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会化阅读倦怠丨加速逻辑下的“焦虑”与“剥削”
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剪头发,买衬衣,到冬妮娅家做客......我是三十多年前读的这本书,之后再没翻过,但一切都在眼前,连一个细节都没忘记。
这是莫言对于童年读书经历的回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以来,阅读便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它能培育良好的思考习惯、拓展人们的眼界学识,并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化阅读一词并非横空出世,实际自阅读这一行为存在起,阅读的社会化属性就伴随左右。不管是古代社会的“诵读”,诵读人通过领读将知识分享或传递给聆听人,还是在印刷术诞生后,人们自主选择阅读书籍之后自发进行的内容讨论等,阅读与互动一直紧紧捆绑。而社会化阅读真正作为一个学术用语被广泛使用,得益于社交媒体的迅速发展,其赋予人们打破时空权限、随时随地轻敲屏幕就可以表达自我意见的能力。从这个方面看,社会化阅读在数字时代更像是一种强互动性的阅读形态。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日新月异,人们的阅读工具、阅读内容、阅读习惯在技术加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设备上各类app成为了人们的阅读首选,粗读、跳读、略读自然成为了大多数人日常阅读现状。相比传统阅读而言,社会化阅读以数字技术和社交媒体为依托,以社交关系和高效互动为纽带,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下,读者的关注度不再仅仅停留于文字之上,而是更加强调在互动中提出疑惑、交流感受、得出结论,这种全新阅读体验无疑给读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然而,随着社会化阅读的纵深发展,以光速运转的数字信息处理过程让人们与信息、知识之间的时空关系变得混乱,人们阅读过程中越来越容易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沉浸思考,反而醉心于阅读时长上的“表演式阅读”,甚至陷入速度压迫、时间追赶、知识焦虑、低获得感等无效内卷局面,曾经被人们所赏识的慢读、精读、细读似乎正在渐行渐远。
作家梁文道也曾有过相似的疑惑:“现如今,时间变得很零碎,人们都在强调碎片化的时代如何进行系统地学习,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为了要获得知识,我们该付出多少代价?学习知识本应是快乐的事,为什么却会越学越焦虑?”
社会化阅读倦怠现象确实存在
1975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Freudenberger指出倦怠是指个人面对过多的压力而产生情绪消耗、失去起初的工作动机与热情,倦怠甚至会导致个人出现一些生理病症,如头痛、肠胃不适、失眠等;Freudenberger极为关注倦怠作用于人体之后的客观效用。与此同时,又有学者指出,倦怠是一种由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心理现象。相比前者,后者对于倦怠的定义更加侧重于主观心理方面。究竟何为倦怠的准确涵义,目前尚未有学者做出明确定义。结合当下有关倦怠的研究领域来看,职业倦怠、工作倦怠、学习倦怠、社交媒体倦怠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
2006年,学者周崇州将“职业倦怠”的概念引用到“阅读”行为中,他认为不管是职业倦怠还是阅读倦怠,都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动机能够激发行为,但当动机消逝,受此推动的行为必然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可见阅读倦怠现象确实存在。但是,为何很少有人关注到阅读倦怠问题?一方面是因为阅读倦怠所带来的后果并没有职业倦怠所产生的后果那么严重;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阅读倦怠发生在部分读者中,不如职业倦怠所涉及的范围广泛,且尚未引发社会重视。
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将阅读场域由线下转至线上,原本个人的阅读思考或者小范围的阅读分享交流,演变为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大讨论,比如微信读书上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读书推荐值”、“精彩点评”提前预知该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划线点评”参与讨论,以及通过“阅读排行榜”、“好友在读推荐”等形式体会更加丝滑的互动体验与便捷的社交模式。
