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天才型作者常常面对一个迷思,为什么自己的非凡时刻如此短暂
writing
在《阿特拉斯耸耸肩》出版后,作为小说家的安·兰德名声如日中天,但当时她开设的即兴讲座只有朋友和熟人得以参加。
在讲座中,她将写作彻底去神秘化。她坚信,写作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用理性的原则进行引导,任何人都可以学会。
本篇文章选摘自《安·兰德的小说写作课》一书中关于小说写作中潜意识与灵感关系的内容。她认为,灵感并非刻意寻求而得,而是在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素材与打磨的自然结果。
01
假设你开始写故事,头一句描写日出。仅仅这么一个句子,遣词造句就必须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且意识必须自动运行,达到不需要停下来思考的程度。
语言是必须学习才能掌握的工具,刚出生的时候,你并不懂语言。你第一次了解到某个物体是桌子,桌子这个词并不会自动进入你的脑海。你重复了很多遍,才习惯了这个词。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自动跳入你脑海的依然是母语单词。你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毫不费力地调用外语单词。
在坐下来写作之前,语言于你应该是自然而自如的,遣词造句不需要搜肠刮肚。否则,你就是在为难自己。
你描写日出,想要传达一种氛围,比如,不祥的氛围。这就不同于描写明快氛围的日出,你需要不同的词汇。那么,在能力范围之内,你有多少知识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呢?什么是不祥?什么是明快?什么样的概念、词语和比喻能分别表达这两种不同的氛围?这些都曾是你显意识层面的知识。
然而,如果你要有意识地选择词汇,有意识地考虑营造氛围的所有因素,你就得翻遍整部词典来选择开头的词,然后再逐一考虑下面的词,而且还得考虑表达这种氛围的所有可能性。如此一来,耗尽一生你都不一定能写出这句话。
那么,你如何在符合自己水平的合理时间内描写得当,达到目的呢?那就要调动已经能够自动运行的储备知识。
显意识展示出来的东西非常有限。无论何时,显意识就只能装下这么多东西。比如,你们现在全神贯注地听我说话,没去想自己的价值观、家庭或过去的经历。然而,你没有想的东西还是储存在你脑子的某个地方。那些没有出现在显意识里的东西,就是你的潜意识。
为什么婴儿听不懂我们的讨论呢?因为他没有知识储备。是否能充分理解意识对象,取决于潜意识中已有的知识储备。
我们经常说“灵感”,也就是说,你不太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写,但写出来就是挺好的,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潜意识总结了你设定的前提和目的。所有的作者都必须依靠灵感,但你必须明白灵感的来源、灵感的起因,以及如何找到灵感。
02
所有的作家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潜意识。你必须知道如何与自己的潜意识合作。
但我们看到的却恰恰相反。大多数作家甚至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选择写某个故事,更说不清应该采取哪种写作方式。实际上,他们采取了中世纪最糟糕的神秘主义的态度。你们很有可能听说过这一神秘配方:“对明白人,无须解释;对不明白的人,解释也没用。”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我也不打算解释。”
如果你不想沦落到如此境地,就必须知道自己的目标和具体的文学前提。仅仅了解大致情况,再加几个具体的例子,这是不够的。你需要有足够多的例子,这样前提的所有意义都能自动运行。透彻地理解前提,将前提与它所代表的具体例子完全整合,将其储存在潜意识中,使其成为自己写作资本的一部分。如此,你坐下来写作之时,不必有意识地事事慢慢斟酌。你的知识储备到什么程度,灵感就到什么程度。
要描写日出,你必须非常清楚自己的“日出”是什么含义,其中包含了哪些元素,你看过哪些日出,你想要渲染出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要渲染这样的气氛,以及什么样的词语可以渲染出这种气氛。如果这一切你都很清楚,写起来就很容易。如果有些方面不清楚,那就要困难一些。如果完全不清楚,只在潜意识中有一些“漂浮不定的抽象概念”,你就只能坐在那里,瞪着空白的稿纸发愣。你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因为那里本来就是一片空白。
因此,作家必须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潜意识,让自己的显意识来利用潜意识,就好比尤尼瓦克(早期计算机的名字)。尤尼瓦克是计算机,但它必须依靠人类的输入和编程才能给出答案。你的潜意识好比是计算机,你必须让自己的显意识成为操作计算机的人:你必须清楚自己在潜意识中储存了什么,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样的答案。如果你储存得当,就能找到答案。
即便是这样,你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坐在书桌前,顺利地从上午9点写到下午5点(除非你是写手)。但能保证的是:你可以准确表达出想要表达的内容。
你很有可能听说过:没有作者可以完全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每本书都只是接近作者心目中的完美表达,所以作者本人都觉得扫兴。辛克莱·刘易斯,挺不错的作者,也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读过他的书,就会明白他为什么这样说。他想表达的主题是清楚的,但他表达主题的方式有不清楚的地方,在情绪方面尤其如此。表达观点、刻画人物,他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涉及深层次的价值观,他郁郁不能为。
如果作者感觉自己不能充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其实是他并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他只是把所有东西打包放在一起,知道一个大概(逻辑上无关的元素聚合在一起),他大致确定了自己的主题,但并没有充分了解这一主题的所有元素,无法给予这一主题足够的支撑。了解清楚的东西,就能找到词汇,准确地表达。
这时,如果有人前来叫板,问你:“为什么要这样描写日出?”你其实是有答案的。你能在显意识层面为自己的遣词造句给出解释,但在写的过程中,你并不需要知道这些理由。
《阿特拉斯耸耸肩》的出版字数是645,000,其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我都能给出理由。我写这本书的时候,在显意识层面,并不需要如此刻意,但在这本小说的主题和与主题相关的所有基本层面,我遵循了自己明确的意图。写作的全过程,我都清楚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每个章节、段落和句子的具体目的。
