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杂技剧《天山雪》呈现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

2023-05-13 15: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上海文联 上海文联

杂技剧《天山雪》由沪疆两地85位杂技演员共同出演,13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在舞台上呈现了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该剧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主创团队历时三年精心创作,希望通过《天山雪》不断探索当代杂技发展新路径。

5月7日上午,带着《天山雪》首轮试演的热度,中国文联、中国杂协领导,全国及上海专家、各省市杂技团代表齐聚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召开专家研讨会,为《天山雪》的进一步修改提高出谋划策。

《天山雪》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看到了希望,他认为剧目前景极为广阔,维护民族大团结是永远的课题。“《天山雪》比《战上海》要难做得多,再继续打磨一定会成为精品。建议结构以及节奏方面适当调整,用写意的手法自由流转。”看完戏中国杂协副主席、济南市杂技团原团长邓宝金心潮澎湃,“这个剧就是讲杂技人自身,回忆援疆的一台戏,这台戏恢复了传统节目,又在传承上有了新发展”。

新疆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邓选斌看了剧后很有感触,感叹道“这部作品立意高远,文化润疆民族团结,用杂技讲新疆故事,演绎了沪疆浓浓的亲情”。著名评论家毛时安对《天山雪》未来的发展表示期待:无论惊险性、创新性、观赏性和现场的艺术张力都让人眼前一亮,希望主创团队能将剧目创作的更加精致化。

《天山雪》作为原创作品,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蔡晓荣用“惊艳”形容《天山雪》,“上海杂技团在两个半小时用杂技语汇表现沪疆故事,把历史和现实结合得非常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杂技团原团长李恩杰看了戏后非常振奋,感觉很过瘾,杂技艺术美学特征非常突出,“它写现实生活,真正写当代杂技人与民族团结题材,从风格、故事架构到节目选用,给观众非常强烈的创新感觉”。《天山雪》给中国杂技团原团长张红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真实,“情节的真实成就艺术的真实,拉近了和观众情感互动的距离。《天山雪》是杂技剧进入新阶段后又一个领跑者”。

历时三年精心创作

杂技剧《天山雪》

终于和观众见面了

让我们听听主创的想法

海派杂技有着高超精湛的艺术技巧,有着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从《战上海》到《天山雪》,海派杂技人一直在努力探索杂技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希望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综合舞台艺术作品,迎难而上,努力探索当代杂技发展之路。

《天山雪》

艺术总监俞亦纲:

《天山雪》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援疆和文化润疆的丰硕成果,是对中国杂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探索。

编剧喻荣军:

《天山雪》讲述了一群年轻人追逐梦想,超越自我的故事,折射出过去几十年、几代人为建设新疆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杂技剧《天山雪》剧情历程跨度大,表现场面多且复杂。在三年的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三入新疆实地采风,在立体化创作模式下八度易稿,不断丰满剧目创作内涵,深化主旨立意。其中,如何用杂技语汇完美呈现真实故事,成了主创团队重点探索的方向。经过不断的头脑风暴和创新构思,主创团队对剧目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向逐步达成共识,将杂技技巧巧妙融入剧情,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70年的历史画卷,在技与美的基础上完成传统杂技的华丽转身。

《庆丰收》

《友谊路》

总编导李春燕:

以展现民族融合、民族团结为主题,通过杂技的语言徐徐展开了一幅跨越70多年的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

《天山雪》全剧由13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其中有12个为该剧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总编导李春燕根据新创节目的艺术特点,为表演形式量身定制方案。“每一场戏用什么技术,怎么去匹配它,人物又如何与技术高度融合”成了主创团队日思夜想的难题。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磨合,主创团队重新解构传统杂技技巧,突破杂技本体语汇,综合运用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提高《天山雪》综合舞台艺术的表演力。此外,主创团队根据新疆的文化特色与特点,将国家非遗项目“达瓦孜”带入剧中,将传统杂技与现代杂技相结合,同时实现沪疆两地文化艺术的交融。

《丝绸路》

舞美设计梁溪清:

在创作过程中,只有迎接挑战,不惧挑战,甚至战胜挑战,才能创作出一部完美的作品。

视频指导韩生:

传统杂技到杂技剧,完成了从过去以技巧见长的杂技艺术到现在叙事抒情、表情达意结合,实现了新的升华。

《天山雪》舞美装置、舞台道具设备纷繁复杂,规模浩大。其中高空节目的装置占据了大量的空间,仅吊杆就有近50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加强了舞台整体表现。主创团队通过虚幻引擎、动作捕捉等前沿多媒体制作技术,配合近160个舞台灯光,将天山雪峰、克孜尔千佛洞等大美新疆的景色完美呈现在舞台之上。

文编 | 王虹

美编 | 音云

原标题:《杂技剧《天山雪》呈现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和美画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