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反对阐释:纪念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

2023-05-18 12: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不死性”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3000年,是“文学”的精神内核及所有严肃写作者心照不宣的秘密领地。桑塔格终其一生都在捍卫它:她不停地阅读、被吸引、另辟蹊径;她变换角色、立场与气质;她通过描绘死去的名家来讲述自己,进而重塑写作、文化与审美标准。

1960年代是美国文化走向大众化道路的分水岭,就高雅文化阵营的知识分子而言,那是一次从詹姆斯·乔伊斯、埃兹拉·庞德和T. S. 艾略特向安迪·沃霍尔和麦当娜的重重跌落。桑塔格则在这场剧变中毫无疑问地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甚至,她就是这场运动的发起人。

5月21日(本周日)晚上7点,社科文献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译者郭逸豪和节目策划人张畅,在苏珊·桑塔格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在建投书局(国贸店)与你一起感受她“不安于此”的一生。

本书试读:捍卫“不死性”

文 | 郭逸豪

2001年,年近七旬的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旧金山图书馆的一次公共演讲中回忆起一段年轻时的往事,她曾在意大利机缘巧合地认识了一位同龄学者,当时尚未一夜成名的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在桑塔格面前,这位年轻气盛的语言学教授并未隐藏自己的抱负,他坦言正在准备一本小说,一本绝对的畅销书,并因此而学习大仲马。同样心高气傲的桑塔格心中不免认为这又是一个“盲目自大”的案例,随后艾柯告诉她,这事关人的“不死性(Unsterblichkeit)”,他设想200年后还会有人从图书馆的书架上取下他的小说来阅读。追叙这段往事时的桑塔格身穿她晚年最爱的深紫色外套,缓缓地倚靠在图书馆的讲台上,微笑着告诉下面的听众,她第二次患了癌症,久站疲乏,但她的微笑却一如往常,倔强又睥睨。

我想,无需艾柯的提醒,桑塔格也明白对于严肃写作来说,“不死性”意味着什么,那是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3000年的被称为“文学”的精神内核,是所有严肃写作者心照不宣的秘密领地。桑塔格终其一生都在捍卫它:她不停地阅读,不停地被吸引,不停地另辟蹊径;她变换角色,变换立场,甚至变换气质;她在许多死去的人身上寻找和重塑写作、文化与审美标准,她通过描绘死去的偶像来讲述自己,以及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埃米尔·齐奥朗(Eˊmil Cioran)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托马斯·曼(Thomas Mann)和温弗里德·格奥尔格·塞巴尔德(Winfried Georg Sebald),这样的清单可以一直罗列下去,或者说,这种无限的清单都是为了有意地拼贴出一个独特的苏珊·桑塔格,以完成她的“苏珊·桑塔格计划(Projekt Susan Sontag)”。

桑塔格写小说,也写散文;但她更钟爱小说,却又不得不写散文。因为她那些横空出世的散文极具风格又无比睿智,在赢得同行和大众认可的同时,也给了她愈发接近“不死性”的幻觉。而她的小说如同梦呓般使人困惑,难以卒读,抑或表现为将齐奥朗式的哲学片段塞进号称小说的结构和对话中。她的小说被文学批评家们一再地批评为是对法国“新小说(Nouveau Roman)”的拙劣模仿,而她的屡次否认也显得毫无说服力,因为是她亲手将法国“新小说”和艺术先锋主义带到了美国。桑塔格把自己写作散文的睿智带进了小说创作,风格化的文字破坏了小说,却符合她先锋的审美标准,所谓艺术的形式高于内容。

然而,散文的成功让她愈发觉得,严肃写作者的“不死性”只能通过小说来实现,或者说,作为写作者的她再一次验证了自己内心早已确认的东西。在前两本哲学小说《恩主》(The Benefactor)和《死亡匣子》(Death Kit )沉寂之后,桑塔格一度断了再创作小说的念头;后来,她在1992和2000年分别发表了《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 )和《在美国》(In America),那时她已步入晚年,这段关于“不死性”的回忆便是她在宣传最后一本小说《在美国》时所作。无从得知的是,桑塔格自己是否确信,在200年后这些小说仍会有人从书架上取下来阅读。

活动信息

主 题

反对阐释——纪念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新书沙龙活动

时 间

5月21日(周日)

19:00-20:30

地 点建投书局(国贸店)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院世纪财富中心1号楼2层

报名方式

线下活动需报名

本场活动免费

嘉宾简介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独著有《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赵树理的幽灵:在公共性、文学性与在地性之间》《人生的容量》等十余部,合著有《反思文艺学》等,主编有《大众文化理论新编》等,合译有《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

郭逸豪,本书译者,法学博士,毕业于罗马第二大学,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担任讲师,参与合译《柏林共和时代的德国法学》。

张畅,笔名赫恩曼尼,生于1990年,哈尔滨人,做过记者、编辑,现为节目策划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译有《孤独传》《无处落脚:暴力、排斥和在美异族的形成》《尽力而为》等。出版有小说集《我们的庸常生活》。

直播平台

视频号

@社科文献

视频号

@建投书局

相关书籍

《苏珊·桑塔格:精神与魅力》(修订版)

作者:[德]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著

译者:郭逸豪

出版时间:2023年2月

定价:89.00元

内容简介

对桑塔格来说,“最后的知识分子”的荣誉应该属于本雅明。《在土星的标志下》的末尾有一段令人十分动容的话,它不仅标志着一个个体存在于世的使命,更标志了知识分子时代的终结。这段话也是桑塔格一生的基调,她写道:在末日审判时,这位最后的知识分子——现代文化具有土星气质的英雄,带着他的残篇断简、他睥睨一切的神色、他的沉思,还有他那无法克服的忧郁和俯视的目光——会解释说,他占据许多“立场”,并会以他所能拥有的正义且超人的方式来捍卫精神的生活,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德]丹尼尔·施赖伯(Daniel Schreiber),曾在柏林与纽约学习文学和比较文学、戏剧、斯拉夫语文学及表演学,并为《日报》、《今日戏剧》、《星期五》(Freitag)和《法兰克福评论》等撰写文章,目前生活在柏林。

译者简介

郭逸豪,法学博士,毕业于罗马第二大学,现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律史研究所担任讲师,参与合译《柏林共和时代的德国法学》。

媒体评价

施赖伯清楚地认识到,桑塔格是多么完美地经历了“流行与政治谈话”“马尔库塞和沃霍尔”“性和魅力”的时代。

——《时代》(Die Zeit)

一部关于一位知识界明星敏感而又清晰的传记。

——《科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

通过纪念桑塔格的多个维度来捕捉她的一生和精神,无疑是项不朽的工作,但是……施赖伯却用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传记优雅地完成了它。

——Brain Pickings(博客网站)

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这部传记帮助解释了为何桑塔格是一位喜好众多、极具天赋且吸引力至今不减的作家。

——《哥伦布电讯报》(The Columbus Dispatch)

— E N D —

原标题:《反对阐释:纪念苏珊·桑塔格诞辰90周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