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郝建:决定黑色电影类型的不是视觉风格,而是叙事的绝望和幽暗 | 纯粹现场

2023-05-17 19: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郝建 纯粹Pura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作者: 郝建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3-01

4月19日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读书会(第162期),特邀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建携新书《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于线上和三万余名读者谈黑色电影中的形式美学与人性幽暗……

郝建表示:“黑色电影是最重要的电影类型。如果以对某一个类型研究著述的数量来看,对黑色电影的研究专著和文章差不多等于对其他类型研究的总和。黑色电影这个类型产生了最多的大师杰作,它是电影艺术王冠上那颗最美丽耀眼的黑珍珠。”

现特整理推出纯粹读书会(第162期)现场文字实录,以飨读者。

郝 建

郝建:各位网友,各位读者,晚上好,我是郝建,很高兴今天晚上能够跟大家一起聊一聊黑色电影这个话题。黑色电影既是专业话题又可以是影迷的话题,我打算讲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地跟大家提一提最常见的黑色电影,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这样大家会发现很多作品我们都是很熟悉的;第二个话题是讲黑色电影的形式美学,它的镜头怎么拍,故事怎么讲;第三个话题是想分析一下黑色电影《色戒》,跟大家把它做个文本细读。

一.黑色电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黑色电影这个话题我用两句话来做开场白,第一句话:“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名词很专业,但是大家都看过黑色电影。第二句话:“天生丽质难自弃”,意思是什么呢?你听起来这个名字叫黑色电影,其实它的形式系统非常讲究细致。这个话题是很多电影专家也不懂,但影迷是心中有数的。黑色电影这个东西是影迷更加敏感,看的片子多了,就会非常懂的。在国外去访学的时候,他们那里研究电影的专家,你跟他讲黑色电影,并不是人人知道,得是研究这个专题的人才知道。但是我在影迷和电影爱好者圈子里谈它,就不是个冷话题。比如给腾讯《大家》写文章的时候,不管跟编辑聊还是跟读者交流,都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话题。一说到科恩兄弟的几个著名的黑色电影,大家都非常熟悉。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内页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黑色电影的类型特征,就是:形式唯美、主题暗黑。形式极其精美,剧作上非常讲究非常精湛,视觉处理上用两句话来概括,它是巧夺天工的凌乱、精心构建的暗黑。在这部分我提几部大家熟悉的国内国外电影,大家可能就会知道我们看过很多黑色电影。

我提三部中国的作品,第一部是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世界上的一些电影评论家都把它当做一个黑色电影来评论。大家看看里面肮脏的雪、暗黑的街道、杀人分尸。包括它那个摩天轮,那是为了与电影史上的著名的黑色电影《第三个人》引起联想。但是《白日焰火》在叙事上,跟经典的黑色电影有本质的差别,它的叙事还是比较正气的、昂扬向上的,最后警察抓住了杀人的罪犯,所以他回到了警察的队伍,非常向上,法制得到张扬和肯定。

我提的第二个影片是《无人区》。我觉得它本来肯定是有很强的黑色电影元素。你听这个名字《无人区》,就是无规则、无法无天的地域。无法无天的地域有两方面,一个是无法无天的地方,还有一个是人间地狱式的环境,这个环境是指社会环境,这里有大量的偶然性、邪恶横行。但这个片子的结尾生生被改成了光明向上的,所以《无人区》是被改残了的,它本来是一部黑色电影,包括它有的视觉处理也是这么处理的。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书籍展示

国内的最典型的,我们今天待会要分析的就是《色戒》。《色戒》是一部从视觉处理到叙事都非常完美、非常精湛而且非常典型的黑色电影,我们待会儿讲它的故事和它的视觉处理。除了《色戒》,中国大陆的几部都不典型。刚才说的这两部能够被当作黑色电影来提一提,但是不够典型的,我想着重讲的是香港。

香港的黑色强盗片是那里的电影人近三、四十年创造的一个类型,在传统强盗片的基础之上,完全是他们创新出来的。香港黑色强盗片第一人是杜琪峰,他拍了一大堆黑色强盗片,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黑社会》。《黑社会》之前的还有很多,像《放逐》《云雀》。还有他跟法国合作的一部《复仇》,那也是一个非常漂亮的黑色电影。那里面用月光的变幻来写一场枪战的变换。月亮出来了照到了对手们就开枪,月亮隐过去了整个树林大地又变成黑色,枪战就停止了。这个视觉处理是非常精湛、非常完美的。

