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 | 10本博物馆之书,一起足不出户观世界

2023-05-19 17: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通晓众物,谓之博物;供人博物者,博物馆也。行走在博物馆中,我们耳闻目观的是一件件被珍而重之的藏品,接收体会到的是一桩桩藏品背后的历史事件。徜徉在博物馆里,历史借助藏品变得鲜活,我们也得以触摸到文明的脉搏。

美国博物馆学者古德曾言,“博物馆者,非古董者之墓地,乃活思想之育种场,是启蒙民众之重要机关”。由此可见,博物馆不仅仅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作为公共性文化空间,它更承担了使社会公众得到文化教育、思想启迪、心灵升华的重任。从博物馆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一个国家,或是一座城市对于历史的态度,对于文明的重视程度。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文献君精选十本与博物馆或博物馆藏品相关的书籍,组成了本篇书单。让我们通过博物馆博览世间万物,打开一扇认识世界之窗。

01

《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

《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的作者赫尔曼·舍费尔博士是国际著名博物馆专家,由他建立并领导了20年的当代史博物馆获得了无数的赞誉和嘉奖,为展览专题和展览设计树立了新的标准。

赫尔曼从德国的各大博物馆中选取了100个藏品,为我们打开了进入德国历史不同时期的奇妙之门。这些物品标志着德国历史上具有跨越和联结意义的时刻,不仅让人们身临往昔,也让人们走进博物馆时变得更好奇。

板甲衣

黄金诏书

神圣罗马帝国皇冠

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全2册)

[德]赫尔曼·舍费尔(Hermann Schäfer) 著

陈晓莉 译

2021年1月出版

骑士盔甲、弗里德里希大帝的烟盒,还有1954年的世界杯足球赛,这三者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构成德国历史的100块马赛克石头,是过去的沉默的见证者。赫尔曼·舍费尔是德国博物馆舞台的前任副馆长,他在这本内容丰富的卷册里将这100件物品集中在了一起。他形象生动且明细易懂地再现了这些物品,而且与此同时,也展现了由于服务于政治利益的目的和巨大的社会变迁,所导致的对这些物品的令人错愕的重新阐释。

为了方便对此感兴趣的门外汉理解从这个宝藏箱中不断得到的新发现,在这里,作者用100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讲述历史。这是一幅呈现了过去2000年历史的绚丽多彩的全景画,它以史前为起点一直走到最新的当下。

作家、书评人高林推荐:

作为距离德国六个时区的人们,我们对德国的历史只有一些粗浅的概念。分崩离析的中世纪、军国主义法西斯的近代史,还是时事新闻里那个高福利社会的现代德国。在我们的观念当中这些印象彼此孤立甚至还相互矛盾却奇妙的共存。

《100个物品中的德国历史》的价值也就在这里,它虽然也是按照时间顺序编辑的,但展现的却是一片土地上的人们生生不息的历史。一个从远古猎人的星盘一路走来的连贯的历史。它串联了中世纪的辉煌和近代的分崩离析,战争的灾难和现代的高福利社会。

对德国读者来说,它的意义在于用直观的感受弥补枯燥的教科书。对六个时区之外的我们来说,它的意义在于用直观的感受为理解德国史推开一扇窗户。毕竟感受是理解的第一步。

02

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

与《惊奇艺术史:你不知道画布背面的故事》

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于1956年开馆,是美国第一个用州基金建立的博物馆。这里收藏了跨越5000多年的艺术作品,丰富多彩的收藏使其成为北卡罗来纳州最久负盛名的艺术博物馆。

《惊奇艺术史》作者珍妮弗·达萨尔为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现当代艺术策展人,12个故事来自其专业艺术播客,轻松诙谐,打破艺术史沉闷刻板印象,揭开画布之下的有趣历史,适合所有对艺术感兴趣的人。

