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代宗师 垂范百世——今天,纪念余㵑教授诞辰120周年

2023-05-19 16: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他在我国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创造了许多第一:

是第一位获得哈佛大学卫生学与细菌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翻译了第一本医学微生物学专著;

独自撰写了第一本医学微生物学专著《病原学》;

编写了第一本医学微生物学教材《医学微生物及卫生细菌学》;

研发了我国第一支抗伤寒血清;

研制了我国第一个麻疹疫苗;

在我国第一次用噬菌体对抗超级细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免疫学研究机构——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

建立了我国免疫学领域第一个WHO合作中心;

……

他就是九三学社上海分社上海第二医学院支社(现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我国著名细菌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专家,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创始人、国家一级教授余㵑。

今年是余㵑诞辰120周年,今天让我们通过文字,一起追忆这位“九三先贤”、医学大家的故事。

余㵑(1903.5.19—1988.5.20),浙江绍兴人。一级教授,著名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家。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上海第二医学院支社(现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分社副秘书长、委员,政协第二至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第二至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少年立志 投身医学

余㵑,字幼尘(幼臣),1903年5月19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他自幼聪颖,勤奋好学,7岁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后升入附属中学。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录取。1923年毕业,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工作,任细菌科助教,从此他与微生物专业结缘一生。在这期间,细菌学教授田百禄(Carl Ten Broeck)让他从最基础的细菌培养做起,引导他逐步进入奇妙复杂的细菌世界。

1927年,余㵑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哈佛医学院进修,师从著名细菌学家哈佛医学院秦思尔教授(Hans Zinsser)。秦思尔教授严谨的的工作作风和缜密的思维范式对余㵑的医学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28年,由秦思尔、余㵑联名撰写的《风湿热的细菌学和变态反应学说》一文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杂志》上,他们从患者血液中培养链球菌进行“风湿热的病因”研究,提出了风湿热可以由不同种类链球菌引起,进而提出链球菌的抗原物质可使人体组织致敏发生关节炎等变态反应的新理论,成为目前世界医学界公认的“风湿热变态反应学说”的基础。

左:余㵑

右:细菌学泰斗秦思尔(Hans Zinsser)

求学期间,余㵑从未停止思考如何为祖国解决实际问题。白喉是当时中国的六大传染病之一,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因感染该病死亡。在秦思尔教授的支持下,余㵑对白喉的变异性开展研究,并获得了重要发现。1929年,哈佛大学博士审批委员会通过了余㵑的博士论文《白喉杆菌的变异性》,授予他哈佛大学卫生学与细菌学专业博士学位和金质奖章。余㵑成为我国第一位细菌学博士。后来,他的博士论文发表在《美国细菌学杂志》上,经多位国外专家证实并在临床上应用。这项研究成果为治疗白喉带菌者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笃行实践 勇毅创新

1929年底回国后,年仅27岁的余㵑担任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细菌学和卫生学课程教学的教授,并担任中央防疫处“技正”一职。工作期间,余㵑深感国内关于细菌学理论知识资料的匮乏。他利用空余时间,与汤飞凡、李涛合作翻译了秦思尔的专著《秦氏细菌学》。1930年,这本经典的细菌学专著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出版。此后,他拒绝了当时卫生部的任命,潜心从事理论整理。193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余㵑的第一部专著——《病原学》。该书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论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内容涉及广泛,是我国最早的以阐述病原微生物为主的著作。

余㵑1930年代译著、专著

1933年,余㵑应邀到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担任血清学主任。在此期间,他发表了论文《上海霍乱菌的调查》,用详实的调查资料、大量的实验数据,驳斥了外国学者关于“上海是霍乱弧菌发源地”的错误观点,指出上海的霍乱菌是由国外传入,并给出了防止霍乱在上海蔓延的方法。1935年,他又将研究注意力转向了伤寒病的免疫治疗。当时,抗生素和磺胺药尚未问世,伤寒的死亡率比较高,他采用含有“O”“Vi”抗体的抗伤寒马血清治疗伤寒病,取得较好效果,成为国内抗伤寒血清首创者,也是世界上研制抗伤寒血清Vi的先驱者之一。直至现在,当发生伤寒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的感染时,伤寒血清仍然是一个有效治疗手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雷士德研究所被迫关闭,余㵑利用仅存的设备成立了余㵑医学化验所,同时他还兼任同德医学院教授。在此后的战争年月里,余㵑不得不中断了他所挚爱的研究工作。他每每想起这段远离科学研究的时光,总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惋惜,经常说“国无宁日岂有个人事业”。

1952年,全国高校院校院系大调整,余㵑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菌学教研组(后改为微生物学教研组)教授、主任,1955年兼任基础医学部主任。

20世纪50年代,我国因麻疹而并发肺炎死亡的儿童每年不下10万余人。余㵑领导的“麻疹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麻疹疫苗,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在当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每年至少挽救5万以上麻疹患儿的生命,更使几百万儿童获得免疫。1962年,余㵑发表了题为《麻疹弱毒疫苗的研究》的论文,详细总结了有关经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

