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2023-05-12 07: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显然,华语乐坛并没有准备好,在短视频神曲横扫后,被一首童谣统治。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大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大大的种子,开大大的花……”

就是这样一首“俗不可耐”的《花园种花》,成为了近来最火的洗脑神曲。

说实话,你“挖”了几遍?

将《花园种花》推至舆论顶峰的,是一位来自武汉的黄老师。

4月28日,她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上,发布了她在幼儿园课堂上教唱《花园种花》的视频。视频中的她留着齐刘海、化着淡妆,在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眯眼微笑,元气十足。

就是这样一条不足1分钟的短视频,在五一期间迅速蹿红。截至5月11日,该视频点赞量高达600多万,评论数接近60万。目前,该短视频账号粉丝累计有600多万,总获赞2000多万。

据新抖显示,@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走红10天累计涨粉600万,热度最高时曾在5天内涨粉400万。

刚过去不久的五一,这首《花园种花》和淄博烧烤,很难说哪个更火。

正如自媒体人@姜茶茶 在推文中所写的:“挖呀挖幼师的爆火内容,她自己可能都复制不了。”

浅显的内容、重复的旋律,《花园种花》看起来并不具备任何爆火的特质,却能让人“听一遍就学会,听两遍就上头”。更神奇的是,在这首无比简单的童谣里,似乎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打工人看到了幼教老师眼神中的“光”,那是一种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他们也曾经拥有过,却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被磨灭了。

孩子他爸觉得自己被这首童谣治愈了,每天刷短视频的他们表示“早就看腻了美女”,只是想在这首童谣中做一会儿“孩子”,享受几十秒的温柔与关注,那是他们在生活中求之不得的。

《花园种花》为什么火了?大概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微博截图

当然了,更多的人听到了歌里的“钱”。他们敲着算盘计算着这些幼师们能从这首爆火的童谣中赚多少钱,幻想着自己也能一夜爆红,早日实现财务自由。

走红后,黄老师在短视频平台连开多场直播,每场直播间人数都高达10万+,各种“嘉年华”和“跑车”等礼物刷满屏。因此,有网友揣测“一场直播打赏有200多万元”“一下子赚够了30年的工资”“靠一首歌挖了一套房”。

面对这些没有依据的传言,在接受新榜采访时,黄老师澄清道:“开直播的时候确实收到过一些打赏,但我没有主动要求(网友)来给我‘刷火箭’,就是跟大家聊聊天、唱唱儿歌,网传的金额可真是太吓人了。”

走红后,不少人在直播间给黄老师刷礼物。在爆红之前,黄老师也会在下班后做几个小时直播,和网友分享奥尔夫音乐、唱唱歌、弹弹琴,早期一场直播观看人次只有几千人。/短视频平台截图

让网友上头的,不仅是歌曲本身,对于这些幼师们的隐私和痛处,他们更得“挖呀挖呀挖”。

有网友指出,《花园种花》并不是黄老师的原创,她不过是“抄袭”和“模仿”。

在黄老师发布视频之前,同为幼师的@毛葱小姐(桃子老师)、@草莓壳就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过这首歌的教唱视频。

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桃子老师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说,《花园种花》手指谣不存在原创,是每一位幼师都会的东西。”

4月24日,@毛葱小姐(桃子老师)发布的《花园种花》教唱视频。截至5月11日,该视频点赞量突破千万。

不少网友揣测,黄老师的爆红,全因背后有MCN机构策划,很快她就会辞去幼师的工作,专职做直播带货赚大钱。

据上游新闻报道,黄老师任职的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通过中间人士证实:经过园长反复核实,黄老师并不是签约的职业网红,背后也没有运营团队。任职近4年来,除放假、请事假外,黄老师都遵守幼儿园制度,正常教学。

黄老师的小红书账号,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最近,无忧传媒也出面否认了与黄老师的关系,称其并非旗下签约达人。/小红书@音乐老师花开富贵

更有甚者,对黄老师进行人身攻击。称黄老师说话声音“太嗲”,行为“做作”,还有人通过AI换脸,伪造黄老师的素颜照,谎称其通过软件美颜前后样貌差距太大。

据悉,迫于舆论压力,黄老师担心人身安全问题,目前已从幼儿园请假回老家休息,并没有辞职。

左为通过AI换脸,伪造的黄老师素颜照。

即便耳边仍回响着清澈、纯真的童谣,不少人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些幼师们所说的“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的生活”“想让更多人知道专业的奥尔夫音乐”。

比起接受她们的走红不过是一场意外,人们更热衷于在各种“阴谋论”里寻找刺激和安慰。

遗憾的是,所有无端的揣测,都让这首本应充满治愈、正能量的童谣变味了。

在直播中,不堪质疑与网暴的黄老师,一边唱歌一边哭红了眼睛。/短视频平台截图

让童谣变味的,还有成年人的改编。

小孩子唱童谣,总是无忧无虑地跟着大人唱,而成年人唱童谣,则喜欢加入许多五味杂陈的“调料”。

在《花园种花》的视频留言中,一位矿工上传了自己满脸炭黑的工作照,并留言:“在漆黑的井下挖呀挖呀挖,挖出的煤炭照亮千万家。”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短视频平台截图

