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钉钉子的道理,谈如何抓落实

2023-05-19 07: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要求要有钉钉子的精神,要做到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切实干出成效来。

发扬钉钉子精神,究竟应该怎么做?

钉钉子,很多人都钉过,要钉好钉子,还是颇有讲究和门道的。说白了得想清楚、弄明白“用什么锤子钉、往哪钉和怎么钉”,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

首先,什么锤子钉什么钉子,锤子和钉子要大体相当,不可以用大锤子去钉小钉子,也不可以用小锤子去钉大钉子,倘若不匹配则很容易要么锤子可能打到手上,要么很难把钉子钉进去;

其次,钉钉子开始时得轻轻敲几下,等基本钉牢了之后再由轻到重、由缓及快,一锤接着一锤钉,不可以第一锤就用重锤,或者企图一锤子到位,倘若第一锤用重锤或想一锤到位,很可能会把钉子打歪了、打坏了;

再次,钉钉子还得考虑往哪钉,钉的时候得弄清楚哪里是钉不进去的墙砖,哪里是可以钉进去的墙体,倘若搞不清楚则容易钉不进去或钉得不牢固等等。

事物是相通的,钉钉子的这些道理和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到抓落实上。钉钉子的道理告诉我们,抓落实首先得解决“在哪用力”的问题,也就是要先绘好蓝图,绘好一张好的蓝图。

抓落实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可以撒胡椒面,得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大小,把心思和力气用在重点、难点、堵点上,把那些浮出水面的突出问题“捞干净”。

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住“纲”,纲举才能目张。那些关系到全局、影响到长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急难险重”事情,那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那些矛盾突出、问题凸显的现场,就是“钉子”要重点“钉”的地方,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

钉钉子的道理又告诉我们,抓落实得解决“用什么力”的问题。响鼓用重锤,什么样的事情派什么样的干部。

对于“急难险重”和“急难愁盼”的“大钉子”,对于矛盾集中、问题凸显的现场,就得把政治过硬、本领过人、廉洁过关的中坚骨干派上去,把那些敢于并善于钻矛盾窝、敢于并善于接烫手山芋的干部顶上去,把那些有干劲、有闯劲、善于打开局面或有潜质有潜力的年轻干部派上用场,让这些“大锤子”去钉“大钉子”,让“大锤子”发挥作用,经受锤炼。

切不可让那些只是有想法却没办法、有学历却没经历、只会处理文件不会处理事件的“赵括式”干部去应付。

轻飘飘的干部,只会误事害人。钉钉子讲究锤子与钉子的匹配,抓落实也讲究个恰当、适合,既不可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又不可以搞大水漫灌,得精准管用。

钉钉子的道理还告诉我们,抓落实得解决“怎么用力”的问题。

事情一件一件地办,钉子一下一下地敲。钉钉子不能“贪快求急”,不能只钉一两下就不钉了,而是要不停地钉,一下两下不行,就三下四下,再不行五下六下、七下八下⋯⋯直到钉牢钉稳钉实了才可作罢,这才叫钉到位。

抓落实需要的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且是先慢后快,不能操之过急,企望一蹴而就。很多工作是一个过程,有的事情还需要一定的周期,不能一时半会儿没见效就偃旗息鼓、马放南山,也不能把结果当效果,让抓落实在一片落实声中落空。

钉钉子有讲究,抓落实有学问。从钉钉子到抓落实,道理是相通的,“门道”是相近的,可以触类旁通,从中获得启发。

本文已摘编

原标题:《从钉钉子的道理,谈如何抓落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