1958年,钢铁工人邱财康全身大面积烧伤,在上海广慈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抢救。当时,邱财康右大腿发生了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使用了各种抗生素后仍未见成效,病情不断恶化,不少医生提出了立即锯腿保命的方案。余㵑则提出:“每一种细菌在自然界都有自己的天敌——噬菌体,如能找到这种噬菌体,就能控制感染。”余㵑带领师生经过20多小时的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对铜绿假单胞菌特异的噬菌体。经噬菌液治疗后,仅一夜时间,感染就得到了有效控制,为植皮创造了条件。对这一创造性的理论取得的成果,医学界给予了高度评价。1958年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严重灼伤治疗经验总结》中明确写道:“我们认为利用噬菌体作为创面植皮之准备是一个创举,也是植皮前控制局部严重感染的良好方法。”成功抢救邱财康的事迹先后被改编成许多文学、影视作品,包括报告文学《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纪录片《生命的凯歌——抢救邱财康的胜利》、纪实性电视剧《党救活了他》、电影《春暖人间》、话剧《共产主义凯歌》等。

聚焦临床中急难问题,再以扎实的研究指导实践,余㵑在我国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1978年,他获得“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余㵑所获部分奖状、奖章、徽章

身正德高 桃李成林

上海第二医学院建院初期,细菌学教研组包括余㵑在内才4人,余㵑几乎一人承担了全部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余㵑提炼出“三性三法”教学法,即针对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明确相应的“诊断法、预防法、治疗法”。“三性三法”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微生物学的规律,此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余㵑以自己渊博的学识、清晰的思路,将科学知识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传授,深受学生欢迎。

余㵑在教学中

1954年,卫生部召开教学大纲编写会议,委任余㵑主持讨论编写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大纲。自此以后几十年间(文化大革命期间除外),我国医学高等院校的试用、统一、统编和规划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一直由余㵑主编。

1956年,余㵑被评为我国首批一级教授,1963年至1983年间担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文革”期间,他也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受到了政治迫害。恢复工作后,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西方的先进技术资料。彼时,免疫学已发展为国际医学领域的前沿学科。为了使国内在这一领域迎头赶上,他利用一切机会讲演、撰文,呼吁国内医学界人士重视免疫学。在众多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医学界很快掀起了免疫学研究热潮。1979年,上海免疫研究所正式成立,余㵑被任命为所长。1980年,该所被批准为世界卫生组织免疫遗传学合作中心。同年,在国际免疫药理学会成立大会上,余㵑被国际学者推荐成为33名国际免疫药理学会创始人之一。1981年他又创建了我国第一本免疫学杂志《上海免疫学杂志》,后更名为《现代免疫学》杂志。

1979年5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成立挂牌仪式。左四为余㵑

1978年,全国首次统考招收研究生。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余㵑不顾年事已高,第一届就招收了11名学生。即使年逾80,他依然亲自指导学生的选题、实验设计和毕业论文。他曾在医院的病榻上,口述完成了一万多字的《与研究生谈心》,为他们指出治学的途径,殷殷关切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如今,余㵑的雕像坐落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老红楼中,激励着一届又一届学子。

2017年,在余㵑诞辰114周年之际,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支持下,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隆重推出“余㵑论坛”,并逐步设立“余㵑学者”“余㵑青年学者”“余㵑博士后”及“余㵑研究生”系列奖学金,以此传承和弘扬老一辈科学家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献身科学的精神,继续推动上海地区乃至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今年4月25日,第五届“余㵑论坛”成功举行。

初心不改 报效祖国

余㵑不仅是一位卓著的医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主义战士。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积极投身学生运动;海外学成后,他不忘医学救国的初衷,放弃优厚的研究条件和生活待遇,毅然回国;抗战时期,他断然拒绝了汪伪政权的任职邀请,展示了他绝不与汉奸卖国贼为伍的高尚气节。

余㵑及夫人刘淑卫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的老朋友。邓颖超在南开读书的时候,结识了刘淑卫。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他们一直保持联系。余㵑是当时的西医名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了避免猜忌与麻烦,他们的关系就没有外露。1946年11月,国共谈判破裂,在返回延安之前,周恩来曾委托余㵑保存三只皮箱。在当时,收藏共产党要员的物件是要承担巨大风险的,但是余㵑却毫不犹豫,妥为保存。1949年8月,邓颖超探望老友余㵑,顺便取走了保存三年的皮箱,并对余㵑夫妇表示感谢。新中国成立后,余㵑夫妇进京,邓颖超亲自到车站迎接,周恩来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1953年,余㵑加入九三学社,并担任社中央及上海市委委员。1957年1月,上海第二医学院支社成立,余㵑当选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1959年当选第二届委员会主委。1958年,余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4年,在81岁高龄时,余㵑夙愿得偿,他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激动地表示:“生命的春天又开始了,要为党和人民再做贡献。”

上海第二医学院支社成立新闻剪报(上海第二医学院学报,1957年1月)

1988年5月20日,余㵑因病医治无效,溘然离世。他严谨的科学态度、为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余㵑人大代表证、政协委员证、九三学社社员证明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闻网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官微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档案馆

4.郭晓奎,七秩芳华·医源珍忆|一代宗师 丰碑永存,2022

供稿:九三学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

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一代宗师 垂范百世——今天,纪念余㵑教授诞辰12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