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21世纪还会有洪涝灾害?最实用的生存安全技能→
原创 陈文军 科普中国
2023年5月12日,科普中国·星空讲坛以“科学防灾减灾 守护人民安全”为主题,邀请5位来自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专家,通过讲述灾害科学知识、科普应急避险常识,引导社会公众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推动应急管理关口前移,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防汛抗旱专家陈文军带来演讲:《人不给洪水流路 洪水不给人活路》
以下为陈文军演讲节选:
大家可能还对两年前的郑州7·20暴雨灾害记忆犹新。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7·20”暴雨洪涝灾害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
供图:陈文军
为什么21世纪的今天还会发生这样的灾难?我们是拿洪涝灾害没有办法吗?
01
洪涝灾害的风险特点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又包括山洪灾害,其中山洪灾害是当前我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
由于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有时难以准确界定,所以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风险包括:
一是受洪涝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我们国家二分之一的人口、三分之一的耕地和四分之三的工农业总产值,都集中在七大江的中下游和沿海平原,这些地方也是受洪涝和台风严重威胁的地区。人口集中、高度城市化必然会出现与河流、湖泊争地的情况,影响天然水系的泄洪能力,面对洪涝巨灾,脆弱性暴露无遗,进一步加重洪涝灾害的规模。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是受季风气候和我国特有的三级阶梯地形特征影响,大约四分之三的国土面积存在着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2155年间大水灾发生了1029次,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较大洪水也发生了50多次。
三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出多发、强发的新态势,又将不断打破传统洪涝灾害的重现期预测,极端降水、台风等气象因素引发的洪涝灾害都将不同程度增加。
02
做好洪水管理
防洪是个系统工程,做好洪水管理,我们是有可能与洪水和谐共处的。
首先人给洪水“流路”。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自然资源。
人水和谐是指人文系统与水系统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在不断改善水系统自我维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资源能够为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救援的支撑和保障。
尊重自然规律,适应洪水特性。在人类已经过度侵占水域、河道的现实下,对洪水做出必要的让步。
为洪水让出路,还房地基于河,协调人与水的关系。人不能与水争地,把水的地盘让出去。
合理布局工程,科学防控洪水,应用拦、挡、蓄、治、封、排等工程措施调控洪水。
传统的防洪减灾行动,是通过工程措施来追求洪水损失的最小化,包括新建水库、堰塘调节洪水、建设堤防、坝垛拦挡洪水、改扩管网渠道疏排洪水等治水方略,不断提高防洪工程的标准。
不仅不可能完全消除洪水风险,而且投入过大,并可能导致洪水风险转移至其他区域和对生态环境产生长期不利影响等问题,如果维护管理不善,工程措施还存在失效的风险。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新时代的洪水管理则是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协调人与洪水的关系为目的,理性规范洪水调控行为,增强自身适应能力,适度承受一定风险,以合理利用洪水资源,并有助于改善水环境。洪水管理的对象不只是洪水,还包括了人与土地。
除了传统的工程措施以外,洪水管理更加注重防洪非工程措施,通过法律、政策和行政、经济管理与防洪工程以外的技术等,以减少洪泛区洪水灾害损失的措施。主要包括:防洪法规、洪水预报、洪水调度、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河道清障、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洪水保险、洪灾救济等。
03
增强自我安全防范常识
洪涝灾害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造成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设施损毁,更严重的是可能危害生命安全和带来经济社会不稳定。
除了在系统层面做好防洪,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掌握科学技能,保护自己,无论你是外出旅游、露营还是参加野外聚集活动或是停留室内工作休息等,都有一些生存安全的技能用得上。
观天、看云、测雨、躲水、避山、居安等是预防自然灾害的最基础知识。
一是观天,观察天气变化。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及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变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安全最大的威胁。
二是看云,仰望云系演变。
云系是指具有一定型式并持续一定时段的云区及其伴随着同一天气系统而出现的各种云组成的体系。云系的变化有助于天气预报。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三是测雨,测量下雨大小。
降雨是指在大气中冷凝的水汽以不同方式下降到地球表面的天气现象。降水是形成洪涝灾害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通俗来讲,降雨多了,径流就多了,水位就会涨,水位涨了,就会形成洪峰。
四是躲水,远离河沟洼地。
要从自己做起,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河湖、溪沟、河滩、洼地、水池、河塘等隐患地,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五是避山,避开山崖坡脚。
一般有降雨河流冲刷、地震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山坡掩体或土体顺斜坡向下滑动,雨季时切忌在低洼的谷底和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六是居安,聚居安全环境。
汛期气候多变、突变,常会出现打雷、闪电、暴雨、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应优先选择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空气流通、具备一定基础设施的公园、绿地、广场、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与设施,其周边应道路畅通、交通便利的防灾避难场所。
原标题:《为什么21世纪还会有洪涝灾害?最实用的生存安全技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