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光伏行业是如何做到全球第一的?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不管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精尖制造业领域,还是在中低端制造业领域,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
虽然中国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且还在继续高质量发展,但仍存在诸如“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中国制造缺少工匠精神”等看似荒谬实则别有用心的言论。
今天跟大家讲讲光伏行业,看看我国光伏行业是如何在二十余年间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强的跨越的。并且由此可以一窥我国制造业整体的发展轨迹,见证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奇迹。
新能源提供机遇,中国光伏产业野蛮生长
自1839年法国科学家贝克雷尔发现光伏效应开始,迄今已有180余年历史。如果从中国1958年研制出硅单晶算起,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至今已有六十余年。
当然,算是这么算,但我国真正开始关注太阳能,应该是在千禧年前后,国家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叠加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推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所以,也可以说我国光伏产业真正发展的时间只有二十余年,其他时间算是前期的积累。
2000年-2009年,应该说是我国光伏行业发展最为疯狂、野蛮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人打着光伏的幌子去地方投资,地方领导那肯定大力支持,因为那时候光伏意味着高科技,意味着经济发展,意味着政绩。
凭借这股光伏东风,我国不少地方趁机建立起了光伏产业基地,比如有着全球多晶硅重镇美誉的四川乐山。当然了,失败的更多。
还有趁这个机会发展起来的企业,富起来的企业家。有一个很典型的就是“光伏教父”施正荣和他的尚德电力。前者,一度凭借光伏行业荣登中国首富宝座,后者则一度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
那几年,中国光伏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来看一组数据,2007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跃升到1088MW,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
发展迅猛,“双反”下的破局
但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过不少危机。2012年,欧美的“双反”大棒,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有不少企业甚至因此走向衰落,如施正荣的尚德。
面对困境,中国光伏行业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迎难而上,开始寻求以技术创新破局的道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出台了诸多相关产业政策,为光伏行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此背景下,涌现了一批优质光伏产业企业,包括隆基、晶科、通威、协鑫等。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我国光伏产业开始掌握了核心技术,并能与外国企业一较高低。
也正是由于技术上的突破,中国光伏产业终于从“双反”困境中慢慢走出来,行业再次迎来高速发展。
来看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48.5%、79.6%、62.6%和76.1%,光伏制造四大核心环节,我国都做到了全球第一。
从2018年以来,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持续上升,据统计,目前各环节产量的市场份额都已超70%。
至此,中国光伏产业完成从诞生,到全球化的蝶变。
尾声
中国光伏产业能取得今天的耀眼成绩,绝不是外国的施舍,也不是国外看不上光伏行业。而是本土企业在国家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康庄大道。
管中窥豹,从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窥见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是无数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而不是别人的施舍。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