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故事④潘新华:伟大城市不看楼多高,看的是市民DNA

潘新华/口述 澎湃新闻记者 柴宗盛 整理
2018-08-07 13:56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6月29日,潘新华在“讲述上海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的TELL+SHANGHAI录制现场的演讲。(03:36)
我是潘新华,一名新闻工作者。(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生逢其时,我们也生而有幸。作为一个上海市民,我有幸生活在这座充满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时代精神的一座城市。作为一位记者,我和我们《新民晚报》的同事,上海新闻界的同行,有幸成为上海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上海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和上海改革开放的记录员之一。

1978年,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我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党委宣传部门工作。我们这家厂有一万名职工,我们就到车间里,到科室里向工人和工程师、技术员宣传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宣传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我们宣传我们国家要搞四个现代化,有许多宏伟的项目。我们这个厂当时也为国家生产大型的电站设备,工程师们、工人们听了非常地激动,眼中闪着亮光,心里充满希望。大家希望我们国家变得强大,大家希望改革给我们老百姓带来好日子。

1982年的时候,上海的《新民晚报》复刊了,这是一张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复刊前,它向社会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我经过考试,1981年10月份进入《新民晚报》当记者。有人说,新闻是给历史打草稿,记者就是时代的记录员。现在回过头来看四十年当中,我们写的许多报道,其实早已忘记了。但还总有一些难忘的上海故事,一些记录改革开放的场景,让我久久难忘。

第一个难忘就是推进改革,“放大快”!

1984年5月29日上午,我离开当时在九江路41号的临时社址,向外滩走去。走进上海市政府的办公楼,现在就是浦发银行的所在地,更早是汇丰银行。我来到二楼会议室,会议室不大,会议室墙壁上挂了一台壁钟。时针指到九点的时候,会议开始。主持会议的是我们的老市长汪道涵,德高望重的老市长。他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我们举行的会议,就是研究全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他首先向到会的副市长、各个委办局的领导、各综合部门的负责同志,传达介绍了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的精神。在两会上中央做出决定,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进一步扩大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全国的代表、上海的代表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注视着上海。因为上海是共和国的长子,但是这个老黄牛的负担太重了。上海当时住房非常困难,交通非常拥挤,工厂里面,厂长加班想给工人发奖金,没有钱。有一家工厂要多生产一批有出口订单的衬衫,还要报到市里批。结果大家都说不改革我们没有出路。当天会议就进行热烈讨论,各个部门都提出了改革方案。汪市长就说,我们大家要协同配套,不要你拉二胡,我吹号。许多同志在不断地提意见,有的同志提出来,我们上海要进一步改革,要发扬整党精神。有的同志举手发言说,对,市里面还要进一步放权,让企业看准的事情可以让下面去干。汪市长一边听一边在会议桌的旁边,四周来回地踱步,沉重地凝思,不断地思考,但是他又从善如流。

当天的会议上决定成立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用市政府的名义批准了五个文件。其中包括对全市的建筑单位、建筑设计单位进行配套改革。对全上海的商业单位松绑。并且通过了上海市经委、上海市劳动工资委员会、上海财政局,关于四个行业的三十一家大型工厂进行全面深化的配套改革。而且还要求——汪市长说你们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一周以后,拿出下一步的改革方案。

会场上气氛非常热烈。会议结束前,汪市长说:“我用三个字来概括今天的会议——就是‘放大快’。‘放’就是解放思想,‘大’就是胆子放大,‘快’就是步伐加快。”当天会议结束的时候,壁钟的时针指向十一点半。两个小时会议,当天我们《新民晚报》已经发了一条消息。回到办公室的时候,我还沉浸在上午的会议的气氛当中,蛮兴奋的。报社也有很好的传统,当天的晚报出版以后,我们的老总,我们编辑部的主任会到采访部门来跟记者交流:“哎,还有什么好的选题啊,明天怎么写?”。我也很兴奋地说,“哎哟,今天上午的会议开得好,汪市长说放大快。大家会议上气氛很热烈”。编辑部主任就对我说,“潘新华!你明天写篇稿子,题目就叫‘放大快’,做头版头条!”。这篇报道就在5月30日,《新民晚报》的头版头条登出来。登出这篇“放大快”报道后的一个礼拜里面,市委市府领导都到上海的基层去调研。其中他们到了上海无线电二厂——生产红灯牌收录机非常畅销的一家工厂,和厂长等企业的领导一起交流。明确跟他们说,“看准的事情,你们干!改革不能等”!