讲杜琪峰也必须就讲到《树大招风》,《树大招风》是杜琪峰监制的,但是还是杜琪峰的风格,我们常说的,杜琪峰的作者签名在里头。三个青年导演,是杜琪峰的学生也好是徒弟也好,整个片子的灵魂作者是杜琪峰。这部影片讲香港三大贼王的最后疯狂,我觉得那个影片结构必须是杜琪峰自己剪辑。杜琪峰最为大家熟悉的,我一说你们就知道,是《黑社会》。《黑社会》是什么呢,梁家辉、任达华他们两个人争黑社会的老大,整个片子是荒诞笼罩的社会。这个片子故事有几个要点,我们会看到这几个东西在香港其他黑色强盗片里也会有同构。第一个是他们身份的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好人坏人;第二个是哀叹规矩、道义、传统被破坏了;第三个是片中有大量的暴力出于偶然性,偶然性在剧作中非常重要。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封面展示

《黑社会2》是2006年的,最后的时候他们两个人尸场血海争夺黑社会的话事人,就是争夺龙头棍,最后的时候是内地公安厅的石副厅长把两个黑社会的头目都收归帐下。到《黑社会2》是古天乐抢到了龙头棍。古天乐抢到龙头棍以后,最后最强有力的控制他的是石副厅长跟他讲:你永远当话事人。这个片子跟我们熟悉的《英雄本色》,就是以前香港的强盗片、警匪片相比,它非常不一样的是什么呢?它整个的调子是非常阴郁非常绝望的。我们拿《黑社会》跟《英雄本色》来相比,《英雄本色》也有强盗,也是抢老大的地位,狄龙的对手还把老大给一枪打死了。但是《英雄本色》里边有一股英雄之气,整个非常浪漫。而《黑社会》充满了那种幽暗,充满了那种江湖道义沦丧的绝望感,为了争夺龙头棍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最后你们会看到,尤其是《黑社会2》任达华几乎要争到老大地位,但是就被他的手下在汽车里面乱刀捅死了,这个都是非常阴郁的笔触。

《黑社会》的整个调子是非常下沉、绝望的,没有《英雄本色》那种浪漫气。很多人问我《教父》是不是黑色电影,虽然也杀人、也有很惨烈的场景,但是《教父》不是黑色电影,它的调子是一种浪漫之气,它肯定的是家庭的价值观,它整个三集的主题都是要带领家族走向合法生意。这就不像香港的黑色强盗片,你去看杜琪峰所有强盗片,道德是沦丧的,规则是破灭的,身份是分裂迷茫的,对未来是绝望的。

盗梦好莱坞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2

再提一下大家熟悉的香港的《无间道》,《无间道》是典型的黑色强盗片。当然它的叙事结构有创新,《无间道》的故事模式是把强盗和警匪两个人身份互换,也是警匪错位。但《无间道》的主题也是写身份的迷茫,刘德华和梁朝伟两个人他们两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无间道》的意思就是没有归宿,所谓阿鼻地狱,永远在地狱的最底层经受煎熬。《无间道》有强烈的人格分裂,人格分裂是反映他们身份的迷茫,无所归宿,不知道我在哪里,不知道我应该往哪里去。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如果你们比较一下,《无间道》的第三集就不是黑色电影了。为什么,因为第三集里面设计了大陆的公安陈道明,这个片子从视觉到叙事结构都不是黑色电影。为什么呢,陈道明这个警察掌控一切、了解一切,以正压邪,就不是黑色电影了,黑色电影一定是阴郁下沉的,结局是悲观绝望的。

