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山西左权:村中画 山间歌 艺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晴日暖风,莽莽绿意沿着太行的山脉蜿蜒起伏;晨曦初照,苍苍山霭随着金色的浸染慢慢消散。
迎着朝阳,高一学生赵昌高宇沿着村里的主干道,穿过一排排泥墙灰瓦。选定一角,立上画板、铺上画纸、连线描摹:“整体色调偏暖,远处的山脉和近处的房子错落鲜明,巷子纵向延伸,串联起所有的元素,形成一点透视。”
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外景。张文军 摄
春未尽,夏初临。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泽城村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幅户外风景的写生作品。
“提炼、取舍、归纳……写生是一种更加主观地构图、造型及色彩赋予,找到‘自然物象’转换‘艺术形象’的规律,对其进行诠释、释放自身的情感。”
同行老师李琼介绍:“选择左权,更多是看重这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完备,同学们可以在这里‘照抄’大自然。”
深挖优势 振兴乡村锻长板
春风杨柳,夏雨淌翠,秋爽红叶,冬雪银装。420余座山峰巍峨高峻、奇峰林立,2200余条河流潺潺流淌、清澈如镜,800余处景观风光旖旎、巧夺天工,特有的嶂石岩地貌是八百里太行最美的风景。
太行山间,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依靠太行山特有的山石,建造了极富特色的民居:老旧木门字迹依稀,屋顶石片鳞状搭接,土布门帘百衲巧拼。
……
“绿水青山,民俗古朴。守着这么好的东西,不做些文章太可惜!”泽城村党支部书记赵富生依稀记得,几年前,一位背包客和他聊了好久,期待这里能有不一样变化。
但偏僻滞塞、困顿落后,老村求新,何去何从?放眼全国,乡村振兴路径多元,但左权,想站在不一样的起跑线上。
顺应时代、拥抱市场,打造文旅发展的“利基”(利基市场)。2021年,左权提出要化“山水”为产业,打造以泽城、桐峪、老井三大片区为中心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让一个个古老村落变成了弥漫着艺术氛围的写生打卡地。
石头小街、各色民居、老树咖啡、写生驿站,点缀出乡村的美感;画材店、文创店、VR体验馆、写生邮局,新业态散发出时尚气息。
在泽城写生基地,以其为圆心的周边6个村30个写生点吸引来县校合作的新契机;4000多平方米的写生驿站形成超五百人接待规模;为期21天的学生写生线路和为期7天的艺术家写生线路,吸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写生团队及艺术爱好者;实施“高校青年孵化器”项目,定时举办国内外大型比赛、画展、摄影展;利用国际艺术家导师资源,举办艺术家讲座、开设艺术教育课程……2022年9月底,该基地顺利投运,截至目前,已与85所省内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不仅如此,为了保障学生在写生过程中的个人安全,70余处摄像头、12个云喇叭布放于泽城村内各处并汇聚于村委监控室,构建起“移动看家”管理平台;结合山地、沟壑、浅滩等地理环境特点,推出200个电子定位手环。通过以上两方面为外出采风实践、古村探访等活动提供了动态安全保障。
“写生基地唯一的目标就是就是为画者提供专业的服务。”左权文旅运营管理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明介绍,三大基地由于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因素形成了不一样的写生基地,故不同写生基地其相对写生内容与目的也有所区别。
老井写生基地驿站。张文军 摄
老井片区,是电影《老井》的拍摄取景地,砖红色的石板房本色天然、处处皆景;桐峪片区,则凝练了晋东南建筑的青砖和夯土,彰显了太行山脉窑洞的朴拙素雅。同时,老井、桐峪写生基地也适当植入精品民宿、服务站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写生、研学艺术村落,把写生与民俗旅游相结合,构建太行山水艺术馆、砖雕馆、雕塑馆、老井电影展馆等13个业态展馆。
崇山峻岭、大壑深沟、雾霭烟云、田野耕种……近日,千余名高校师生走进左权,师生们手持画笔、凝神创作的身影已和眼前的风景定格在了一张张画布上;而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也正用另一种视角“定义”“创造”“诠释”乡村振兴进程中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印记左权 集群发展强链条
“4月23日晚,全戏排完,台上台下,泪眼婆娑、难以自己。”在舞台剧《烽火家书》的总导演杨梅看来,这种复杂的情绪源自感动、源自力量、源自信念。
1942年5月25日,在反击日军“大扫荡”战役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麻田十字岭壮烈殉国;9月18日,怀着对左权将军的无限敬仰和缅怀之情,万余民众签名请愿,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辽县易名左权县。
而《烽火家书》以左权求学、奔赴前线、南征北战到最后牺牲殉国为时间主线,以写给母亲、妻子和女儿等亲人的家书为连接,讲述左权将军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家国情怀。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特点,演员如何快速进入角色状态从而完成转变?