表面上看,数字时代下的社会化阅读确实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社会化阅读并非十全十美,正如提出社交媒体倦怠概念的学者Adam Patrick所言,“部分用户被社交网站淹没,并已成为其俘虏”。社会化阅读与社交媒体颇为类似,并且都倾向于互动功能。数字化塑造了新型阅读形态,长期处于该阅读形态熏陶之下的人们又会养成对应的阅读习性,而这些阅读习惯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人们对数字阅读的依赖。
从这个层面看,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社会化阅读的便捷福利,一方面也要忍受社会化阅读所带来的信息轰炸和频繁干扰。一旦读者对后者感受的清晰程度超越前者,导致他们无法承载过多信息或干扰,倦怠便会接踵而来。
主观焦虑心理和客观逃离行为是社会化阅读倦怠的双负面
就目前观察到的实例而言,人们的社会化阅读倦怠主要表现为主观心理上的阅读焦虑以及客观行为上出现的暂时关闭、卸载阅读app或者在多个阅读平台频繁切换,甚至退出数字阅读转向纸质阅读。此外,这两个方面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呈现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前期情绪的唤醒极大影响着后期行为的发展趋势,即人们对社会化阅读的失望感会逐渐转换为他们暂时关闭互动功能或退出数字阅读的原动力。
第一,阅读焦虑频发。在社会化阅读中,人们身体所感知到的疲惫感、注意力被打扰的断联感、对阅读收获的失望感以及他人赶超自己的不安感一同将阅读焦虑引向纵深局面。比如,人们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阅读会导致眼睛和颈椎的疲惫;阅读平台借用算法构建的推送机制导致人们阅读过程中的专注力被热点抢夺或扰乱;数字阅读形态所塑造的略读、速读导致人们形成了重视速度却忽视阅读质量的习性,随手将阅读内容收藏却永远将其遗忘在所谓的收藏夹中;还有“阅读排行榜”、“阅读时长”等非必要附属功能,反而让读者时常陷入与好友比拼阅读时长的“表演式阅读”等无效内卷困境。
第二,暂停或逃避阅读趋势渐显。社会化阅读可感知到的知识焦虑、紧张不安及身心疲惫等负面情绪,会刺激读者做出主动远离可感知风险的不持续使用行为。比如,主动忽视阅读平台的系统推荐内容和与其他读者的社交互动;借助系统辅助功能,通过开启手机系统内的专注模式,或者进入阅读APP后台,主动关闭消息通知、屏蔽他人想法、关闭读书排行榜、阅读记录及关注,减少接受外部世界的干扰;以及频繁切换阅读平台、卸载阅读app、转向纸质阅读等。通过近年来纸质阅读的回归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到纸质阅读更具系统性、沉浸式的深阅读文化体验并未被数字时代下的人们所抛弃。
社会加速将社会化阅读倦怠无限放大
加速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认为,社会加速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特征,自人类存在以来,社会加速便嵌入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古时候,步行和马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虽然两者速度有别,但此时的加速相对缓慢,人们所感知到的变化并没有当下飞机和步行之间的速度差异那么明显。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互联网所构建的虚拟在场彻底打破了时空局限,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各种服务,此时人们所感知到的加速状态可谓前所未有地清晰。
在这种加速状态下,我们所有的负面感受都将被“速度”无限放大,在这种心理压力的影响下,人们会无意识地做出一些“在长期意义上并无益处”的决定和行为,比如吃快餐、舍弃运动、进行碎片化阅读、忽略深度思考等。这些行为的后果让我们陷入与时间“对着干”的死循环,看似节约了时间,却并没有真正享受到时间带给我们的美好。社会加速还让阅读变成了极其短暂的、迷茫的、焦点无限转化的浅层“略读”,人们似乎也很难再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认真地读一本书了。从这个角度看,或许技术加速、社会变化加速、生活节奏加速并未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幸福感,反而让人们深感加速下的生活充满了疲惫与紧张。
