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田故事 | 六朝传奇沉字桥

2023-05-14 12: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相传古时候,蓝田溪门村有个谢姓三岁孩童,一日,他骑在鸭背上玩耍,被父亲责备,他竟说是“骑鹤上扬州”。邻里夸他是神童。

谢神童十岁时。一天晚上,天空晴朗,一弯新月穿行在云朵间。谢神童看得痴迷,随口吟道:“初出如钩未上弦,黯然寄在碧云前。时人莫道娥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村里人都为之称奇。此事传到福州,州官认为这是一首反诗,连忙上奏皇帝。皇帝大怒:“这小孩有野心,把自己比作新月未上弦,以后要月圆照满天,想当皇帝。”于是朝廷派兵蓝田,抄了谢神童的家,并把神童押解到州府。途径西洋时,恰逢建造廊桥。谢神童兴起,随手用墨签在梁底写上:“中国有至仁,书同文,车同轨;圣人必得寿,月重轮,星重晖。”官兵赶忙命木匠把墨迹刨去,可是字已经沉入木头深处。后来,村里人就把这座廊桥命名为“沉字桥”。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沉字桥”

沉字桥位于鹤塘镇西洋村,始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桥身长54米,宽3.9米,桥面离水高度5.7米左右,整体采用平跨梁结构。河面五跨六墩,除引桥桥墩外,其它桥墩长7.3米,宽2.3米,用长度1.2~2米不等、宽高为0.3×0.4米的条石穿插叠垒而成,迎水方向呈三角,头昂起,状如舟,石面打磨精细,工艺巧妙。三角形船头向上倾角8度左右,既改变了水流受力方向,减小水流对桥墩的冲力,又让造型显得美观。在西边第二墩底座,有建桥时信士募捐钱款的凿记,可以依稀辨认内容。两端引桥分别由13级石板砌成台阶,既抬高了桥面,又使得桥身更加雄伟壮观。

桥墩上方砌三行枕石,每个桥孔平跨九或十根大梁。大梁采用珍稀树木水松做成,廊桥历经风雨沧桑,迄今矗立750年依然坚固。大梁上方地栿相牵,廊屋屋架就榫连在地栿上。地栿再与杊梁连接,上面铺木板供人行走。

每㮼两柱构架

桥屋歇山顶造,18㮼17间。桥头第一间1.3米宽,其余每间3.5或3.8米,桥东第七间宽4.4米,溪尾方向从檐柱外挑0.9米,设佛龛,供奉三宝佛(后移入佛宫)。西洋沉字桥最让人震撼的是它的建造艺术,它的做法几乎跟明清廊桥建造工艺都不相同。桥面两侧只有单排檐柱,不施襟柱,平坐向檐柱外挑,使桥面显得更加宽敞。粗大的檐柱柱头用铁箍套住,而不是用水藤。最奇妙的是廊屋构架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构件。一栿梁连接两边檐柱,栿梁下由两跳斗拱承托,华拱向檐柱外穿出,支撑外侧的挡雨板支架。桥西侧多采用二栿梁造,一栿梁上施二童柱,上面月梁连接。桥东侧几㮼做工比较讲究,不施二栿梁,梁中间用一童柱,两侧采用拱朵承托,有的也不用月梁连接,看上去非常巧妙精致。檐柱外侧挡雨板长1.3米,底部留较大空间采光通气,游人坐在长椅上,亦能尽揽风光。

南宋独特木构做法

建造单排檐柱廊屋,其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宋代木构建筑,不愧为中国古代最合理的建造模式。大东各乡镇每年夏季多有台风,沉字桥立750年而不倒,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沉字桥连接着西洋马坂和后岗古街,沿街商铺毗连,古厝参差。古老的佛宫、清代石牌坊以及古巷两侧错落有致的明清古民居,如青玉古韵流香。被脚底磨光了的花岗岩石板路,那青砖叠涩的墙头和券门,以及巷口透出的酒香,让你神迷心醉,流连忘返。

从宋代走到今天,沉字桥经历了六朝风雨沧桑,承载着许多传奇故事。台风、洪水、战争都未能将之摧毁。1941年,日本攻打福建。4月中旬,福州沦陷,日军进逼古田,闽地局势紧张。民国政府下令沿途“毁路断桥”。军队派兵挖掉了沉字桥引桥石板,桥上堆满芒箕草,准备点火。西洋村部分乡绅和百姓挺身而出,要求待日军进入徐州再焚烧不迟。大湖一战日军受阻,未敢继续向前,沉字桥又一次奇迹般保存了下来。

古廊桥多在闽浙,玉田境内鹤塘最多。宋代木构能保留至今,更是凤毛麟角。西洋沉字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瑰宝,也是我们古田文化的一朵奇葩。

原标题:《古田故事 | 六朝传奇沉字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