到这里,我必须讲一部大家所忽视的作品,1998年的《暗花》。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讲《暗花》呢?因为《黑社会》《无间道》故事模式的原创点都在《暗花》。在《暗花》里面杜琪峰只署名一个监制,后来他自己接受采访时说清楚了,实际导演是他自己。根据我的研究,后面的《黑社会》和《无间道》它的原创点、它的叙事模式、警匪身份,甚至于视觉风格,原创点都在《暗花》。《暗花》是刘青云和梁朝伟两个人,梁朝伟的表面身份是澳门的高级警督,刘青云是到澳门来执行黑老大给他派的任务的杀手。两个人都是非常牛,但是两个人都是在维护黑道的秩序,所以这个身份分裂是梁朝伟在《暗花》里面的角色开创这种身份。

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7

梁朝伟在《暗花》里的公开身份是警察,但是他是受黑道指挥维护黑道的秩序,他们都以为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历史,这个时间点是在澳门的回归前夕。对于时间的迷茫很有深意,时间的要素在香港的黑色电影中非常重要。这两个人身份认同都是分裂的,尤其是梁朝伟演的警探,他搞不清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他其实是一个黑道分子。所以在《暗花》和《无间道》里面,梁朝伟都有一句说出来,或者一直想说的重要台词:“我是警察”。大家都记得在《无间道》里面梁朝伟每次跟上级见面的时候都要求回到警察队伍,但是每次黄秋生都跟他说你把这个任务完成了我就让你回警察队伍。影片最后,尤其是《无间道1》到最后的时候,他回不了警察队伍了,他在警局的档案被刘德华扮演的黑恶卧底给删掉了。国内电影我就提这么几部来讨论黑色电影的形态,然后我提几部世界电影中著名的黑色电影。

第一个我可以提《七宗罪》,1995年大卫·芬奇导演。这个故事模式跟《暗花》特别像,布拉德皮特和摩根弗里曼两个警察破一个连环杀手案,两个警察都很自信,最后一分钟实现大反转,布拉德皮特因为愤怒犯下了杀人罪。最后你们看他这个身份的变化是很有意思的,布拉德皮特是年轻气盛又挺经验丰富的警察,到结尾的时候他犯下了杀人罪。而他的每一步行动全都是按照反面人物一号,那个罪犯连环杀手,设计的,是罪犯在引导警察的每一个行动。最后布拉德皮特愤怒地把连环杀手一枪打死,布拉德皮特变成罪犯。你们看跟《暗花》是不是一模一样,《暗花》里面也是,梁朝伟跟刘青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按照背后的那个洪先生的设计走的。一开始梁朝伟还不把洪先生放眼里,说一个十几年没有回过澳门的老家伙,我倒要会会他。最后梁朝伟扔掉了他一直带在身边擦满头满脸汗的白手绢,他自己成为枪杀左治的凶手。于是他放弃了,想逃出澳门。梁朝伟和刘青云两个人生死决斗,两个人都命丧澳门。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内页

顺便说一句,这个作者之间互相启发、借用、变化使用,是商业电影特别的——你叫“偷巧”也好,你叫“化用”也好,你叫“抄袭”也好,这是作品之间、作者之间特别讲究的“对话”关系。《七宗罪》的风格是特别强烈的,一场大雨会下一个星期。

再提一提《低俗小说》,1994年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它的分段叙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它是黑色电影。《低俗小说》的黑色是什么呢,它有大量的偶然性,不拿人命当回事,还有大量血的意象。比如有一段是典型的黑色幽默。约翰·特拉沃尔塔演的黑社会小喽喽,枪走火,开着车的时候车一颠簸把后座上的黑人给打死了。结果后面两个人就被迫去擦洗那个车。两个人就吵架,为什么事吵架呢,为了谁去清洗后座上人的脑浆和头盖骨而吵架。两个人他说应该你去擦,你说应该他去擦。当然这个片子里面还有大量这种拿人的生命开玩笑的情节,而且大量的偶然性事件,是一个完全没有理性、完全没有法制的社会。

类型电影教程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

再讲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新世纪以来最优秀的黑色电影,也非常有名的《老无所依》。大家会看到那是一个从地狱中走来的杀手。这个气枪杀手拿的杀牛的气枪,网络上把他称为气枪杀手。他简直横行无阻,到处杀人,而且他能够料事如神,贾维尔·巴尔登那个形象让人看着就毛骨悚然。他每次杀人之前还拿一个硬币让人家猜,最后他已经被汽车撞伤了,被一辆不知道哪儿来的汽车给撞伤了,手臂都断了他还能逃掉。这个《老无所依》非常阴郁,充满一种绝望之气,邪恶非常有力,永远取得胜利。结尾的时候是一直在追踪他的老警察,汤米·里琼斯演的,在家里面跟另外一个自己父亲的老战友也是一个老警察絮叨,非常绝望,絮叨自己做的噩梦,影片的开头也是以这个老警察的絮絮叨叨。他的这个絮絮叨叨是什么呢,对当今的世事完全绝望,对人、对邪恶、对杀戮不知怎么面对。