加速社会中,我们如同希腊神话里,被惩罚要在冥土不断重复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我们被逼迫着不断追赶自己在社会世界与科技世界中所感受到的变迁速度,以免失去任何有潜在价值的可能性,并保持竞争机会。仿佛只要我们停下来休息,就会立刻在高速竞争的环境中失去优势。
东亚民族强烈的“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尤其体现在对知识的追求上。面对网络上的信息洪流,我们总是觉得“这些有用的知识正是我所缺失的”、“先收藏,总有一天能够用得上”,然而事实却是,那些我们所认为的“总能用得上”的链接,一次也没被打开过。
在碎片化时代,各大app纷纷开始推出“半小时读书”形式的书目解读,用户只需要花费30分钟就能听完一本经典著作的概要。花费短暂的时间就可以获得读完一本书的体验,这种看似“稳赚不赔”的高效交易无异于“在知识的表面滑冰”,实则只是昙花一现,让用户愈发身心疲惫。人们在社会时间驱赶的高压环境下,盲目追求同步于社会更新的速度,陷入内容真实与否和效率主导的双重困境,最终深感紧张与不安。
焦虑驱动下的阅读看似是激励读者进行阅读、丰富读者阅读体验的催化剂,实际上却是被动创造出来的社会规训。阅读是私人化的个体体验,当阅读不再出于自己的主观兴趣,当读什么与怎样读都由外部条件所决定时,读者就已经丧失了阅读的最大乐趣。
回归深度思考,脱离知识内卷
罗萨提出,在社会加速语境下,只有建立共鸣轴,实现人与世界的共鸣才能对抗社会加速。学者韩炳哲认为,只有进行生命的凝思,才能品味“飘散着芳香的时间”,而不会从踏步行进的时代坠入忙乱飞奔的时代。
尽管纸质阅读似乎成为了信息革命下的“落后者”,但书籍这一物质实体所构造的可感知时空,在培育个体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沉浸阅读体验等方面,远比数字阅读更为优秀。相比数字媒介时空内的即时享用、让读者身处信息洪流等特点,纸质媒介的物质性、可感知,能够让书本变成身体文字形式的一种延伸,并且在打造阅读沉静感、强化内容掌控度以及触发用户情感投入上具有明显优势。对抗加速社会中的社会化阅读倦怠现象,不妨从回归对纸质阅读、慢阅读、深阅读的倡导开始,让人们在顺应心流的过程中重新感受到阅读深度思考的魅力。
卡尔维诺曾提到过:世界上经典著作的数量庞大,一个人再怎么热爱阅读,也一定会有没读过的经典。在“加速度阅读”中,我们逐渐陷入“脑力过载—注意力消散—耐心渐失—收获低能—阅读焦虑”的循环困境。面对这种情况,倒不如先放弃所谓的“竞争阅读”、“跟风阅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阅读节奏,弱化社会化阅读中的竞争侵扰。读者可以及时调整阅读习惯,将阅读重心放置于能够培育耐心、沉浸习性的经典书目中;在精读、细读中培育良好的阅读思考习惯。读者主动选择与抵抗社会的线性节奏,让阅读尽可能地回归自然节奏。这样的阅读不是稍纵即逝的,而是有记忆的,能够作为一种“诗意的栖居”留存在人们的生活中。
对于社会化阅读平台而言,互动虽然是社会化阅读的核心特征,但互动质量低、泛娱乐化反而成为了引发用户阅读心理倦怠和行为转移的触发点,如微信读书中“和好友比拼阅读时长”的功能,正是技术迫使个体之间无效竞争的体现,也渗透着商业挤压个体时间的抢夺逻辑。社会化阅读平台在完成“拉新、留存、促活、曝光、裂变、转化”后,也需要去思考社交与阅读、隐私与分享之间的平衡,建立良性的行业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哈尔特穆特·罗萨.董璐译加速:现代社会中时间结构的改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 罗萨.郑作彧译.新异化的诞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3] 王瑾.知识付费时代媒介焦虑营销的困境研究[J].出版广角,2018,No.319(13):68-70
[4] 蔡骐,赵嘉悦.透视加速社会中的阅读景观[J].中国编辑,2022,No.150(06):26-32.
[5] 雷璐荣.“快”与“慢”的博弈与共进:数字时代阅读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家,2022,No.302(06):136-141.
[6] 连水兴,邓丹.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6):37-42.
[7]李武,谢泽杭.社会化阅读的概念生成、发展演变及实践影响.现代出版,2022(05).
[8]韩林玲. 社交媒体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后果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2.
[9]胡翼青.论时间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新闻记者,2020(08).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