《蒙娜丽莎》(又名《乔孔达夫人》),列奥纳多·达·芬奇,1503~1506

《救世主》,列奥纳多·达·芬奇,约1500

《泉》,马塞尔·杜尚,1917

惊奇艺术史:你不知道画布背面的故事

[美]珍妮弗·达萨尔(Jennifer Dasal) 著

李伟彬 张洁 译

2023年4月出版

《蒙娜丽莎》曾经两度失窃?《救世主》究竟是不是达·芬奇的真迹?凡·高或许死于谋杀?英国画家沃尔特·西克特是“开膛手杰克”?杜尚的《泉》作者可能另有其人?安迪·沃霍尔留下的“时间胶囊”究竟是什么?……在你熟悉的世界名作背后,不仅有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彩创作,还有许多使这些名作得以存在和流传的神奇逸闻。北卡罗莱纳艺术博物馆艺术策展人&独立播客作者珍妮弗·达萨尔,讲述画布之下的艺术史里,12个充满悬念且令人惊奇的故事。

03

伦敦科学博物馆

与《子弹的轨迹:枪炮如何改变世界》

伦敦科学博物馆,是英国国立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的一部分,创建于1857年,保存并陈列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和对现代科技研究及探索具有意义的实物,历史收藏展馆展出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学科以及应用方面的陈列品,各陈列馆还以计算机技术、空间研究和新进的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展品为重点,从1980年开始还收藏了惠尔康医学史博物馆的所有藏品。

《子弹的轨迹》是一部与枪炮有关又无关的杰作,用一系列片段式的快镜头,呈现枪炮与人类历史进程之间的隐秘联系。作者安德鲁·内厄姆是伦敦科学博物馆首席策展人,书中使用了大量馆藏一手资料和120幅珍贵历史图片。

英国0.303英寸口径李-恩菲尔德步枪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枪之一,一战和二战期间都广为使用。

塞缪尔·柯尔特于1839年8月29日提交的“武器改良”专利图。

“水牛比尔”的柯尔特M1873单动式转轮手枪。

子弹的轨迹:枪炮如何改变世界

[英]安德鲁·内厄姆(Andrew Nahum) 著

张洁 李伟彬 译

2023年3月出版

枪,一种古老又现代的器械,对文明和技术的发展、政治和国际结构的变化,以及消费文化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伽利略和牛顿的新科学、以及最近的大规模生产和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文艺复兴时期对弹道学的研究。本书讲述了枪和它所塑造世界的精彩历史。作品虽涉及枪支相关种类的发展历程,但作者的侧重点在于从与枪有关的科学技术史入手,着重讲述与枪支相关的技术研究对世界及文化的影响。最后,作者对枪支的进一步发展及激光或光束武器的未来做了一番畅想,并以“星球大战”为引探讨了太空领域的发展问题。

04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

作者陈步云运用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图像资料,包括织物、陶俑、绘画、雕塑、饰品、文书等,集城市研究、法律史、考古学、纺织学、文学于一体,以跨学科的视角呈现唐代时尚体系的结构。

书中文物资料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等多所博物馆。

《杨贵妃上马图》局部

八瓣杯,珍珠镶边和拇指架,8世纪

侍女图,706年。与新城公主墓壁画不同,这两个人物的服饰主要以色彩而非图案区分。

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

[美]陈步云(BuYun Chen) 著

廖靖靖 译

2022年12月出版

唐代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朝代,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它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和中东的重要市场及繁荣的文化相连。在本书中,作者陈步云揭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唐代时尚体系,他以考古资料——绘画、雕塑和丝绸制品,以及年鉴、诗歌、税务文件、经济论文和法律文书的记录为依据,审视唐朝的时尚风格。

05

正仓院

与《正仓院:宝物与交流》

日本正仓院,即日本奈良东大寺内的正仓院,是用来保管寺内财宝的仓库,建于公元八世纪中期的奈良时代。日本正仓院收藏有服饰、家具、乐器、玩具、兵器等各式各样的宝物,总数约达9000件之多。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中国、朝鲜等国,最远有来自波斯的宝物。

