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大举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论坛上,学界业界给出这些判断
5月13日,由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和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2023)”在中山大学南校园学人馆举行。
该会议邀请了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旅游学、艺术学、经济学等领域学者,以及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从事国际新闻传播一线工作的专家参加,围绕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展开了深度交流。
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嘉宾合照
在主旨演讲环节,9位专家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出版与跨文化传播、生活美学与城市传播、国际传播理论建构、技术与国际传播创新等多角度切入,探讨了国际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相关议题。
其中,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教授认为,国际传播应秉承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创新话语概念,遵循融通中外的传播规律,建构共情、共通、共享的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教授阐述了澳门出版传播的历史成就与未来使命,表示未来澳门进一步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尤其重视与葡语国家的合作交流,打造特色,扩大澳门出版传播的影响力。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恬发表主旨演讲
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王恬分享了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的国际传播实践,认为中国可通过“超越文化隔阂建构理解桥梁、规避话语陷阱重塑议程设置、数据可视呈现打造深层影响、延伸媒体触角提升算法性能”四个角度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强调了生活方式美学的国际传播价值,倡导借助生活方式细节的有机组合,通过国际传播立体呈现系统的、整体的、“日用而不觉”的美,以展示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董时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董时从青年的传播实践切入,发表了对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看法,强调要理解全球“Z世代”的特征,利用现有渠道培养国际传播青年人才,突出国际传播的“青年味儿”。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祝建华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祝建华教授追溯了国际传播在海外华人传播学者中的发展史,从“条块框架”探讨了国际传播的难点与痛点,认为传播学学者需要从自身学科视角出发,开展既能与其他学科充分融合、又独具学科特色的国际传播研究。
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教授概括了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四个障碍,提出城市是新时代国际传播的新载体,城市国际传播应超越“现代城市”的传统叙事,实现城市正面积极价值观的柔性传递。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刘琛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刘琛教授从国际发展视角探究了中国之道的跨文化传播,认为中国文化形象与中国之道的紧密联系在于中国对教育发展权的探索和贡献。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钟智锦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最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钟智锦教授从生成式人工智能、算法和社交机器人三个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环境下国际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指出要利用技术策略和政策规制,引导技术向善、造福社会。
当天下午三场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国家形象建构”、“国际传播实践”和“国际传播策略”等主题,来自全国的24位学界、业界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
分论坛一上,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傅朗提出要讲故事、传声音、交朋友,以贴近外方生活、民众、社会的“三贴近”方式寻求国际传播共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教授强调,“世界不在乎你是谁,而是你将推动世界人类走向何方”,要警惕内容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由技术驱动的国际话语权力失衡,建构“人机共生”视域下的自主叙事体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瑛教授基于区域国别国际传播视角,提出应加强学理探索、对接国家战略、开放办学,为国际传播提供新的策略选择。澎湃新闻编委、第六声(Sixth Tone)总编辑吴挺介绍了英文新媒体Sixth Tone的国际传播实践、探索和思考。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宁教授指出国际关系对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并在关系认同框架下提出国家形象建构的五大要素,即事件、结构、身份、互动和认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外传播中心主任赵杨分析了国际传播实践中的问题,介绍了GD Today的解决方案。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庆夫副教授认为,粤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能够成为情感维系与身份认同的聚合纽带,对港澳地区的文化认同形成助力。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熊迅副教授分析了纪实影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指出国际传播应当重视影像模态背后的语境。
分论坛一会场
分论坛二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胡芳教授指出,中国面临的国际传播环境愈益复杂,需要继续深入探索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提升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国际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CGTN新媒体部主任张施磊介绍了CGTN在全球文明倡议下对外话语创新表达的探索经验。新华社广东分社对外报道中心主任马晓澄总结了地方新闻国际传播的三点经验,即注重对外传播的实效、关注外国读者对中国地方新闻的上升需求、不断探索外国读者的兴趣点。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詹小美指出,中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急需凝练中华精神标识,即“中华文化-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与符号化表达,扎根中国式现代化传播,实现路径优化。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吴晔教授介绍了文化距离影响下,“文化溢价”和“文化折扣”对网络文学对外传播效果的影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潘莉教授指出,服务于国际传播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江晖副教授以《三体》在日本的现象级传播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在日本的传播模态与路径,认为要深入思考“异质文化”的本土化传播以及活用网络社交媒介。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徐桂权副教授认为,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融通中外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核心理念,网络平台提供了对外传播多元主体协同突围的契机。
分论坛二会场
分论坛三上,羊城晚报品牌传播中心副主任、金羊网副总编区健妍介绍了“云上岭南”对外传播平台在国际传播中的特色模块。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副院长周慧教授考察了中国视听节目在欧美国家的传播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节目制作和海外传播两方面提出建议策略。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罗韵娟教授以不同国际媒体对大湾区的报道差异为切入点,总结出外媒呈现的大湾区形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蔚磊教授指出了区域国别研究、国际传播、外语学科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倡学科不应成为认知发展的边界,需以问题为驱动,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指出,互动媒体作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载体,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主客关系和目的地形象,需要发挥多方合力实现旅游场域的去客体化和凝视化。南方都市报社编委、N视频CEO陈伟斌认为视频是城市与受众的新型链接,并对大湾区城市形象的视频化构建及其国际传播策略进行了分析报告。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杨柳副教授对国际媒体589篇新闻中的话语进行了跨国界、跨文化、跨传媒体系的对比分析,为全球多元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材。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李小瑛副教授聚焦于方言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现方言助力于非正式交流,促进了知识的扩散。
分论坛三会场
中山大学方面指出,此次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跨学科论坛通过学者与业界的跨界沟通、不同学科的观点碰撞,对中国国际传播的媒介环境、实践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就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创新国际传播研究提出了真知灼见,体现了学界和业界的责任担当与协同合作。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