再谈一部《缺席的人》,这个片子有好几个翻译,有翻成《不在场的人》,有翻成《心不在焉的理发师》。我的这本书的书名就是跟这个影片有一个相关或者互文,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主编帮我想的。这部片子的视觉风格是典型的黑色电影。另外它的视觉风格影响了我们很多熟悉的影片。故事是一个理发师杀了人,但是他杀的这个人却没有追到他的罪责,他逃脱了罪名,最后却因为一个不是他杀的人上了电椅,整个影片就是以上电影推电闸那个镜头一下亮出,画面惨白。

硬座狂欢

作者:郝建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4-01

数几个电影史上的经典黑色电影。大家可能熟悉1950年的《日落大道》。一个三流编剧被一个过气的女演员爱上了,最后被那个女演员三枪打进了游泳池。还有大家都熟悉的《双重赔偿》,《双重赔偿》什么意思,就是一个保险推销员,跟一个客户老婆合谋把她的老公杀死。为了求得两倍的保险,他一定要让其在火车轮子底下丧命,因为保险条款里面有死在火车轮下就会得到双重赔偿。小说的片名和电影的片名暗含着强烈的人性的暗黑。还有一个《邮差总按两次铃》,这个影片1946年和1981年拍过两个版本,至少拍过这两个版本。影片里,情欲吞噬了灵魂,情欲导致他们谋杀,打工的流浪汉和老板娘合谋杀死了小咖啡馆的老板。还有《邪恶的接触》,这是顶级著名的大导演奥斯·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一般被认为这个片子是经典时期的黑色电影的句号。

新好莱坞以后,第一个要提到的1974年的《唐人街》。这个故事我简单说一句大家可能就能明白。一个侦探以前吃过亏,在唐人街丢掉了工作,他坚决跟自己说我坚决不管闲事,结果他调查一个婚外情的时候,爱上了自己的美女客户。最后他发现不是通奸案,而是惊人的乱伦案。故事结尾,他眼睁睁看着这个美女客户被一枪爆头,而乱伦的祖父又把自己的孙女,也就是这个美女客户的女儿抱在怀里,隐入到唐人街的黑暗街道。还有我们经常会提到的黑色电影是1976年的《出租车司机》,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影片最后的时候,罗伯特·德尼罗闯进了妓院,一场血腥的杀戮,这部片子也是暴力美学重要的发展坐标。待会我们讲黑色电影视觉风格的时候要讲到,血腥也是黑色电影的重要标志。而《出租车司机》在血腥场景和暴力美学方面,是新好莱坞以后的黑色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的坐标。

二.黑色电影的形式密码和幽暗意识

第二个话题我们谈谈黑色电影的形式密码和幽暗意识。它的形式密码分成两个方面来讲,视觉特征和暗黑主题。

视觉特征比较明显的是大量的分割画面,以及低角度照明、大光比,另外它的摄影的调子非常硬朗,硬朗就是焦点很硬、焦点很实。再一个特征是喜欢用广角镜,用小光孔,景深很大,小光孔焦点很实,大光孔焦点很虚,这是黑色电影的一个视觉风格。黑色视觉风格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分割画面,不稳定的构图。第五个是它喜欢用斜线大仰角的画面,第六个刚才讲《出租车司机》的时候讲到,水和血的意象非常重要。第七个黑白摄影在黑色电影当中非常被推崇。有一个黑色电影的作者,就是《出租车司机》的编剧保罗·施拉德就说,黑色电影全是黑白电影,当然他这个指的是经典时期,新好莱坞以后的黑色电影,比如《唐人街》后面的都是彩色电影。