“早在2月28日,全体演职员去了左权县烈士陵园,向左权将军及烈士们敬献花篮并宣誓,又去了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学习教育。”
“舞剧有很多战争场面的舞蹈,男女演员各自手拿5斤重的道具枪来进行排练。”杨梅介绍,大家虽然是非专业的演员,但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英雄情怀是刻在在骨子里的,手上的血泡、身体的负重……似乎从来没有什么能让他们放弃这份追求。
《太行奶娘》剧照。张文军 摄
早在2012年,以讲述左权县的妇女群体不顾危险,辛勤哺育八路军将士后代的歌舞剧《太行奶娘》已先后走进国家大剧院、各地高校等,共计演出700余场。而今《太行奶娘》《烽火家书》《遇见你的声音》等剧目的让左权这方热土和独特文化艺术为更多人所知晓。
“曾经,150多个党、政、军机关在这里驻扎,目前统计保存完整的红色文化遗址有269处。”左权县文旅局局长路俊华表示,红色永远是最鲜明的底色。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邢兰富 摄
如何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路俊华介绍,左权正在通过三大红色核心景点的带动,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红色旅游,全面延伸红色旅游链条。
从左权县城一路南行,太行山脉下,一台黄色起重机正在进行作业。“目前,左权正以‘桐峪1941’为龙头,深挖当地红色资源。”
——桐峪1941项目在保留历史遗址基础上,全面融合山区元素、抗战元素、桐峪元素,形成从小镇生活体验到红色文化、再到民主新生活区的完整故事脉络;
——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提升改造项目着力打造多景点旅游景区,推进寨楼沟“民间朱日和”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闭环式旅游线路,实现景区整体提升;
——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园,包括十字岭突围战历史文化馆、英烈墙及英烈碑、献礼广场扩建、烈士雕塑群及配套设施等。
此外,为丰富红色旅游配套产业发展,解决文化旅游产业链中一旦门户出现问题,则产业链所有销售节点都会受损的情形,左权找准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最佳链接点,将红色旅游与古村落、绿田园相融合,打造既可体验革命传统、汲取红色精神,又能写生观光的红色旅游线路,提高乡村旅游业在农业产业中的比例。
“前方鲁艺师生在一线的生活、战斗、实践,催生了很多生命力很强的版画艺术作品。”中国外文局驻左权县挂职干部、桐峪镇党委副书记罗南杰向来访的客人介绍前方鲁艺旧址在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而地处旧址西侧的版画工坊也在如火如荼的重建修复中。
罗南杰坚信,得益于当地高标准推进红色资源项目的建设,相当一部分珍贵且极其重要的红色历史、红色精神将得以赓续传承,同时也将促进乡村的振兴。
立足乡村 激发培育新动能
“孩子们都在县城上班,家里就是我们老两口。”院子东面,一株株枸杞顺着藤架向上攀岩,与之对应的门窗被漆成了天蓝色;就地取材的青砖砌成镂空的围墙,绿树、花卉装点着,“世文小院”显得别具一格。
今年,64岁的康世文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木匠,发展乡村旅游,他不再将老屋一租了之,而是当起了“设计师”“建筑师”。
“一厢情愿”的艺术乡建走不远,乡村不只是艺术家们的“造梦工厂”,更是村民的安居乐业之所。左权熟谙,乡村振兴不振兴,村民最有发言权;要想确保乡村振兴的长远健康,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必不可少。
与赵昌高宇同来写生的还有邢议丹,不同之处在于,邢议丹此次参加的是音乐写生。
“在学校,学习更多注意的是音域和音准,而左权民歌还要牢牢把握某一作品的内在情感。”此次采风,邢议丹师从窦兵花,太行山间,两人共同演绎《桃花红 杏花白》。
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到左权采风、学习。图片由中国北方写生基地提供
“辽居太行山巅,万山深谷之中,迂回曲折,袤延百里,商贾不通,舟车不至。然虽穷乡僻壤,而比户弦歌,文风颇盛。”左权民歌历史悠久,经不断发展而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陆续出现了山歌、号子、小调以及套曲等丰富的民间音乐体裁,开花调、小花戏双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一个左权人,传承就是责任。”窦兵花说,左权民歌有着自己的吐字方式和韵味儿,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她往往是一个个字带着学,一句句词领着唱。
二十多年前,窦兵花曾和左权盲艺人一起下乡演出,给盲艺人当过眼睛,一起走村串户。非专业出生的窦兵花,从前的舞台表演只是一首歌,而今,她已经是能胜任大型舞台剧目的综合性演员,收入也有所提升。
言语间,窦兵花脸上洋溢起了自信的笑容,笑容的背后是左权文艺业态的日益丰富。
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创新思维,创办左权民歌汇,把左权传统民歌艺术和太行生态文化旅游推上了新的舞台,以“开花调”为引领“乘着民歌的翅膀奔小康”;2023年,“中国民歌盛典”落地左权,更以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现整个民歌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带动吸引广大游客拥抱太行、放歌左权,真正将左权民歌产业化。
伴随着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赵霞在写生驿站做起了前台接待,她说,村里人做起了城里人的活儿,之前可是不敢想;一到饭点儿,闫青的饭馆儿就被塞得满满当当,她说,没想到,家门口就能年收入十几万;“将军虎”(布艺老虎)推出了联名款,公司董事长李爱萍还将设计生产中式儿童服装……2022年,左权完成一期文创产品设计150余款,已在各景点配套文创产品线下门店;目前,正在进行二期100余款文创产品设计,年底前在各景点配套文创产品线下门店与线上商城。
新建的写生驿站在桐峪镇拔地而起。张文军 摄
临行前,太行山脉笔架山下,罗南杰兴致勃勃地掏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其中的两张照片:1940年初,八路军战士们在这里训练演习,为新中国的成立蓄力积淀;83年后的今天,随着桐峪写生驿站的拔地而起,老区左权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新路径。
原标题:《山西左权:村中画 山间歌 艺术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