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庭教育|如何才能“陪”出优秀的孩子?

2023-05-16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我们都知道:父母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陪着”不等于“陪伴”,“陪伴”也不等于“高质量陪伴”。

那么,家长该如何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陪伴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呢?本期我们一起来看~

学会“用心的陪伴”

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找你说:“妈妈,你能陪我玩一会吗?我想和你一起下棋。”

如果你的回复是:“妈妈在忙工作呢,你自己玩吧。”此时,孩子只能失落地默默走开。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没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家长陪伴孩子要“用心”。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议的做法:立刻暂停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并给予孩子回应。

可以对孩子这么说,“你想找妈妈一起玩呀,但妈妈现在有个重要的工作,还要十分钟才能做完,你先去把棋摆好,妈妈忙完了就跟你玩,好吗?”

学会“耐心的陪伴”

早上着急上班送孩子上学,但孩子却磨磨蹭蹭不想去上学。

相信不少家长此时就会怒火攻心,忍不住吼孩子:“你就不能快点?墨迹死了!”,甚至想动手拖着孩子出家门。

面对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举动,有些家长可能会忍不住发脾气。但越是这种情况,家长越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沟通时,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对孩子打骂。

建议的做法:控制情绪,了解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

可以对孩子这么说,“你为什么不想去上学?是在学校里受欺负了吗,还是作业没做完怕被老师批评?你告诉妈妈/爸爸,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学会“主动的陪伴”

“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

“哦”

“爸爸我跟你说,我体育课上学会了踢毽子......”

“知道了”

“......”

有些家长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哦”“好的”“知道了”就应付过去了,这对亲子间良好沟通模式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幼小阶段的孩子,如果家长的陪伴参与度过低,那么当孩子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亲子间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建议的做法:主动响应、积极倾听,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TA的关注。

当孩子放学时,家长就可以主动对孩子说,“宝贝今天在学校里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吗?......真的吗?宝贝这么厉害啊!爸爸都还不会踢毽子,下次周末你来教爸爸好吗?”

学会“平等的陪伴”

“早就跟你说,让你别跑,你看摔倒了吧!”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听我的,我们以后就考这个学校!”

......

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要避免一味的说教或包办。不要打击孩子,不要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要学会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建议的做法:用平等的视角,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例如当纠结未来报考哪所学校时,可以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呢?未来的打算你都考虑好了吗?要不要妈妈/爸爸帮你一起分析分析?”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家长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只有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家长的陪伴,才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原标题:《家庭教育|如何才能“陪”出优秀的孩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