给大家看几个黑色电影的截图,大家就能看出来它是怎么样的大光比和分割画面。首先我给你们看两个《暗花》的截图。这两个截图都是强烈的大光比,用光影把人脸给分割开,把空间给分割开。

电影《暗花》剧照

电影《暗花》剧照

我们再看几幅画面,一个是《缺席的人》就是《心不在焉的理发师》,还有《色戒》,你看看它的视觉风格是怎么样的,整体上都是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咱们看看第一幅,《缺席的人》监狱里面的场景。下面是梁朝伟在《色戒》里面出场的场景,都是用铁栏杆造成分割画面,上面那幅在《缺席的人》里面也是监狱里面的顶光照明局部照明。如果你们再去看一下《色戒》梁朝伟出场的那场在监狱里面走过来的场景变换,照明一模一样,我敢百分之百肯定拍《色戒》的摄影师肯定仔细钻研过《缺席的人》。

电影《缺席的人》剧照

电影《色戒》剧照

电影《色戒》剧照

我们再看一下分割画面,黑色电影的《唐人街》,新好莱坞的代表作。《唐人街》的室内照明,看到这个的时候你们就会注意到以后很多黑色电影从经典时期的《马耳他之鹰》到后来的《唐人街》,百叶窗把室内的光线分割成一条一条的,好像撕裂了这个空间。我们看一下这个图片,这幅图片是很典型的黑色电影的视觉空间,你看百叶窗的使用。

电影《唐人街》剧照

我们还会看到黑色电影中雨水的意象,也是黑色电影非常重要的视觉印象,最典型的是《七宗罪》中大雨,一场大雨下了一个礼拜。黑色电影强调分割画面到什么程度,《色戒》中有个所谓瑜伽式做爱的镜头,连这种镜头都用一个强烈的光影造成了对人体、对画面的分割。当中那道光线,如果它不是追求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它不会这么处理,因为这个光比很大,拍摄的时候要打光是很费劲的,要把当中那条打亮,而且你还得保证人体的曝光是正确的。图片中女子身体上那个黑条是我打的。

电影《色戒》剧照

我刚才看的这些图片是讲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决定黑色电影类型特征的绝对不是视觉风格,而是叙事,叙事表现出来的绝望,叙事表现出来的幽暗意识,叙事表现出来的对人性理性法制这一系列道德基石的摧毁和质疑。有很多影片视觉风格是非常完整的统一的黑色电影视觉风格,但是它不是黑色电影。我举两个例子,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就是强调黑色电影是叙事决定的。一个是《无名》,咱们春节档刚刚放映的。它全篇统一的是黑色视觉风格,监狱的栏杆窗户等等构成了风格画面,会议室椅子也都是倒放的,造成了倒X形的那种构图。

电影《无名》剧照

但是它的叙事是主旋律的英雄主义的,王一博和梁朝伟两个人潜伏在敌伪机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胜利。你们可以看我写的那篇文章,《黑色视觉书写光明故事》。你们看这个构图就是非常典型的黑色电影的视觉构图,整个《无名》这个片子里面都用监狱的栏杆啊,门窗啊这些,造成整个空间是被割裂的是撕裂的。另外我再举一部片子,还有电影史上的非常有名的《卡萨布兰卡》,全篇都是非常统一的黑色电影视觉风格,但是它叙事是英雄主义的,片中的主人公最后都投入了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当中。

电影《卡萨布兰卡》剧照

黑色电影文学上的渊源是硬汉侦探小说,比如雷蒙德·钱德勒的《长眠不醒》《再见吾爱》和《漫长的告别》。雷蒙德·钱德勒后来给和比利·怀尔德合作的好几部黑色电影做了编剧。他写作还有一个特征,他写作把不管是洛杉矶还是纽约那个地点标识都能写出来。

说到硬汉侦探小说,因为讲黑色电影的话题,我就推荐一个当代的作家劳伦斯·布洛克,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八百万种死法》《小城》等等。《小城》是写911以后的纽约,都是延续了传统的硬汉侦探的小说,但是整个小说的调子是非常阴郁黑色的。再回过头来看杜琪峰的《暗花》就会看见两个非常自信的非常牛气的人。一个杀手一个警察,两个人都活不了,结局的时候两个人在决斗当中死于非命,都死在了洪先生所控制的准备好的死亡命运中。整个片子全是夜景,到结尾的时候阳光明媚,洪先生掌握一切,气定神闲地在汽车里面看报纸,让我想起来意大利一部政治电影的片名叫《城市上空的手》,洪先生就是城市上空的手。