《正仓院》作者东野治之为奈良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他从自身治学领域出发,结合平城宫遗址出土木简与日本古代文献,探索了正仓院宝物的更深层价值。

紫檀棋盘,侧面有马赛克图案,最左侧为鹦鹉与葡萄,其右可见骆驼与牵骆驼的人

铜质香炉

三彩钵

两面螺钿镜

正仓院:宝物与交流

[日]东野治之 著

龚婷 译

2022年8月出版

位于日本奈良的正仓院保存着大量7~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精美工艺品,以及同时代的古文书。这些“宝物”上至天皇与贵族的生活用具,下至平民百姓的户籍,种类与数量繁多,不仅有螺钿紫檀五弦琵琶、鸟毛立女屏风等名品,亦有习字草稿、典籍外借记录等日常生活的留痕。历经千年,这些“正仓院宝物”幸运地躲过战乱与天灾,像一颗时光胶囊,将一个时代带到我们面前。

正仓院的藏品大量来自海外,展示了当时以唐为中心的文化交流盛景。本书由多件宝物的材质、图案、铭文、工艺等关键元素出发,通过解读制造地、经手人及其进入日本的途径等信息,重现当年日本的对外交往与贸易。

正仓院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保存了许多原本难以传世之物。作者东野治之教授在本书中将看似寻常的“正仓院文书”与奈良地区出土的木简结合,进一步揭开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生活的一角。

06

大英图书馆

与《大英图书馆太平洋简史》

大英图书馆是英国的国家图书馆,前身是1753年成立的大英博院图书馆,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件馆藏,包括期刊、报纸、剧本、专利、图画等,既有最近出版的,也有古老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古籍手抄本。

《大英图书馆太平洋简史》由大英图书馆出品,历时10年,10余位专家参与,通过古地图、书籍、绘画、照片等200件难得一见的珍贵藏品,讲述太平洋上流淌了5000年的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捕鲸者的故事。

《塔希提一景》,图帕伊亚

1571年保罗·福兰尼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体现并记录了那个时代欧洲人对“未知的南方大陆”的痴迷

一组太平洋海域船只插图,投射出大航海时代前太平洋与外部世界便已建立起密不可分的互联网络

大英图书馆太平洋简史

[英]菲利普·J.哈特菲尔德(Philip J. Hatfield) 著

林安萧 译

2022年4月出版

如果以圣诞岛为中心观察一个地球仪,目之所及将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世界。大大小小的岛屿漂浮点缀其中,只有大陆的一角占据了边缘,这是一个以水为主的景观。广阔的太平洋上栖居着各种各样的族群和文明,而他们的生活有一条共同的主线:海洋。作者在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中精选了一系列物品,涵盖地图绘制、捕鲸、贸易以及那些曾经横跨太平洋的各种船只等多种主题,范围从人类与太平洋的早期接触,到库克船长和其他人开创的帝国时代,再到19世纪后期至今的现代时期,讲述了太平洋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和捕鲸者的故事。本书将告诉人们,这片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和周围族群的海洋,到底有多么重要。

07

首都博物馆

与《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

首都博物馆,简称首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是北京地区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一贯奉“典藏京城历史,薪传中外文明”为圭臬,承担着守护和传播北京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

《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由首都博物馆主持编写,收录了首都博物馆首次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对馆藏36件国宝级文物进行深度研究的成果,这36件国宝也是习总书记参观首博时重点欣赏和了解的藏品。本书既有利于研究者和普通读者近距离欣赏国宝,也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鉴赏指南。

西周堇鼎

雍正珊瑚红地珐琅彩

花鸟纹瓶背面

北魏“大代”款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火焰纹堆补绣僧帽(折叠形式)

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第1辑)

首都博物馆 编

2019年4月出版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城市,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的城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与北京历史相关的、精美的文物,本书正是对这些文物中的精粹进行解读。书中分别对36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和介绍。这些文物,就时间而言,年代从商至民国时期,就文物门类而言,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石刻碑帖等。这些文物大多与北京相关,或出土于北京,或制造于北京,或为皇室制造,或为皇室收藏。

