的袋中。然后就是通过消毒冷藏等让蚕种滞育,直到冬天时再拿出来进行比重,将不合格的蚕种筛选掉。
蚕种的消毒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时间和浓度都要精准把握。工人将蚕种浸在消毒药水中,需不时地用棍子搅拌,以保持均匀接触。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业全盛时期,蚕种场有技术职工100多人,年生产杂交种40万张。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在东部地区,桑蚕业的衰落,似乎是无可避免的。蚕种场,桑蚕业兴旺时的香馍馍,自然也跟着门庭冷落起来。德清东升蚕种场,如今制种量不及当年十分之一。
清洗好的蚕种正用风机吹干,这也许是蚕种制种过程中惟一使用机械操作的工序。蚕种生产至今保持传统手工,因此制作工序繁杂,时间长。
蚕种洗下来后,蚕布凉干后就会封存,等待下一批蛾子产卵。如今,这家蚕种场虽制种量远不及当年,但却仍以这种传统而古老的制种技艺,延续着“丝绸之府”的火种。
蚕种制好后,每一批产卵的蛾子都会被保留,然后再送到省里专门机构检测 ,金思耕说,蚕种制种也有意想不到的风险,主要就是防止微粒子病,一旦发现,那么整批蚕种就会全部报废。图为工人正在对每一批蛾子作详细登记。由于蚕种生产一年一季,因此对质量把控十分重要。蚕种场尽管设施十分简陋,但质量检验环节却一点也不放松。
虽然厂区大部分建筑物外面墙壁看起来斑驳,但是“放茧室”、“保护室”却依然耐用。
如今的蚕种场更像是江南蚕桑文化的活化石。金思耕说,以后蚕种场不办了,这里或许可以开发成蚕桑文化的展示馆,保留着江南蚕桑发展的兴盛与没落的记忆。
无人机航拍的水北蚕种场,显得破败凋零。
这座当年在江南屈指可数的蚕种场,在中国蚕桑史上也有着特殊的地位。鼎盛时期,年制种量达40万张,供应杭嘉湖蚕区,如今年制种量每年仅剩下3万张,不及当年十分之一。水北蚕种场风光不再,但执著的蚕种场工人依然坚守着,延续着“丝绸之府”的火种。
吴建勋 摄影报道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