电影《黑社会》,整个是被荒诞和暴力笼罩的叙事,黑道也是道德沦丧。最有意思的,是《黑社会2》结局的时候,古天乐赢得了黑社会老大。他抢到了老大位置,石副厅长把龙头棍交给他说以后你们不要再选了,你永远当,这不是古天乐扮演的角色想要的,他想要的是让他的儿子当医生当律师当教师。当石副厅长把龙头棍交给他以后,他知道他儿子当教师当律师的梦结束了。他的理想和教父是一样的,《教父》当中也是,三集的故事都是要洗清罪恶,改为从事正当的合法的生意。当然《教父3》当中以教父女儿的死写了亲情的丧失。《黑社会2》结局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石副厅长命令他以后只能一直当话事人。他回到了香港,他的女朋友在躲藏的那个地方,女朋友告诉他她怀孕了,结果那个镜头给的就是古天乐生无所恋地站在那个地方。他用各种丧尽天良的办法抢到了话事人的位置,但他是绝望的、低沉的,他的人生是被强大力量掌控的。

前面分析过《老无所依》的杀手,《老无所依》警察也是反英雄或者非英雄化。汤姆·李琼斯演的警察,他追杀手进宾馆的门的时候居然是胆怯的、犹豫的,站门口半天才把门推开了进去。而杀手呢,最后尽管被汽车撞了,胳膊伤了,警车都在附近响起来了,但是他结尾还是扬长而去,杀手永远能逢凶化吉。老警长在家里面绝望地絮叨,非常绝望、非常沮丧。他沮丧的是他面对的这个世界他已经不认识了,所以我就特别强调是叙事,大家去看我这个书的序言和最后的结语,都是强调是叙事决定了一部黑色电影。这个观点也是你们看国内许多研究黑色电影的书、许多研究甚至于国外的研究黑色电影的书都没注意强调这一点。如果你认识到这一点的话,我再给你们看两个截图你就会看到,有很多片子叙事非常阴郁非常黑暗,但是它的视觉风格却是明亮的、一片光亮的。大家看一下这两幅截图,它的视觉风格一点黑色都没有,但是它叙事却是充满了绝望充满了偶然性充满了杀戮、死亡和对世界的不信任。

电视剧《冰雪暴》剧照

上面这个是美剧电视剧《冰雪暴》的截图,它的视觉风格和电影的视觉风格几乎是一样的,全片没有一处用典型的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而是清清亮亮的视觉世界,高调摄影,一反黑色电影的视觉风格。顺便说一下,我推荐一下黑色美剧《冰雪暴》,就是根据这个电影改编的,科恩兄弟还是制片人,这是极少见的,坚持了黑色叙事风格,而在故事设计乃至表演上都超过了电影,极其罕见。我在这个地方推荐一下,跟我们今天话题也有很大的关系,它是黑色美剧。它的叙事,它里面的那个调子、主角是一个横行无阻的杀手,作品对世界充满了绝望。

大家看一下下面这幅截图,下面这幅截图是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这个片子是六个小故事,全是偶然决定着人的死亡,法制完全被践踏在脚下,人性极其阴暗,而且大量的偶然性导致的死亡,是一个典型的黑色电影。但是它的全篇的视觉风格都是这个样子,清亮,高调子摄影。

电影《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剧照

我讲这些镜头的截图,还是想强调黑色电影是由叙事来决定。时间比我设计的紧张了,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了。《色戒》的细读分析,有读者要的话,我把我写的文章发给你们。顺便说一下《色戒》这篇文章在我那本书里是没有的,但那是我衷心向大家推荐的好作品,在叙事上和视觉处理上都非常精美。我把时间留给大家提一点问题,就提问进行讨论。

现场互动

Suzie:希区柯克的电影内核是否属于您今天讨论的黑色电影呢?如何理解黑色电影与黑色幽默之间的关系?

