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比公交站无指示牌更可怕的是“无人管”

澎湃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2018-08-02 13:0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11条公交经过的18个公交站亭,建成近一年无指示牌,乘客要坐对车、下对站,只能靠“猜”靠“碰”,涉及此事的多家单位都说自己没责任。8月1日晚,湖北电视问政节目“党风政风前哨”曝光了潜江市的这一问题。

公交站台建的挺堂皇大气,可是长达一年的时间却没有指示牌,这看起来是个小事,生活在附近的市民,可能没指示牌也能将就,可终究还是会造成很多不便,尤其是对那一带不熟悉的市民去乘车,就很容易抓瞎。民生无小事,曝光当然是必要的,而且这背后也不乏很值得反思的“大事”。

前不久,合肥瑶海区45座公交候车亭被曝出都是没有办理审批手续的违建,而合肥公交集团与城管、市政等多部门一度表示,他们也不知道候车亭究竟是谁建的。两则新闻背后,有没有共性的问题?

首先不得不让人感到决策与民意的割裂。如果这些部门的官员经常坐公交,经常体验到不便利,还会这样无动于衷吗?不重视民生小事的一个很现实原因,就是一些决策者缺乏同理心、缺乏共情,体会不了民生疾苦。

当然,更值得反思的还是机制问题。小小的一个公交指示牌,牵涉到多少部门呢?记者去找过的,就有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办公室、潜阳路改造指挥部、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周旋一圈之后,也没个能管事的部门拿出快速的解决方案。涉及民生,拖延日久,可媒体去找,还是不能“理顺”到底谁来负责,可见公共事务管理机制的混乱。

这种混乱,既体现在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也体现在没有一个畅通的渠道,可以反映民众的意见,可以产生有效的互动。这些公交站亭已经运行一年,没有指示牌的现象,吐槽过的市民肯定不在少数。可是这些民意,为什么丝毫没有影响到相关部门?省级媒体的曝光,也许会“逼”当地做出整改,可是如果没有这个外在的,某种程度说是“上级”的压力,市民的意见如何得到政府部门的尊重,这才是值得思考的普遍问题。

公交站运营一年迟迟没有指示牌,某种程度上,属于民生“事故”。在这样的“事故”之后,如果没有部门担责,没有官员因此被问责,那无异于说政府部门干不干事、干得好不好都是一个样。当然,相关部门现在是相互推诿,可即便是机制出现漏洞,那这个导致无人负责的机制又是谁确定的?没事的时候看起来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出点事就个个推脱的干净,这样的状况不改,公交站无指示牌的错误就难以根绝。

说白了,一件民生小事之所以拖延一年不解决,之所以民众吐槽无效,就在于基层政府的问责制度无力。地方政府部门或者官员做的好不好,民众满意不满意,通常不太会影响到他们的政绩考核。他们在乎的是上级在乎的,所以像公交指示牌这样的小事,当然在日程表上可以无限后延。

舆论监督是否管用,也取决于舆论有没有可能被上级官员看见,会不会影响自己在上级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即便这次问政节目能推动解决指示牌的事,依然不值得太高兴。现实中有多少有公交站无指示牌这样的“小事”,不可能都靠曝光来解决。改变问责机制,让民众拥有决策、问责的话语权,才是根治类似问题的出路。

    责任编辑:甘琼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