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中国环监008”号上,这群人开始“淘金”!

2023-05-15 19: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呜~~~”日前,伴随着一声鸣笛声响彻长江,“中国环监008”监测船驶离武汉国博渡趸1号码头,正式开启新一阶段的长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任务。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我国在长江流域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涉及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重要湖泊、水库等50个水体。

4月初,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科研中心(以下简称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启动“2023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工作”。监测范围涵盖长江干流宜昌—上海段以及鄱阳湖和洞庭湖区域,总共76个监测点位,其中干流47个点位、洞庭湖15个、鄱阳湖14个。

视频制作:单浩田

“4月3日,我们登船从武汉出发,于5月9日顺利完成长江干流武汉—上海段及鄱阳湖的47个点位监测。”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水生态考核技术负责人张静博士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又从武汉出发,将采集包括长江干流武汉—宜昌段和洞庭湖的29个点位的样品。”

作为目前长江上最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科研综合移动平台,“中国环监008”具备在我国长江流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的能力,满足常规监测、应急监测、流域水环境质量监督性监测等多种业务需求,船长向传虎向记者介绍,“船身全长48米,船宽8.8米,吃水1.6米,最大航速16节,可搭载23名工作人员,续航能力达1000千米。”

临近傍晚19:00,“中国环监008”监测船正停泊在岳阳长江大桥附近的城陵矶码头。

吃过晚饭,记者来到了二楼甲板,“你往西看!”只见红日西坠,余霞满天,晚日的余辉洒落在江面,如万点碎金,闪闪发光。不一会儿,一只江鸥从高空飞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正是眼前景色的真实写照吗?

图为江上落日 周亚楠/摄

夕阳西下,“淘金”人在洗沙

在一楼窄窄的甲板上,记者看到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工程师熊少凯正和韩堂瑞忙碌着,他们一人拿着筛网,一人用手在水桶里面不停搅拌。

“你们在干什么?”记者问道。

“筛洗底栖动物样品。”俩人异口同声。

只见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技术负责人张静博士正在一旁指导作业,同样来自中心的工程师陈丽雯站在水龙头附近操控着开关,给两位“筛洗”人送水。

“这是在给今天采回的样品进行初筛吗?”记者问。

“现在已经是在筛洗了,今天采回的样品泥沙比较多,得用悬浮清洗法,即用水不停地搅拌,把泥沙与底栖动物分离。较轻的底栖动物和碎屑会悬浮在水里,较重的砂石就会沉在桶底。然后通过这个圆形的筛网过滤,将底栖动物等截留在筛网上。”张静向记者解释。

“这个至少要洗4—5次,洗完后还要把剩下的砂石放在白瓷盘中进行复拣,挑拣是否有大的螺或贝等比较重的软体动物。最后再把筛网上的样品倒在白瓷盘中,加清水后端到实验室,继续在灯光下挑拣。”张静说道。

等记者再次见到张静时,身着“白大褂”的她正和熊少凯坐在实验室工作台前,在灯下一点一点地扒拉着白色瓷盘中的样品。

“亮晶晶的是什么?”记者注意到,白色托盘中的样品在清水中闪闪发光。

“沙子。有可能是金子!我们挑拣样品就跟‘淘金’一样。”张静幽默地说。

“也有可能是钻石。”一旁的熊少凯也附和着戏谑,一改平日的腼腆。

他们在长江的河流中挖“宝贝”

“小时候,孩子们都玩泥巴。我们现在长大了,还在‘玩’泥巴。”在长江干流进行底泥采样时,熊少凯调侃道。

“你现在挖的都是‘宝贝’。”一旁的韩堂瑞边说边把打上来的底泥倒入大盆中,熊少凯手拿水舀将附着在采泥器内壁中的泥沙尽可能完全地冲洗到盆里来,初步筛洗后装袋带回实验室。

“这就是我们采集到的样品。”韩堂瑞举起已装袋的底泥说。

根据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要求,此次地处长江干流段的点位采集参数主要包括底栖动物和着生藻类。

就在下午14:30左右,熊少凯、韩堂瑞、陈丽雯3位采样人员与作为质控专家的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孔凡青一起登上了小艇,前往点位进行采样。

头顶的太阳“烤”着江面,也“烤”着小艇上的他们。

图为即将去目标点位采样的监测人员(左一韩堂瑞,左二熊少凯,左三陈丽雯)和质控专家(右一:海河局监测科研中心孔凡青) 周亚楠/摄

“通过采泥器采集底栖动物,泥量必须超过了这个采泥器体积的1/3,才算有效样品。”韩堂瑞说。

“在长江干流采集底栖动物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颇具挑战性。”熊少凯告诉记者,由于水流湍急,采泥器容易随流飘走,“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加上配重,加上采到的泥样,整个采泥器的重量可达30斤—40斤重。”

记者了解到,当采泥器放到水底时,有时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采集到泥样,碰到不好采的点位时还需要稍微调整采样方位,基本上采样都会超过4次。“我记得去年在鄱阳湖一个点位,我们采集了21次才成功。”

长江干流这个点位采上的底泥中含泥沙较多,样品质量如何呢?

“其实泥沙无关质量好坏与否,不同类群的底栖动物适合生存的底质类型不同。”专注于采集底栖动物样品的熊少凯继续解释说,“底栖动物数量多也不一定就说明水体好,如果是耐污能力很强的底栖生物种类多,水体状况一般不好;反之,水体状况一般较好。但最终结果还需带回实验室分析后综合研判。”

当采集着生藻类这一参数时,陈丽雯说,“现在是涨水季节,岸边没有可供采集着生藻类的基质,我们选择采集江上浮标下面的着生藻类。”

图为采集江上浮标下面的着生藻类。

“长江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有严格的质控要求。”在整个水生态监测过程中,质控专家孔凡青需要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以保证监测数据可靠、准确、有效。

“我觉得一些浮游藻类的形状特别好看,给你看下。”说话间,陈丽雯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本浮游藻类图书,翻开了她喜欢的那些图案。她主要研究浮游植物和着生藻类,记者看出了她对自己领域的喜爱。

图为陈丽雯分享的藻类图谱 周亚楠/摄

“这一盘我复拣完了,你把挑拣的时间记录一下。”张静向正在记录的陈丽雯说道。她介绍,团队会对整个水生态监测进行全流程记录,而这项任务由陈丽雯完成。

走出实验室,记者看到,甲板上韩堂瑞和熊少凯继续筛洗着样品。夜幕下,二人配合得特别默契。

往期推荐

原标题:《在“中国环监008”号上,这群人开始“淘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