郝建:这个问题很好。希区柯克没有拍过一部黑色电影,这是我的观点。我看到一个研究文章里面《精神病患者》被作者认为是黑色电影,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是我的观点。我读了那么多关于黑色电影的研究,我只看到这一个研究者把《精神病患者》作为1960年代以后黑色电影重新复兴的标志。黑色电影和黑色幽默是什么关系,黑色幽默是一种技法,它在很多影片里面都会用,在黑色电影里面用的黑色幽默非常多,就像我刚才举到的例子。比如《低俗小说》里面为了谁清理死人的脑浆和头盖骨吵架,它是一种技法、一种很完整、完美的类型模式。黑色电影是一个大的电影类型,它有非常多的作品,我讲经典时期的时候只是提到几部,我只是提到大家熟悉的几个,两者不一样。

胡子不瘦:您好,看过《盲山》《盲井》系列的现实主题电影,给我震撼人心的感觉,这些是不是黑色电影,我们有没有黑色电影?谢谢。

郝建:《盲山》和《盲井》是现实题材的电影,是现实主义的,不是黑色电影,就像我刚才为什么讲到《教父》,不是说里边有暴力有黑暗有社会的阴暗面就是黑色电影。黑色电影是骨灰级影迷非常熟悉的这么一个类型,它在叙事上和视觉处理上有一整套的非常精湛的方法,非常具有完整性。《盲井》是优秀作品,但它在叙事上没有黑色电影模式,视觉处理更没有。《盲山》《盲井》,还有我们看到的很多片子写社会问题的非常深刻,比如《刺杀肯尼迪》,但是它不是黑色电影。有的影片视觉上没有黑色的,但是它照样是黑色电影,当然这个我们称之为新黑色电影,不典型。刚才讲了科恩兄的《巴斯特斯特鲁格斯的歌谣》,黑色电影与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的影片大有区别。顺便说一下。黑色电影很少有社会现实题材,导演编剧更关注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精美。黑色电影是唯美主义的现象,非常唯美主义,它是形式主义的迷狂所制造的这么一个电影类型。

青果导演:黑色电影有它独特的魅力所在,但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要控制在可供审核的线内,所以如何有效的规避成了必须要考虑的出发点。可这样的牵制又会影响到意识层面的表达,想问也什么调和的好方法?

郝建:这个问题问到根上了,我刚才没有讲,中国为什么没有黑色电影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意识形态的一些规范对黑色电影有其偏见,有极大的限制。只有一个刁亦男的《白色焰火》被美国评论家认为是黑色电影。而我看它在叙事上的结局不那么黑色,还是很光明很向上的,匡扶正义,法制取得胜利,警察回到自己的警察队伍。导演总在考虑审查,在意识形态上怎么能够平衡。我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准确的说我没法回答这个问题。毋庸置疑,这是我们当下的主导意识形态、我们的文艺管理体制决定的。从哲学上来讲我们不敢直面人性内心的阴暗,也不敢直面社会非理性和法制上的异化和荒诞。总的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文艺观强调光明向上、正能量,现在没有一个导演想去拍黑色电影,或者敢去拍黑色电影。我不知道香港以后的创作状况是什么样的,香港的黑色电影在1990年代和2005、2006年出了一大批,香港的文艺观也在变化,审查也有变化。

经常有人跟我讲郝老师我这个剧本要拍成黑色电影,我说你要走院线放映吗,他说要啊。我说那你就不要提黑色电影的事了,中国电影在内地不可能拍出来黑色电影,这是由于我们的基本文艺观和基本的意识形态对文艺的认识,对人的本性的认识,不肯认识人内心幽暗的那一面。

少壮能几时:您好,不同文化背景的黑色电影,描写人物的罪与罚,以及那种无处逃脱的命运,运用的是不同的素材。西方多脱胎于教的《圣经》故事,例如《最后的晚餐》,但丁的《神曲》;而中国更青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思想,兼而有之历史故事。那么不同文化背景的旧书有何异同,对电影主题又有怎样的影响?