在此次会议后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也就是6月底,上海市经济干部举行党课。这个党课的题目是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婆婆,机关领导怎么样当好一个开明的婆婆。上党课的人,不是领导,而是来自基层的企业家。在党课举行以前,有市领导接受采访对我说,我们现在许多企业改革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但是不要紧,改革就像“草鞋打样,越打越像”。这不就是鼓励我们先行先试嘛。他还说我们要当一个开明的婆婆,要支持企业,要简政放权,要改变我们上海人卡上海人的这种局面。我们晚报也做了报道。就是在这个“放大快”思想的推动下,上海经济体制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第二个难忘,对我来说,就是“敢冒风险买股票”。

1984年11月15日,《新民晚报》的第一版刊登了一篇消息,只有四百九十五个字。它就介绍上海有一家叫飞乐音响的公司,将接受个人和社会的集体认购股票,一共要卖一万股,每股五十元,这些股票用于发展企业的再生产。这个股票当中,它明确——现在看起来大家肯定会感到还很有意思——它是有保本保息的。买股票居然还保本保息?因为当时刚开始改革,大家什么都在尝试当中。但是最宝贵的它就明确,购买了股票以后,你就是公司的股东,你有权参加公司的股东大会和/或公司的股东代表大会,年终还可以分红。分红多余下来的资金,要发展企业,为企业的明天做发展。

这是很好的消息,那么我是怎么会得到这个消息?是当天上午我到武夷路上的这家厂,这家是原名叫上海电声总厂,以后它改了飞乐音响,我去采访。这个厂是为电视机生产配套产品,他们也可以生产音响。当时我们上海许多地方都出现了音乐茶座,音乐茶座有卡拉OK,音响设备需求量增加,许多新的宾馆、体育馆也需要音响设备,工厂就想我们也来生产。他们就向上级汇报,因为以前工厂生产产品都是上级定的。他们想我们不单单做配件,我们自己做音响设备行不行?上级领导说,可以啊,你们做。但是资金没有,资金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厂长回来就跟大家一起讨论。他有一次参加区里的工商联的会议,听到了一些老的工商业者回忆当年的一些民族企业家,怎么样集资,怎么样卖股票,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就提出来卖股票,但是他们还是刚刚尝试,包括刚才说的卖股票还是保本分红的,还保本保息的。

真正的上海第一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规范化的股份公司是在三年以后,1987年的9月8号。那一天飞乐股份公司委托工商银行的静安的信托服务部,在南京西路西康路的静安体育馆卖股票。我们《新民晚报》报了这个消息,当天早上要卖股票了,九点钟。前一天下午三点钟的时候,许多人就来排队了,到晚上十二点钟的时候人越来越多。凌晨两点的时候,一共有一千两百人等待着买股票。静安体育馆就把这大门拉开,来接待这些未来股东,以后你们就是股东了。给他们提供饮料,提供面包。到天亮以后排队开始买股票了,我就去采访。排在第一个买股票的是一位中年工人。我用上海话这样说,“哎,侬哪能敢买股票啦。迭个——覅是旱涝保收哦!” (注2:侬-你,迭-这,覅-不),以前我们大家知道。他就说我甘愿冒这个风险,探索股份制嘛。我就把这位排队第一个人的这句话写下来,当天报社就做了一个标题,“一千余人彻夜等,愿同企业同命运——我甘愿冒这个风险”。

现在看起来,我们建设证券市场也好,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好,就是这样不断地发展,从无到有,一点点发展起来。有沪港通,深圳市场有深港通,我们即将还要沪伦通——和英国市场。这就表明我们国际金融建设的每一步都是要敢为人先,先行先试,敢于冒风险,这给我很深的印象。

第三个难忘,“刷新汽车的时间表”。

这个汽车工业以前在我们上海最早是1958年生产的凤凰牌汽车,后来因为质量——不断在攻关,但是还没有达到国际的水准。一直到了1984年的10月份,10月10日那一天,在人民大会堂,中国和德国两国总理签署了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的汽车生产企业,就上海大众签约。两天以后,两国的总理从北京飞抵上海,到上海嘉定安亭为这家公司奠基。这时候为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了。