积怨已久的打工人也借此机会吐露心声:“在小小的公司里爬呀爬呀爬,挣少少的工资,花都不敢花。在老板画的饼里面挖呀挖呀挖,赶早早的地铁还天天把班加。”

@冰晴玲

职业牙医也不忘展示“真正的技术”:“把嘴张开,用小小的针在嘴里扎呀扎呀扎,用小小的钳子拔掉小小的牙,用大大的针在嘴里扎呀扎呀扎,用大大的钳子拔掉大大的牙。”

@浩南同学

听过五花八门的改编版本后,不少人已经无法再直视《花园种花》这首歌。其实,在影视作品中,被“异化”的童谣并不鲜见。

上一首爆火全网的童谣《小白船》,成了让全网PTSD的“恐怖杀人童谣”。每当《小白船》在网剧《隐秘的角落》中响起,就一定会有人遇害。

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转场镜头。/《隐秘的角落》

最近热播的《漫长的季节》里,人人都会唱的童谣《小星星》变成了大爷性侵、控制养女的变态“紧箍咒”。

《我是证人》中,凶手每次行凶的时候都会放《虫儿飞》,以纪念自己失手杀死的妹妹。

看完这段,无法再好好唱《小星星》了。/《漫长的季节》

童谣的“解释权”,似乎总握在成人的手里。

在《童谣牛津辞典》中,作者就肯定地表示:“《鹅妈妈童谣》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首先为孩子准备的,事实上,很多是成人的代码。”

1791年出版的《鹅妈妈童谣》,是一部英国民间童谣收录集,其中收录了不少幽默故事、游戏歌曲和催眠曲,但也有许多涉及暴力、血腥、恐怖内容的童谣。/图源网络

童谣有儿童自编自唱的,也有成人拟作的。成人是童谣一个重要的,通常也是最初的创作者。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蒋风在其著作《儿歌浅谈》中写道:“在古代社会,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体会、思想感情和愿望,用顺口、易记的歌谣形式表达,并用以教育子女。”

现代的童谣,更多被称作儿歌。看着孩子声情并茂地唱歌,非常治愈。

在不知不觉间从生活中浮现的童谣,细究文本,不少更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直指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比如哭诉孩子失去母亲的中国童谣《小白菜》,英国的游戏童谣《转圈圈》最初的主题是曾经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如今听起来都让人心有戚戚焉。

《小白菜》最早记载于《孺子歌图》——荷兰籍传教士在清朝收集儿歌结集而成。/图源网络

可以说,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童谣曾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记录方式。

那在这个时代,我们应该给孩子听什么样的童谣?

想来有点讽刺的是,前不久风靡孩子圈的歌曲《孤勇者》,竟然是一首流行歌。

近年来,适合孩子们听唱并口耳相传的优秀儿歌似乎屈指可数。不少孩子开始唱起与他们年龄不符的成人流行曲,甚至极力模仿成人的演唱风格,形成了“成年人唱儿歌解压,儿童唱成人歌曲解闷”的吊诡现象。

孩子们在唱《孤勇者》。

《中国文化报》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儿歌青黄不接、快餐化的情况,不是某位专家呼吁或是某次活动所能扭转的。”

显然,童谣文化出现了严重的代际断层。

《两只老虎》《小兔子乖乖》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作品,《小燕子》《让我们荡起双桨》则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相对“年轻”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春天在哪里》也已经有“40多岁”了。

试想想,这些“大龄”儿歌又怎能对新世纪“10后”“20后”的胃口呢?也难怪他们挂在嘴边的,都是“听我说谢谢你”“你笑起来真好看”“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哒啦嘀嗒啦”等短视频歌曲。

孩子们演绎《听我说谢谢你》手指谣。

诗人王礼锡在《安福歌谣的研究》一书中,记录了他关于童谣的记忆:“我七八岁时,每当冬春之间,老姑姑坐在灶脚下,聚松子烧火取暖,喃喃教我唱乡村歌谣……她那种沉静而浑然的态度,还深刻地印在我的脑里,却是歌谣竟忘了一大半。”

在不少人的童年回忆里,童谣带给他们最深刻的记忆,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常识和伦理道德,而是亲人的陪伴、玩伴间的嬉戏,以及精神上的珍贵体验。

属于这个时代的童年回忆,不应该只有抱着手机刷短视频、独自哼唱成人的“童谣”。

参考资料:

[1]对话因手指谣“挖呀挖”走红的幼师:没团队,火了之后没睡过一个好觉丨九派新闻

[2]《小白船》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细思极恐”的奇怪童谣啊?丨行吟拍客

[3]这美女什么来头,一夜间让全体直男“夹子音”装嫩丨Vista看天下

[4]为儿童而歌——我国各民族童谣文化遗产搜集整理研究丨民俗学论坛

[5] 《童谣综论——从文艺学到教育学》,秦艳琼,南京师范大学

[6] “挖呀挖”美女老师身陷6大传闻,哪些是真的?丨上游新闻

[7] 独家对话“挖呀挖”黄老师:没有签约机构,未来继续做音乐教育丨新榜

撰稿 贾辉

编辑 王中中

校对 杨潮

排版 张颖娴

原标题:《“挖呀挖呀挖”火了,我只听到心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