03
要掌握写作这门艺术,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要编辑校订。就像骑马走到河中间,你没法换马一样,写到一半,你也没法改变前提。写作的过程中,你必须依靠自己的潜意识。你不能怀疑自己,不能一边写,一边编辑校订。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之后(比较合适的时间是第二天早上)再变身编辑,重读你写下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些地方不满意,那就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不满意,再找出你没有注意到的前提条件。
信任你的潜意识。如果潜意识没有给出你想要的东西,至少可以拿出错的证据。写作的时候卡住了,原因有二:第一,你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但没有把这些概念足够具体化;第二,在这一具体的小节中,你的目的存在矛盾的地方,也就是说,你的显意识给潜意识下了矛盾的指令。所有作家都知道这一痛苦的处境,我称之为“辗转”。“辗转”有两种情况:要么什么都写不出来,要么你突然就写得很糟糕——文字没有了你想要的流畅度,也没有表达出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说,爱情场面。你写了几行对话,突然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我们假设这是悲剧性的爱情场面,这两个人最后断绝了关系。你知道他们必须分开,但不知道该如何让他们走到分手这一步。无论你写什么,都不怎么合意。
对话要么显得重复,要么没有什么意思。你又试,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对。这就是“辗转”。
问题可能出在某个基本元素上。也许是你自己没有非常清楚地界定人物的态度,也许是你不太清楚这一悲剧的本质、爱情的本质,或这一具体场景与整部小说之间的关系。
故事的每个场景都需要你在脑子里储备大量复杂的素材。再说一遍,你无法在显意识层面完成这一切,你只能在显意识层面抓住重点,其余的连接和具体的内容则要靠潜意识来提供,而你必须通过潜意识提供的这部分内容来表达自己的主要意图。任何元素出现矛盾,都可能阻拦你前进。这一过程本质上的棘手之处在于,你遇到了拦路虎,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
解决的办法就是:思考这一场景的各个方面,思考这一场景与这本书其他相关内容的所有联系。一直思考,思考到几近崩溃,思考到筋疲力尽,脑子一片空白。到了这个程度,就等到第二天再思考,一直思考。最后,某个早上,你想到了解决方案。有了足够的思考,潜意识有了大把的时间来整合相关元素。等到这些元素整合完毕,你就会想到该如何来处理这一场景,也就会想到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为什么?因为你整理了潜意识里的文档。
并非只有作者才有这样的经历。无论何种类型的问题,你可能苦苦思考了数日,突然答案仿佛从天而降。经典的例子是牛顿和他的苹果:苹果落在牛顿的头上,他想到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位作者曾经说过:“幸运的偶然只眷顾有准备的人。”——牛顿很长时间都在思考重力的问题,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已经有了数个结论,苹果只是最后一环,将这些结论整合在了一起。
作者的灵感打破了“辗转”的局面,也是这样的情况。
04
我写过很多计划外的场景,无法用“这一场景会达到这样或那样的目的”来解释。然而,写到那些地方的时候,它们自然而然地从笔尖落到了稿纸上。通常这些都是我非常清楚的场景——所有的元素,无论是从知识层面、情感层面,还是艺术层面,我都非常熟悉。
我一旦设定了大目的,潜意识就完成了剩余的部分。这是作者最幸福的状态,也是最棒的感受。写到某个场景,你感觉仿佛有人自己开口说话。你不知道自己会写什么,但等到写出来,你自己都会惊讶不已,仿佛是在一种盲目而恍惚的状态下写作。写完后一读,几乎就是完美的。也许需要修改几个词,但整个场景的精髓都有了。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认为写作是天生的才能,或认为内心有个声音告诉你应该怎么写。你们也许听到过,有作者坚持认为是上天选择了自己,因为他们听到了那个声音。他们说:“我坐下来写某个场景,我不知道要写什么,突然感觉有某个声音在向我口述。我相信那是上帝的声音。”感觉好像是这样,但这一现象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
没错:幸运的偶然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有的作者会对你说,写作的能力是天赋。作者这样说,不一定是在撒谎。他们只是没有真正审视过自己的内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写。
天才型作者的写作生命通常只有几年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他很年轻就开始写作,展现出“非凡的前景”,几年的时间里,他重复同样的内容,越来越没有才华,很快就无话可写。他不懂灵感源自何处,也不知道灵感早已消失。
他不知道如何补充自己的灵感。对于写作,他更多的是在模仿,而没有真正理解。他知道,人们可以把想法、感受、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他就这样做了。
如果他的潜意识中有足够多创造性的观察,在一定时期内,他的作品中可能会呈现出某些文学价值(还有很多无意义的废话)。但是,一旦他用光了早期的感受储备,就无话可说了。他只是大致知道写作是什么,靠着潜意识—帆风顺地走了一段路,从来没有试着去分析自己的想法来自何处,自己在干什么,或者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作家敌视任何一种分析。他会对你说,“冰冷的理智”不利于他的灵感。他说,他不能通过理性的方法来写作,他觉得,一旦开始分析,灵感就会被拦截。(他的脑子这样运转,理智应该是帮不上他的忙。)
相反,如果你明白自己的灵感真正源于何处,灵感就会取之不尽。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理性的作者可以给自己的潜意识添砖加瓦。为了未来的写作,不断地增加脑子里的储备。不断地整合选题,融入自己的常识,随着知识的增加,写作范围得到拓展,你就一直有话可说,而且写得越来越好。你就不会是昙花一现。
内容选自
安·兰德/著
熊亭玉/译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原标题:《天才型作者常常面对一个迷思,为什么自己的非凡时刻如此短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