08

故宫博物院

与《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皇宫及其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型综合性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紫禁涅槃》的作者吴十洲先生热心研究故宫博物院之诞生及其八十年来成长之历程,以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数年辛勤广罗史料分析,又采访耆老燕谈,加以参考印证,最终著成本书。

1925年10月10日的乾清宫

商代三羊尊

兽面纹簋及其铭文

紫禁涅槃:从皇宫到故宫博物院

吴十洲 著

2018年1月出版

本书主要记述了从故宫博物院建院的1925年至今的90年的历史,它展现了一座皇家私人宫殿成为国家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读者能从中看到一座皇宫的变迁,也能看到一个国家从封建末期到国民革命到内忧外患再到和平时代的历史轨迹。本书为再版,增加了故宫与卢浮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艾尔米塔什、凡尔赛宫等世界级皇宫博物院的比较,文物迁台、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的交流等内容,并配百余幅图片。

09

《异域寻珍:流失海外民族古文献文物搜寻、刊布与研究》

敦煌、黑水城材料出土之时就被外国探险队掠取,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和文物漂泊异域,以致中国的相关研究工作远远落后于欧洲。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携手,相继整理出版了流失海外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和西夏文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此类研究资料匮乏的局面。通过几代学者专家的努力,中国的敦煌吐鲁番学、藏学和西夏学研究才得以傲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并蒸蒸日上。

《异域寻珍》一书所记载的就是作者远赴重洋,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地搜集、整理流失海外敦煌、西域、黑水城珍贵文献文物资料的全部过程。

异域寻珍:流失海外民族古文献文物搜寻、刊布与研究

束锡红 府宪展 聂君 著

2019年1月出版

随着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文物的发现,出土文献文物的多样性已经极大地超越了传统文献学和佛、道等专题文献学确定的范畴,对这些大宗新材料的研究方兴未艾。由于敦煌、黑水城材料出土之时就被外国探险队掠取,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典籍和文物漂泊异域,以致中国的相关研究工作远远落后于欧洲。

为了让国人看到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携手,相继整理出版了流失海外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和西夏文献。本书所记载的就是作者远赴重洋,到英国国家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地搜集、整理流失海外敦煌、西域、黑水城珍贵文献文物资料的全部过程。

在这批文献文物资料基础上编纂出版的《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俄藏黑水城艺术品》《英藏黑水城文献》《法藏敦煌西夏文文献》等大型文献图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此类研究资料匮乏的局面,推动中国的敦煌吐鲁番学、藏学和西夏学研究傲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并蒸蒸日上。

10

《博物馆窜行记》

本书收录了28篇腾讯大家专栏作家顺手牵猴在欧美各博物馆窜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可以说是另类的中世纪以来的欧洲绘画史。

作者从巴黎到纽约,从柏林到阿姆斯特丹,从威尼斯到雅典,讲述了数十座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以及相关历史、逸闻趣事等。他把全世界的博物馆撷英集萃,随意写去,拾掇起欧洲艺术史上许多美和神奇的故事。

博物馆窜行记

顺手牵猴 著

2018年10月出版

本书作者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凡尔赛宫、巴黎工艺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加德纳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保罗·盖蒂博物馆、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乌菲齐美术馆、佩吉·古根海姆美术馆、卫城博物馆等数十座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及其相关历史和逸闻趣事等。达·芬奇、拉斐尔、梵高、米开朗基罗、伦勃朗、莫奈、杜尚、马蒂斯等代表性画家是作者故事的重心,当然《向日葵》《蒙娜丽莎》《夜巡》《睡莲》《喷泉》等名作也是诸多故事片段的核心。

书中历史典故及奇闻逸事信手拈来,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丰富对西方艺术史的认知,是一本故事性极强的读物。

原标题:《书单 | 10本博物馆之书,一起足不出户观世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