大家是不是想到在这个年代的时候,我们上海有多少辆汽车?有多少辆私人汽车?有一天我到上海统计局采访,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网上发来的消息。当时上海一共三十五个人有私人汽车。其中三十二个人还是私人货车,专业运输公司的,或者老板个体户。真正的私人轿车,三辆。一辆是富起来的农民,一个主人是郭成书(注5:发音如此,非确定姓名),还有一位主人是宗教界的知名人士。他们统计局的数字说,当年全上海的汽车拥有量90304辆,全上海只有九万辆车子。就在上海汽车工业要加快发展时间表的推动下,他们的产量不断提高,很快向年产五万辆,十万辆二十万辆在推进。我去采访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说你们这么大的产量,好像我们读者不大清楚到底生产多少,你能够帮我算一下,从流水线上多少时间有辆车子可以下来。工程师经过仔细测算,他说平均4分30秒,有一辆车子从流水线上下来。

但是我们时间表的刷新不单单是产量、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它的品种也不断地刷新。从当时的桑车——桑塔纳,到桑塔纳2000。桑塔纳2000出来的时候,正好是公司成立十周年。后来有一个工人就开着玩笑说,老年得子——后是福。但是我们只有十岁,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把桑车2000型作为公司的庆典生日,是从上海开到北京,用试车的成功来汇报。随着不断发展,油耗不断降低。凤凰牌的时候,他们统计是每百公里13.5L,到了桑塔纳每百公里油耗是9.5L,如今不断变化,降到两点几三点几,甚至还有电动车混合车,越来越新的产品来到我们身边。

在时间表刷新里面,除了产量,除了品种以外,更可贵的是随着时间表的推移,我们诞生了一批工匠。我在厂里看到他们一个油漆的工匠,就在很光亮的生产线上仔细打磨,不容许有一点点瑕疵。后来我就问他,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就想象一个人要做磨面膏一样,就像我自己的皮肤一样,他就这样专心致志。还有一个工人做装配的,他们把汽车门关上去,关门的声音不能太响,咣当一记吓也吓死了。也不能轻,关了以后不知道到底关了没关,还试两试。要关得不响不轻,低沉的声音闷的一声,“嘭”——关好。国际上先进的汽车市场,你去听,好的牌子车子都是这样的。还有研究发动机的工匠,这位工匠非常有名,现在是我们上海优秀劳模,全国的人大代表,叫徐小平。他研究发动机,本来德语也不懂的。因为他们中德合资的厂,他自己研究德语,自己成为德文翻译,还成为中国和德国谈判中用德语谈判的一个专家。他对发动机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他告诉我,我走在路上的时候,不用回头看,车子开过,我就知道他是什么国家生产的,什么汽车的牌子,发动机声音他听得出来。我想就是有了这样的工匠精神,我们上海汽车工业不断发展。而上海汽车正是为上海制造这张名片,不断地在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个难忘,就是“登上中华第一楼”。

当时中华第一楼是谁?是这个金茂大厦。1997年的8月26日上午,我接受他们建筑公司的邀请说“潘新华,你来!我们有一个任务叫你来采访,来看一下”。当天他们要打破一个施工记录,要把这个混凝土要从地面上直接要送到382米的高空,一次性的把地面半浇好的混凝土送上去,我很高兴。那天是雷阵雨,我们穿着衣服戴着一个红色的工作帽,雨点打在帽子上。我们乘临时施工电梯,都是透风的,啪啪升到350米,还不够。工程工地的质量还在提高,高度也在提升。上面还有32米,还要爬上去,就从一个临时的扶梯爬上去。这个扶梯是用几厘米的钢筋做起来的,宽度大概有两个虎口这样宽,就爬上去。外面大风狠吹,还是有点紧张的。我就仔细数了数,大概有一百十几个台阶。

这时到了382米,这个项目经理就告诉我,等会混凝土打上来了,也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太干了,打到一半在管道里面堵住了,不行。如果搅拌的太稀,打上来像水一样,也不行。要做到什么好呢?他说我们要做到像糯米粥这样,不干不湿。就在他介绍的同时,在管道里面突然传起来声音,“啪——啪啪、啪——啪啪”,越来越响。旁边有工人,事后我知道他是来自南通的一个青年工人,他就非常的高兴地说了一句话,这个叫什么声音?这个叫“掌声响起来”。大家听到他说“掌声响起来”,不由得笑起来,大家鼓掌。正在说的时候,管道里这个混凝土就喷出来。

