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江奔流·口述|万州农民返乡种百亩柠檬:那股清香令人神怡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实习生 饶雪莲
2018-07-30 21:29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编者按】

万州地处重庆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因“万川毕汇”而得名。曾经,该区26.3万人为了三峡工程成为搬迁安置移民。

50岁的冉振洪是“就近后靠”移民的其中一个,他家的老房子离江边只有两百米远。和大多数江边农民一样,冉振洪一度靠着种地、打渔和外出务工为生。

5年前,冉振洪离开打工多年的福建,回到新田镇五溪村,开始承包土地栽种柠檬。几年摸爬滚打,冉振洪流转土地近百亩,去年一年营业额达到四五十万元,成了村中的种植大户。

五溪村村委会主任冉振爱7月28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该村现有829户农民种植“尤立克”柠檬7000亩,既保护了长江,又鼓了村民的腰包。

尽管冉振洪在城区买了房子,但他更愿意待在村子里看着成片绿油油的林子,闻着开花时候的清香,“感觉特别舒服。”

移民搬迁后,冉振洪住在这里,该房屋曾于2013年进行翻修。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家里的老房子离长江也就两百米远。

村里修房子都修在江边,方便,高的地方只有几户人家。我们家家户户都是喝长江水,加点白矾烧开了喝。

当时家里有4亩多地,父亲是农民也是中医,空闲的时候就给人家看看病挣点小钱,主要收入还是种地和打鱼。

白天种地,晚上打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里的鱼多得很,随随便便一晚上就能打几十斤鱼。我们这一块水域一共有9条船捕鱼,他们的机器坏了都是我去修。我记得最多的时候,一晚上打了五六十斤,然后第二天弄到市场上去卖。我们大部分都是自己去卖鱼,相比把鱼直接转给鱼贩子,我们自己卖的话,每斤可以多挣到两三块钱。

1990年,我的大女儿冉红群出生,一家三口过着普通的小日子。你说那时候生活有多好,倒不见得,大家都差不多,当然跟现在肯定没法比。

冉振洪(左二)和妻子李光琼(右二)、大女儿冉红群(右一)、小女儿冉青山(左一)。受访者供图

后来国家说要修三峡大坝,修好了可以蓄水、发电,到时候水位要升到175米,我们这些住在江边的必须要搬。还好,我们是往后靠、往高的地方搬,没有背井离乡。

为了给家人创造更好的家庭条件,1995年,我和同乡到福建打工。我的妻子李光琼留在家里带带孩子、种种地,那时候家里的地就只有两亩多。

我在工地上做水电工,一年也就过年或者有事回去一趟。除去租房子和平时的日常开销,每个月能攒下两三千块钱,最多的时候能攒四千多块钱。一年下来,收入还是比在家里可观。

到了2000年,我的小女儿冉青山也出生了。养两个孩子,压力更大。不过,总算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了。

冉振洪的柠檬树林,就在长江边。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回乡承包土地种柠檬

我是2013年回来的。年龄大了,干技术活也要体力,感觉在外面给别人打工还是累。其实早就想回来了,但是不知道回来能干啥。

听说村里面要发展柠檬产业、还要建立合作社。我一听,觉得我要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回乡创业。

我承包了47亩土地,土地流转费每年400元/亩。唯一的缺点就是这家一点、那家一块,土地没连成片,打理起来比较麻烦。碰到工作量大的时候,我就请人来帮忙。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承包了近百亩土地,种的全部都是“尤立克”柠檬。去年一年,我卖了有27万斤柠檬,营业额达到四五十万元。

今年4月初,中专毕业的小女儿帮我上线了网店,快递也很方便,打个电话快递就过来收。从网店开张到现在,不到4个月我就在网上卖了2.5万斤出去,而且销量越来越高。

以前,只觉得种柠檬能致富,慢慢我发现,它的生态效益也很明显。像之前有些地,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去了,没怎么好好打理,杂草长得高。你看现在,望过去绿油油一片,又能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特别是到开花的季节,那个清香,感觉特别舒服。

不瞒你说,我在城里有房子,但是我还是想住在村子里,这里有山、有长江,空气也好。出去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这里最好。

冉振洪正在查看柠檬的生长态势。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责任编辑:李寿康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