郝建:我认为黑色电影中有一种幽暗意识。黑色电影的作者们具有表现人性的阴暗、表现社会的荒诞、表现非理性的那种内在创作冲动,黑色电影特别关注这个。黑色电影的底层有基督教对世界的认识。我在书的最后的结语里面讲到有一个作者叫张灏,他讨论幽暗意识。总的来说黑色电影是幽暗意识的非常强烈的表现、非常唯美的表现。我倒不觉得中国是佛教国家,对佛教的因果轮回信仰在中国还不是一个现象级的事物。对于不同文化的救赎,黑色电影倒不是救赎,黑色电影强调的是沉沦,强调的是绝望,它强调的是无法救赎。你看所有黑色电影的结局都是下沉的,都是理性的被摧毁,法制荡然无存。

还是回到我开头的那两句话,黑色电影是形式极度精美,而探索的主题是幽暗、黑色、绝望、沉沦,这两个方面构成了黑色电影极大的张力,以完全唯美的形式写出了幽暗绝望的故事。你看《老无所依》,真是感到一种透彻骨髓的寒气逼人。

Pela:您心目中的黑色电影大师有哪些?

郝建:黑色电影大师第一组合就是科恩兄弟。我在这里推荐两兄弟的一部优秀黑色电影《冰血暴》。再推荐一部也是两个兄弟的优秀作品《大胆的爱小心的偷》,也有翻译成《惊世狂花》。这是沃卓夫斯基姐妹的处女作,那时候他们还是兄弟。我把它称为女权主义黑色强盗片。这部片子极度唯美,视觉风格非常讲究,叙事简直是峰回路转,出神入化。如果再推荐一个导演,就是《七宗罪》的导演大卫·芬奇。他前几年拍了一部《消失的爱人》。我是当中插进去看的,所以不知道这个导演是谁。看着看着我就觉得这是一部黑色电影,后来我再一看,导演是大卫·芬奇。啊哈,一部新黑色电影,叙事绝对绝望绝对阴郁,但是视觉明亮、高调子。黑色电影的导演还有很多,像伍迪·艾伦也拍过《百老汇上空的子弹》,还有香港的刘伟强,就是拍《无间道》的,我觉得他和杜琪峰等香港导演在黑色电影的造诣上已经到了很高的水准,完全超越了美国的大导演。你看《无间道》被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买版权拍了《无间行者》。

很高兴跟大家交流,我希望以后有各种方法得到大家对《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这本书的批评、建议、指正。谢谢大家。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影视编剧。曾担任多个国际电影节评委和中国独立电影节的评委及选片人。现任亚洲电影促进联盟(NETPAC)委员,2018 至2020 年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20年7 月至今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Associate in Research with the Fairbank Center of Harvard University)。曾导演电视剧《大屋的丫环们》,编剧或联合编剧电视剧《真空爱情记录》《汽车城》《冲出绝境》《狐步谍影》,编剧电影《紧急迫降》《危情雪夜》。担任编剧的《紧急迫降》获华表奖、金鸡奖特别奖。曾出版专著《影视类型学》《硬作狂欢》《类型电影教程》《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盗梦好莱坞》等,曾主编《无限透明之蓝》。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

作者: 郝建 著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

出版时间: 2023-01

《不在场的人:黑色电影研究》是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员郝建,对黑色电影深度而独到的解读与分析,是一部关于黑色电影的小百科,一部难得的读片指南。作者对黑色电影的解读视野广阔,其影片读解往往不限于一部影片,还不时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堪称骨灰级影迷和电影研究者的读片指南。适用大、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电影学、文艺学教科书及教辅,同时也对电影学、文艺学的专家具有借鉴价值。

本书涉及的黑色电影涵盖了从经典好莱坞时期到当今的优秀佳作。作者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轻松幽默的文笔对一批黑色电影新老经典《低俗小说》《暗花》《消失的爱人》《唐人街》《黑社会:以和为贵》等做出精深解读。作者的分析视野广阔,往往不限于某部影片,而是将电影文本与文学作品、哲学和美术文本做旁征博引的融汇标本。作者对电影艺术形式美学堪称迷狂,对作品视觉处理和叙事肌理有着敏锐的把握。书中插入大量影片镜头截图,每幅截图都配有电影语言和叙事肌理的艺术分析,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把握到黑色经典作品的此中三昧。

原标题:《郝建:决定黑色电影类型特征的绝对不是视觉风格,而是叙事表现出来的绝望和幽暗意识 | 纯粹现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