上海,就这样在这一天完成了一个施工记录的突破。这时候雨过天晴,我透过工人们的身影往远处望去,东方明珠这个红色的小球比我们还低,地面上的汽车比玩具还小,黄浦江上的船动也不动,这个银光闪闪,波光粼粼的黄浦江蜿蜒地流向长江口,流向东海口,气势非常恢宏,浦东开发的版图就是一览无余。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两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个山也是可以换成一览众楼小。因为旁边的建筑工人跟我说,你知道吗,我们现在是全中国站得最高的建筑工人,他们非常自豪。现在这个称号,中华第一楼早就给人家了,我们环球金融中心建起来了,上海中心又建起来了。据初步统计,现在上海超过三十层的高层有两千多幢。我想在这么多的高层建筑中,随着这样施工记录的突破,会有多少次的掌声响起来呢?大家一定感到很难忘的。

在这个时候,在这个激动人心的年代里面,应该说改革开放的新成果、新鲜事很多,怎么样好中选优,让我们大家记住?我们《新民晚报》就有一年的——策划开展了一场评选,评选一个年度里面的上海十件改革开放的新鲜事。在1994年的12月31日,评选结果产生,我就写了一篇报道。现在来看看这些事好像没什么,但是当时真的不容易。

比如说其中有世界第一斜拉桥杨浦大桥建成通车,有内环高架路建成通车,上海第一条地铁建成贯通。这个属于城市建筑的、城市建设的,我们还有城市文化。在那一年我们东方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和教育电视台相继开通,《新民晚报》通过卫星向美国发送美国版,东亚运动会在上海建成(举办)。这是城市文化的,我们还有城市文明建设的。当年《解放日报》刊登、《文汇报》、我们都报道了一个很好的倡议活动,就是过年到儿童福利院去抱一抱孤儿。这个倡议最早是由《青年报》和儿童福利院提出的。上海的儿童福利院里面有500位孤儿,这些孤儿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是由于保育员忙不过来,这些孤儿最缺少的是保育员抱一抱他们,这种身体语言。所以当这个倡议发出来以后,全市马上有六千多个志愿者,要到孤儿院去抱一抱。

在新年,报名人年龄从七岁到八十六岁。其中第一个报名的是上海城建学校的一位姓谢的老师,他除了去抱一抱以外,还向福利院提出来,我要把这个孤儿孩子带到家里去过年。台湾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捐了一万元。上海妇女用品商店的总经理,带着自己的部门经理和员工,一起到儿童福利院去。他们捐了大量的衣服和用品,还筹资给孤儿们办年夜饭,一共十二桌。到了新年这一天,我们上海市当时副市长谢丽娟同志就赶到儿童福利院去抱一抱孤儿。她到了儿童福利院,很有感情地抱起了一个小女孩。这小女孩姓许,她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就轻轻地对她说,“宝宝,我要带你回家过年”(此时演讲者动情哽咽)。她讲完这句话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在旁边我们有《新民晚报》的文字记者,马上写了这篇报道,虽然只有二百十九个字。我们有一位摄影记者也在旁边,马上拍照片,报纸报道,就用了副市长谢丽娟这句话——我要抱囡囡回家过年。这就是我们上海市民热爱城市的市民精神。

一座城市,因为你人口多了,地方大了,大楼高了,可以使这座城市变大,但是真正使城市变得伟大的是我们的城市文化,城市的文明和市民的精神。我们之所以热爱这座城市,就是因为这座城市具有改革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市民有一种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一种市民的DNA。美国有一位有影响的学者写了一本书叫《全球城市史》,他分析了世界上历史不同阶段的城市发展的规律,它其中也谈到了上海。我看到书中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他说,“一座伟大的城市离不开这座城市居民的深深眷恋”。

今天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序幕已经拉开,我相信在今后还有更多的上海故事让我们久久难忘。我们上海正在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定会让我们深深地眷恋。改革开放的新鲜事,新成果也将更多的出现在我们周围。我们的耳边也将一次又一次地听到“掌声响起来”,掌声响起来!

(本文系6月29日潘新华在“讲述上海故事,弘扬时代精神”的TELL+SHANGHAI录制现场的演讲,该活动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TELL公众演讲会承办。)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